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因为高考改革,“得语文者得天下”这句话人尽皆知。作为一门大科,语文占分比重大,提高试卷阅读量之后,将会拉开区分度。然而,相对于其他学科,语文是提分最慢的一科,这也是让人头疼的事情。学好语文是慢功夫,这话不假,但不完全准确。说这句话的,有个前提,就是没有打好语文的阅读基础。如果用了下面的方法,同时养成习惯,学语文完全不是慢功夫。
因为,学语文,只有用对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举一反三!
01
1. 多 看
就是粗读,或泛读,达到的目标是:知识广泛。要利用平时碎片化的时间多看,一目十行,浮光掠影,没关系。类似于“撒大网”,久而久之,是会捕到鱼的。看什么呢?看各类报刊杂志,是以前的阅读方式。今天,报刊杂志大多已经倒闭,变成各种电子自媒体。所以,选择好的微信公众号也是可以的。
比如我们的公众号“语文日课”是语文类的,公众号“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是新闻评论类的,公众号“中科院物理所”是科学类的,总之,要选择好的公众号,少而精最好。以后,我们会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推荐一些适合孩子的公众号。
另外,课外阅读的优秀图书,泛读即可。要多看,看得越杂越好,不要担心看完会忘记。忘记是一定的,但那种读书时的感觉,是不会忘记的。
02
2. 多 读
然而,光知识面广还不够,还得精读。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就是“二十二遍读书法”,他认为读文章要前后读22遍,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做到熟读成诵,就会更容易记住了。但,课堂之外,出声读是不现实的,古老的传统的读书法,除了学习古诗词之外,其实已经不大适用了。
所以,这个多读,是精读。也就是不出声,在心里默读,读三遍即可。像丰子恺那种,实际上是没时间做到的。当然中文系的学生可以这样去练习。而对于中小学生,读三遍就很不容易了。记住,第一遍,读大体内容,扫除阅读障碍。第二遍,读作者想表达的主题。第三遍,读句子,读关键词。一次比一次细致。
接下来,我们将尝试在若干城市开设线下班的精读课。训练阅读技能,阅读速度,同时还有答题技巧。这个是碎片化阅读或者网课代替不了的。
对于大多数的家长,建议每周利用一个固定的时间做好精读这件事。
03
3. 多 写
一定要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有好的句子,词语,有突然来到的灵感,总之是各种需要记得,要随时做笔记,而且要做大量的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赖笔头”。听课笔记,读书中的圈点评注、整理摘抄,都需要写。
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记忆,动笔这个过程,其实综合调动了各种器官,能够使人进入记忆的高级阶段,所以,写,要比看和读,要重要得多。当然,看和读,是写的基础。
还有就是写日记。写日记,什么都可以写,总之,要养成一个习惯。如果写日记的习惯不好养,写笔记的习惯一定要有。
最后提醒一下,一定要规范书写,写字要工整,自己要写自己喜欢的字。
04
4. 多 背
背什么呢?比如很多古诗文需要学生多背诵,背诵后更易理解,理解后还会记得更牢固。久而久之,不但大脑信息存储得越多,而且会养成乐于记忆的好习惯。还有一些名人事迹,历史典故和传说,名人名言,等等,都需要背诵。
背诵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技能,它有助于同学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并且也为写作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平时读书多记一些好词好句还有利于写作。
背诵,可以结合图画法,可以根据诗词内容与意境,自己头脑想象画图,背出诗歌。可以结合线索法。线索法是在上课后理清了课文的结构层次和其中的内在逻辑关系,把结构层次作为记忆线索,形成一个记忆网络。比如课文《狼》的线索为: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评论。记住这些,就能很快地背诵。第三个是串连法,背出几句优美的句子,然后上下文串起来。通过反复的背诵,形成记忆。
当然,最朴素的背诵就是死记硬背,实在背不下来,抄一遍,等于背十遍,一定能背下来。
05
5. 多 思
先看两则新闻:
新闻一:“法国遗传学家阿贝尔·雅卡尔曾担任法国教育部长,1999年3月22日,他在法国《人道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我,阿贝尔·雅卡尔,教育部长,我发布》的文章,明确表示:务必消除学校中的一切竞争观念,务必放弃分数的重要性,同样地,更要结束筛选这种竞争的附属品,因为它类似于一种形式的惩罚,尤其是依照这样一种思想设计的教育制度,只能产生出因循守旧、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人。”
新闻二:“无独有偶,有报载,在全球21个受调查国家中,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排名第一,想象力排名倒数第一,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这个可怕的结果,当然跟我们的教育体制、文化传统、教育观念乃至每个教师和家长,都有关系。权威和惩罚威胁下的教育导致这样一种结果是必然的,因为它彻底忽略了每个个人应该得到的尊重,也扼杀了他们个性自由发展和心智成长的天赋与潜力。”
在这里,我们改变不了现实,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哪怕有一点点改变也好。那就是,孩子最好有一点质疑的精神。有没有这种精神,决定了人生的高度。如果只是做题,没有想象力,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日后会变得平庸。
那么,怎么训练呢,读书的时候,一定要多思考。思考现实的世界,书里的世界。思考自己的梦想,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喜好。等等。这一点,可以结合公众号“语文日课”的各种思维训练课程,假以时日,必定有所改变。
另外,在生活中,也一定要多思考。这体现在多听别人说话这件事上。一定要观察生活,多听别人讲话,多看别人行动,然后想想为什么他这样说,这样做。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06
6. 多 查
多去查阅资料,以及多查工具书。现在的学生,似乎养成了上网查资料的习惯。对于语文而言,网上的资料错误较多,还是应该以书本为准。如果可以,先在网上找,然后用书来核对即可。
另外,在这里,推荐孩子多查工具书。这些工具书包括《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唐诗鉴赏辞典》等等。此外,有一些名作选集,名家精选,比如《唐诗三百首》等,也可以当作工具书去用。
只有这样学习,才能养成严谨的治学精神。到了能主动去查资料,去用工具书这一步,孩子已经不需要去督促了。他已经成为了同类人中的佼佼者。
内容来源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若喜欢小荷,请点亮下面的“ 在看” #语文#公众号#读书收藏
另外,课外阅读的优秀图书,泛读即可。要多看,看得越杂越好,不要担心看完会忘记。忘记是一定的,但那种读书时的感觉,是不会忘记的。
02
2. 多 读
然而,光知识面广还不够,还得精读。丰子恺先生的读书法就是“二十二遍读书法”,他认为读文章要前后读22遍,把文章读熟后,就会渐渐地从唇间背诵出来,做到熟读成诵,就会更容易记住了。但,课堂之外,出声读是不现实的,古老的传统的读书法,除了学习古诗词之外,其实已经不大适用了。
所以,这个多读,是精读。也就是不出声,在心里默读,读三遍即可。像丰子恺那种,实际上是没时间做到的。当然中文系的学生可以这样去练习。而对于中小学生,读三遍就很不容易了。记住,第一遍,读大体内容,扫除阅读障碍。第二遍,读作者想表达的主题。第三遍,读句子,读关键词。一次比一次细致。
06
6. 多 查
多去查阅资料,以及多查工具书。现在的学生,似乎养成了上网查资料的习惯。对于语文而言,网上的资料错误较多,还是应该以书本为准。如果可以,先在网上找,然后用书来核对即可。
另外,在这里,推荐孩子多查工具书。这些工具书包括《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唐诗鉴赏辞典》等等。此外,有一些名作选集,名家精选,比如《唐诗三百首》等,也可以当作工具书去用。
只有这样学习,才能养成严谨的治学精神。到了能主动去查资料,去用工具书这一步,孩子已经不需要去督促了。他已经成为了同类人中的佼佼者。
内容来源网络。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
若喜欢小荷,请点亮下面的“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