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已获得招昭陵博物馆授权转载
唐代女性的自信与大胆,不只体现在服饰的讲究奢华,面部妆容更是不可或缺,以黛描眉,以铅粉敷面,抹胭脂、点口唇是自然而然的事。除了这些一般常见的化妆外,唐代妇女的化妆还有展示个性的特殊一面。
一、额黄
唐代妇女喜欢在额头涂上黄粉,它是一种鸭黄色的染料,用时蘸水画在额头正中,称为额黄。此风气始于南北朝,唐时最为流行,到了宋代才逐渐消失。北周庾信的诗中有“额角细黄轻安”的句子。可见,当时女子把黄粉一直涂到额角。而唐人吴融“眉边全失翠,额畔半留黄”和袁郊的诗句“半额微黄金缕衣”,则说明唐代女子涂额黄时,已经不把额头全涂满,颜色也不是很重。如陪葬昭陵的杨温墓(贞观十四年640年)《群侍图》中,侍女“鹅黄妆”就反映了这一转变。其中一侍女饰额黄,额黄呈卧枣核状,用红色细线描绘,周边绘有放射状线条。
杨温墓《群侍图》
二、翠眉与阔眉
自古女子化妆,对眉的修饰从不马虎,唐代女子眉式的变化表现为几个阶段。唐初,妇女喜面翠眉,将眉毛染成翠色。如《全唐诗》二函一0册万楚诗“眉黛夺将萱草色”,《全唐诗》五函二册中卢纶诗“深遏朱弦低翠眉”等句均可为例。翠眉即绿眉,即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所说的“粉白黛绿”。《全唐诗》七函一0册徐凝诗:“一旦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新装为黑眉,可知其旧样应是绿色的翠眉了,到了晚唐,翠眉已经绝迹。
初唐眉式宽阔且长,这种眉式,在陪葬昭陵的郑仁泰墓(唐龙朔三年663年)出土的陶俑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
彩绘釉陶刀髻女立俑
彩绘釉陶刀髻女立俑高38厘米,1971年出土。头梳单刀半翻髻,阔眉细目,朱点唇,上身穿对襟襦,袒胸,披蓝色帔帛,系齐胸红裙,着如意履,双手筒袖于胸前,姿容丰腴娇美,面带微笑,栩栩如生。
彩绘釉陶双螺髻女立俑
彩绘釉陶双螺髻女立俑高32厘米,头梳双螺髻,描娥眉,点朱唇,上着白色窄袖衫,外套袒胸白色襦,披蓝色帔帛,红白条纹裙高束与胸,着如意履,双手筒袖于胸前,面容丰满俊美,神情庄重,静立而侍。
盛唐早期妇女中也流行细长眉,《长恨歌》中写唐玄宗想起“芙蓉如画柳如眉”的杨贵妃时,不仅潸然泪下。这种细长眉在杨温墓中亦有出土。
彩绘白陶女立俑
彩绘白陶女立俑高21厘米,1979年出土。头梳高髻,细眉凤眼,体态端庄,容貌秀美.身穿大红色袒胸窄袖衫,帔帛绕肩,系浅蓝色长裙,着如意高头履。
《簪花侍女图》
盛唐后期细长眉已不时髦,让位给了短阔眉,这种眉式我们在周肪《簪花侍女图》中可以看到,其形饱满丰富如蝴蝶的翅膀。除此之外,啼眉、小山眉等流行一时的眉式不下十余种。人常说“眉目传情”,因眉目在实际生活中具有传递思想、交流情感的特殊能力,而深为人们所喜爱。
三、花钿
花钿又称花子、媚子,施于眉心,形状多样。它的起源,据宋高承《事物纪原》卷三引《杂五行书》说:南北朝时“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一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因故称之为“梅花妆”或“寿阳妆”。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载花子始于武后时的上官婉儿,说是有一宫廷政案牵扯到上官婉儿,本该处以绞刑,武则天念她年幼该处黥刑,在她的额头上刺了一朵梅花,把朱砂涂进去。由于上官婉儿长的漂亮,额头那朵梅花更是她秀色倾国,与众不同,于是妇女们递相效仿,在额头绘制图案,名曰花子。唐代贴花钿并非用颜料画出,而是将剪成的花样贴在额前。用来剪花钿的材料,记载中有金箔、纸、鱼腮骨,鲥鳞、茶油花饼等多种,剪成后可收藏在妆奁内。花钿有红、绿、黄三种颜色。红色最多。绿色的也叫翠钿,即杜牧诗“春阴扑翠钿”,温庭筠词“眉间翠钿深”所咏。黄色的在温庭筠词“扑蕊添黄子”,成颜雄词“鹅黄翦出小花钿”等句中有所描述。
韦贵妃墓《乐伎图》
昭陵陪葬墓出土的壁画中的侍女、贵妇多有额前贴花钿者,如韦贵妃墓(唐麟德三年666年)《坐部伎·乐伎图》中,乐伎均梳双环望仙髻,穿阔袖舞衣,系长裙,饰花钿,跪坐舞茵之上。
翻沿胡帽女骑马俑
李贞墓(唐开元六年718年)《翻沿胡帽女骑马俑》,通高35.5厘米,长28厘米,1972年出土。俑头戴“山”字形宝相花纹翻沿胡帽,面庞圆润,细眉朱唇,额上贴有四个黑色花钿。内穿淡黄色窄袖襦,外套圆领半臂,左臂微曲,手置腿上,右手置胸前做持缰状。系淡绿色长裙,足着圆头履踩马蹬。花钿样式的丰富多彩,给人良好的视觉效果。
四、妆靥
唐代妇女喜在双颊两旁用丹青、朱红等颜色点染靥窝的妆饰称面靥。《元氏长庆集》卷一三元稹诗“醉圆双媚靥”;《全唐诗》一0函七册吴融诗“杏小双圆靥”之所咏者;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传卷八:“近代良尚靥,……盖自吴·孙和邓夫人也。和宠夫人,尝醉舞如意,误伤邓颊,血流,娇婉弥苦,命太医合药,医言得白獭髓杂玉与琥珀屑,当灭痕。和以白金购得白獭,乃合膏。琥珀太多,及差,痕不灭,左颊有赤点如痣,视之更益其妍也。诸嬖欲要宠者,皆以丹点颊。”可见点妆靥面之法由来已久。
初唐妇女还喜点黑色面靥,位于嘴角两边。此妆饰见于陪葬昭陵的张士贵墓(唐显庆三年658年)《彩绘釉陶女骑马俑》,通高36厘米,长27厘米,1971年出土。俑头戴黑色羃?帽,阔眉细目,朱红点唇,嘴角两边点有黑色面靥,内着窄袖襦,外套红色半臂,系褐色条纹裙,右臂自然下垂,左臂微曲呈控缰状。马虔首,披红鬃,墨描缰络,鞍鞯贴金,饰有花纹,前腿直立后退微曲有动感。
彩绘釉陶女骑马俑
彩绘釉陶男装女俑
郑仁泰墓《彩绘釉陶男装女俑》,高28厘米,俑头戴黑色幞头,脸圆润丰满,阔眉细目,朱红点唇,嘴角两边点有黑色面靥。上穿红色圆领窄袖袍,下着红、白相间条纹波斯裤,腰束黑带,双手袖于胸前,淡定自然,立于踏板之上。
五、斜红
斜红是面颊上的一种妆饰,其形如月牙,色泽鲜红,分列于面颊两侧、鬓眉之间。唐代妇女脸上的斜红,一般都描绘在太阳穴部位,工整者形如弦月,繁杂者状似伤痕,为了造成残破之感,有时还特在其下部,用胭脂晕染成血迹模样。也有化成黑色和紫色的。《玉台新咏》卷七,皇太子《艳歌十八押韵》中有句云“绕脸傅斜红。”唐·罗虬《比红儿诗》第一七也写到“一抹弄红徬脸斜。”斜红在昭陵陪葬墓出土的壁画中可以看到,如杨温墓壁画《群侍图》中,四侍女饰额黄、斜红。斜红画于耳前面颊上,呈黛色新月状。到了今天,由于人们对美追求的多元化,这种古典的伤痕美在现代爱美女性的妆面上也有看到。
杨温墓《群侍图》
额黄、翠眉、阔眉、花钿、妆靥和斜红是唐时妇女最基本也是最流行的化妆方式。而且经历五代至北宋,这类化妆法的繁缛程度几乎有增无减,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家敢于冲破陈旧观念,勇于接受新鲜事物,将审美观念推到了极致。这些在昭陵陪葬墓出土的数百件精美女俑和侍女壁画中均可印证。
通过这些美丽、随心、任性的妆容,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唐代女子追求完美、展现自我的一面,也看到其所蕴含着的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风尚变迁和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