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一辆汽车等于多少件衬衫?中国车企在欧洲站稳脚跟

2020-11-12新闻7

在上海东北角海通码头道路两旁,车辆密集排列。上千辆MG新能源汽车正等待着登上一艘名为“安吉凤凰号”的滚装巨轮,一个多月后,它们将出现在欧洲的街道上。上万公里的远洋航路,这批中国制造汽车在欧洲的身影恰是当下的生动写照:中国车企正在“加速驶入”欧洲市场。

对于中国汽车制造商们而言,欧洲并非是新的滩头阵地。自十余年前,中国车企向欧洲运进了第一辆汽车,他们对于这块土地的远大抱负就从未停歇。去年全年,中国对欧洲市场整车出口达12.28万辆。

“我们现在在欧洲差不多两三个月发一批货,这也是上汽整体实力的表现。”上汽国际业务部总经理余德这样说。今年1-9月,上汽实现了海外整体销量22.1万辆,旗下MG和MAXUS品牌在欧销量逼近2.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接近1.2万辆,均创下历史记录。这家中国龙头车企更在近日表示,力争在2025年将欧洲升级成“十万辆级”市场。

宏大的愿景背后,是欧洲车市,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近两年表现出的强劲需求。绿色、清洁、环保等概念方兴未艾,自上而下地刺激着这块全球汽车业的核心地区。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欧盟整体加大对电动车的扶持力度;今年9月更是发布《2030年气候目标计划》草案,正式提出碳排放减幅标准,被认为将持续倒逼新能源车市场增长。

数据证实了这一点,欧洲汽车制造业联盟(AECA)的最新报告显示,9月,德国、英国、法国、挪威、瑞典、葡萄牙、意大利、瑞士、西班牙等九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走高,注册量合计约为13.3万辆,同比上升195%。而今年前9个月,欧洲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约为77.7万辆,同比翻番。

对于欧洲车市浮现的这一时间窗口,以上汽为代表的中国车厂们无疑是敏锐的。成体系的布局正在加速展开:今年内,上汽在欧洲的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点将超过200家;明年起更加丰富的新能源车型将加快进入欧洲市场。

欧洲新能源汽车窗口期带来的中国机会

“在‘消失’了十四年后,标志性的MG品牌重返欧洲大陆。”去年下半年,比利时杂志《欧洲车队》(Fleet Europe)用一整篇文章惊呼道。自2005年破产后,这个英国老牌汽车制造厂商在上汽集团的羽翼下继续生存,长期深耕英国市场,并于去年正式回归欧洲大陆。

欧洲是汽车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全球车企巨头逐鹿之地。曾经有人问余德,MG在欧洲大陆消失了十多年,是出于什么考量重返?他回应称,“因为上汽致力于绿色环保,我们不仅把传统汽车卖到欧洲,我们更要把新能源,包括混合动力卖出去。”从MG EZS纯电动SUV开始,中国汽车迈出了开拓欧洲新能源汽车领地的第一步。

在一个相对成熟的消费市场,欧洲人的喜好是明确的:他们在意汽车的性价比,更对质量和技术有近乎苛刻的要求。

这恰恰也成为了上汽的优势。作为中国第一家跟大众成立合资企业的汽车巨头,上汽对欧洲的质量文化、消费文化如数家珍,因而在进入欧洲市场时,姿态也颇为轻松。去年,MG EZS成为Euro NCAP历史上首款获得五星安全评价的纯电动小型SUV,今年四季度即将登陆欧洲的MG插电强混车,也达到了欧洲五星安全标准。依靠电池安全性、寿命和里程数等方面的强势表现,以及挣得的碳排放积分及政策补贴,中国车企在欧洲建立了显著的综合优势。有趣的是,上汽的新能源车在欧洲比在国内卖得更贵。

包括上汽大通MAXUS、吉利领克、以及造车新势力爱驰、小鹏汽车等在内,都有志于围猎欧洲如火如荼的电动车领地。上汽国际副总经理赵爱民认为,现在进入欧洲市场是个绝佳的机会,“依据是什么呢?欧洲有一个三年的绿色行动计划,三年内,欧洲要大力推动碳排放减排,达到一定标准,减少对传统燃油车的依赖,我们希望抓住这三年的机会取得比较快速的增长。”在德国,作为经济刺激方案的一部分,电动车补贴方案在一年内二度加码,如果车主购买净标价不超过4万欧元电动汽车,将有资格获得9000欧元的现金补贴。受政策鼓舞,九月德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激增337%。

眼下的另一个机会是,日系、韩系车的电动化进程逊于中国车厂,这给后者赢得了抢滩欧洲市场的时间差。“毕竟在中国,我们对日系和韩系是正面竞争的,我们相当清楚对手的产品特性。现代也好,起亚也好,包括日系,它们的动力性能和内外饰、舒适性等等我们都比较了解。”余德表示。40年前和20多年前,日系车和韩系车分别在各自的机遇期获得崛起,“现在也到了中国汽车工业走出去的时机。”

目前看来,一系列的策略是富有远见的。今年前三季度,上汽大通MAXUS在欧销量达3551辆;而作为中国单一品牌出口冠军,MG品牌在欧洲实现销量近2万辆,新能源产品占比近50%,在荷兰、英国、挪威的纯电动细分市场分别排名第2、第3和第4。

需求刺激下的汽车物流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计划进入欧洲,这是目前汽车市场呈现的明线。在其背后,洲际供应链的快速发展,正在构成一条不可忽视的暗线。10月20日,上汽在海通码头宣布欧洲自营航线首发之际,近30米高、176米长的巨型滚装海轮“安吉凤凰号”在视觉上的冲击力无疑是显见的。全球汽车物流霸主安吉物流也因此进入公众视野:这家隶属于上汽的全资子公司每年整车运送达到千万辆规模。

如果说汽车是血液,物流则是血管,后者为如何编织汽车的全球供应链展现了一系列解决方案。近年来,得益于蓬勃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中国汽车物流市场快速增长。全球咨询团队思略特在公开报告中提到,2013-2017年,中国汽车物流市场规模实现了超过10%的复合增长率,市场规模在千亿元级别。

市场的井喷式扩张,正在给行业巨无霸的形成制造沃土。目前来看,上汽安吉物流拥有无可撼动的地位:这家企业承运了中国汽车超过1/3的市场份额;其强大的铁、公、水一整体多式联运模式,为汽车物流提供了效率、质量、成本的最优解决方案。在海外运输环节,自2016年起,先后开辟了中国至东南亚、北美、南美西等多条滚装国际航线航,占据中国汽车航运一半的市场份额。而随着上汽出口欧洲的兴起,安吉物流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迅速启动了欧洲航线项目。

“正是因为海外销量大幅度增长,我们在全球抢仓位,订仓碰到很多困难。所以我们从战略上考虑,自营航线尽快启航,为上汽国际提供战略保障。”上汽安吉物流总经理王泽民解释道。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承运的“安吉凤凰号”是目前上汽旗下运载量最大的汽车滚装船,拥有4300车位。装载着近1800台MG产品以及其他中国企业的汽车产品,凤凰号将从上海港口出发,途径英国后抵达目的地比利时。王泽民在码头前给媒体们算了一个数字:如果自营航线将资源综合利用起来,从中国直发欧洲,可以从原来的40天提升到30多天。

在王泽民看来,进一步培育远洋运输运营和管理的能力、拓展和深化与其他船务公司的合作将是安吉构建更安全、更高效的全球供应链体系的必经之路。“在欧洲航线里,不单单是安吉一艘船在运作,还有很多航运的战略合作伙伴。未来,凤凰号也不只停靠在上海海通码头,可能还会到广州、连云港、新加坡等等,是整个亚洲到欧洲大的航线。”某种程度上,包括整车、零部件在内的汽车供应链的全球布局,恰恰也是中国汽车制造的“海外攻略”。

全球8000多万辆的年市场份额中,欧洲占了1700万。要让中国的优势在这些地方得到进一步延伸,需要花费相当的力气。但就目前来看,中国汽车从业者们的姿态是昂扬的,“我们会有过程,需要学习各国不同的文化。但是从产品本身来讲,我们有这份自信和底气。”余德这样总结道。

#31-50万#中大型车#mg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