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我们这样奔小康|千年炉火铸金“黄”,一江碧水出奇“石”,黄石续写矿冶名城蝶变

2020-11-12新闻15

楚天都市报11月12日讯(记者梁传松 通讯员王剑 刘潇雨)“千年矿冶百年梦,半城山色半城湖”。这里有中国最早、最大的青铜冶炼遗址;这里有我国现存最早的近代工业钢铁冶炼遗址;这里有全国最大、最专业的矿物晶体交易市场;这里有一流的宝石鉴定中心和矿晶精品展区;这里有汇集世界的矿晶宝石等您品鉴。这里还有独具特色的旅游风情——最长、最小的恐龙化石和多个世界之最精美绝伦的树化石林。这里是晶矿之都——黄石。

辉煌的矿冶

11月12日,第四届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在大冶湖畔开幕,黄石再一次吸引“世界目光”。

本届大会主题为“矿世云展 晶彩黄石”,通过搭建线上展销平台,举办线下展销会,引进国际、国内知名矿晶产地展商,利用流量平台的优势,持续运营“矿世云展”平台,推进矿晶产品交易,打造“永不落幕”的矿交会。

在开幕式上,黄石市长吴锦介绍,黄石有3000多年的冶炼史,100多年的工业发展史,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

1973年发掘的铜绿山成为中华民族青铜文化的发源地。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采掘年代最早、冶炼工艺水平最高、内涵最丰富的古矿冶遗址。在方圆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遗物遗存,物化的是“代表一个时代的技术”,展示先民们创造青铜文化历史的风采。

自春秋战国以来,历代统治者都在黄石铁山地区开采鼓铸。清代张之洞在黄石的铁山建大冶铁矿,随后盛宣怀将汉冶厂矿与萍乡煤矿合并,成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煤铁矿厂矿股份有限公司,使黄石成为中国的“钢铁摇篮”,并诞生出中国的第一代产业工人。

枯竭的资源

如今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就是过去的大冶铁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汉冶萍厂矿有限公司”中大冶铁矿的主体。经过100多年的大规模开采,到本世纪初,其被国家列为“危机矿山”。

经济的粗放发展让黄石积累了太多的生态欠账。因露天采矿排放出3亿多吨的废石,形成了占地面积达400万平方米的废石场;长期无节制的开采,为这座城市留下了400多个开山塘口、150多座尾矿库……

从黑色到绿色,黄石走出一条因地制宜的生态转型之路。

为摆脱对矿产资源的深度依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大冶铁矿于2005年建成了占地15平方公里的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并于2010年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

华丽的转身

因矿建市的黄石,矿冶文化是这座城市的“根”和“魂”,挖掘、保护珍贵地质矿业遗迹和弘扬矿冶文化,留住于市的根,守住城市的魂,让这座城市更有特色、更具气质、更有内涵。

2016年秋,大冶湖畔,水波荡漾。湖北省首届矿物晶体奇石文化博览会暨地矿科普展在此惊艳亮相,黄石人第一次发现,原来矿石以矿晶姿态出现时,她用自己的光彩、沧桑和华美,能讲述着地球的演化过程、时间的脚印和永恒的故事。

黄石立足独一无二、不可再生的地矿资源优势,以矿为媒,以会相约,整合地矿、科普、旅游资源,以“中国科普胜地、世界地矿名城区”为引领,运用“展会+论坛+科普”三合一活动模式,奠定了黄石在地矿科普行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连续四届矿博会,共吸引60多个国家近万名展商,接待游客48万人次,矿晶总交易额8.4亿元,跻身国际十大矿晶类专业展会。在黄石的着力布局之下,富有地矿科普特色的“三园三馆”相辅相成,其汇聚之地大冶湖核心区已成为中国地矿元素最丰富的区域。

“共赏地矿奇观,共享科普盛宴,共谱文创新篇。”吴锦介绍,近年来,黄石围绕五大目标,推进五大转型,探索“资源+”的发展新模式。黄石连续举办四届中国(黄石)地矿科普大会,让藏在深闺的地矿资源转化为科普、文化、旅游资源,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