“我年轻,抵抗力好,你走我后面,我来保护你。”“我年轻,精神好,熬夜值守能扛得住。”“我年轻,体力好,这些东西就交给我来吧。” ……
疫情期间,在贵州省清镇市站街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枫渔小区,有一个时刻“炫耀”自己“还年轻”的小伙子,他就是枫渔居委会的工会干部谢兴照。
“他可是我们这里的名人,几乎没有人不认识他。”“他经常帮助大家,非常的热心,是个大好人啊。”提起谢兴照,当地群众有着说不完的赞美之词。
作为工会干部,谢兴照在当地小有名气,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他和大家一样也是一名搬迁群众。谢兴照原是清镇市流长乡羊坝村人,搬迁之前,一家4口挤在一间低矮破旧的石头房里,布帘勉强将房子隔出三个房间,“厨房”和“堂屋”算一间,两间“卧室”挤着四张床。
“相比于居住环境,其实我最担心的还是一家人的生活问题。”谢兴照说,他小时候因为手术导致右耳完全封闭,加上脑神经坏死,患上严重的面瘫。家里奶奶双目失明;母亲患有先天性贫血;父亲患有肝硬化、胰腺炎,后来还因为车祸做了开颅手术后患上癫痫,完全丧失劳动力,一家人生活的重担落在了他的身上。
2009年,谢兴照毕业就立刻选择外出打工养家,从织金、遵义到贵阳,上矿山、装宽带、送快递……他辗转多地,换了一份又一份工作,但生活的重担丝毫没有减轻,病魔折磨着家人,本就微薄的薪资在医药费和生活费的“双重重压”之下更是杯水车薪。“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每当遇到难关,谢兴照就会用这句话勉励自己,他始终坚信阳光总会照到他的身上。
苦心人,终不负。2017年,乘着易地扶贫搬迁的春风,谢兴照一家搬到了枫渔小区。“小区配建的卫生室就在楼下,我爸妈看病输液方便多了,还可以把医生请到家里来。”谢兴照没有想到,自己一家还能过上“城里人”的生活。
今年初,贵阳市总工会启动“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对谢兴照家进行了入户调查,将其纳入困难职工帮扶系统,享受每月700元的困难职工生活救助补贴。今年6月,谢兴照的母亲由于病情复发急需住院治疗,高额的治疗费用让他再次陷入困境。市总工会了解到情况后,立即决定为其发放5000元的临时救助金,帮助其渡过难关。
“我们一家现在的好日子是党和政府给的,是工会给的,我也要将这份真情传递给社会。”谢兴照通过选举在居委会当上文书,同时担任枫渔居工会干部后,用行动续写着初心。
今年,枫渔B区住户吴长华因高血压晕倒在家中。正在疫情防控卡点值班的谢兴照接到消息后迅速拨通120,并陪同病人家属一起将病人送到清镇市人民医院,等到病人病情趋于稳定后,他才放下心来回到卡点继续值班。然而这样的紧急情况他并不是第一次处理。2019年,搬迁户陈燕莫名昏倒、徐青青家中受伤、刘志伦眼疾发作……谢兴照先后陪枫渔小区住户乘坐救护车到医院就诊6次,每次都要陪伴病人做完检查后才安心返回工作岗位。
除了紧急情况之外,背残疾老人回家、扛米上楼、送水、换电灯泡、修电视、打扫卫生,甚至是疏通马桶,在生活琐事上,只要小区群众有需要,谢兴照总会第一时间站出来,久而久之,当地群众无不对这个年轻的工会干部竖起大拇指。
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谢兴照陪伴父母过年团圆的计划,站街镇全体干部职工响应号召返岗上班,谢兴照毫不犹豫地迅速冲到一线,一待就是17天。
期间,谢兴照四处奔波为小区群众送油、米、菜、桶装水等生活用品,“整天A区B区地忙,工作总是抢着干,从不计较,看见他疲惫的样子我都有些心痛!”枫渔居委会党支部书记余萍说。“年轻”总是谢兴照抢着承担工作的理由,在疫情防控一线的17天里,他是唯一一个没有轮换休息过的人。
“之前,我只是为了自己一家人的生活而忙碌奔波,现在有机会也有能力为其他有需要的人做点事情,何乐而不为呢。”谢兴照说,作为一个生而平凡的普通人,是党和政府让他摆脱困境拥有新的人生,能够回馈社会既是他的心愿,更是他孜孜不倦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