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曹芬
为进一步锤炼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优良作风,11月8日,宁阳县泗店镇组织部分机关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到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精神培训基地,开展了为期2天的学习教育活动。通过重走红旗渠、瞻仰青年洞、参观红旗渠纪念馆等,追溯红旗渠精神的历史渊源,念往思今,坚定理想信念。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当地人民为了改变“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天然困境,坚信与其苦熬不如苦干,历时十年修建了中国“水上长城”—红旗渠。在环境极其恶劣、条件十分欠缺的情况下,凭借一锤一钎一双手,在沟壑纵横、悬崖绝壁叠生的太行山上修成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为亲身体会劳动人民在修渠过程中的艰辛付出,泗店镇所有参训人员由入口“红飘带”廊桥启程,沿红旗渠岸徒步行走攀爬3公里,零距离感受当年林县人民艰苦创业的火热激情。
“这条山路旁边都是悬崖峭壁,真是难以想象那时的劳动人民,在缺吃少穿、条件简陋的情况下,需要付出多少心血与汗水,才能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柳家楼村党支部书记柳方前感叹道。
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叫青年洞。从1960年3月动工修建,经过17个月的艰苦奋斗,300多名青年终于征服了这一天险。到达青年洞后,所有参加活动的机关干部、村党支部书记,在青年洞口合影,重温入党誓词,瞻仰伟大工程,感受英雄壮举,坚定初心信念。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奇志,誓把山河重安排!”历时近10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在红旗渠纪念馆,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生动再现了共产党人在艰苦岁月里紧紧依靠人民,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以上率下、攻坚克难的真实场景,在场的每一位学员都被这种干群一心,“重整林县山河”的精神所触动。
回到红旗渠精神培训基地,参训人员进行了交流研讨。2名机关干部、2名村党支部书记作了表态发言,畅谈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体会,谋划今后的工作与打算。
“红旗渠是水利工程,更是民心工程。作为党员干部,就要吃苦在前、一心为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深入践行红旗渠精神,开拓创新,不畏艰难,在为民服务上下功夫,脚踏实地干好各项工作。”海子村党支部书记孙广山在发言中说道。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通过两天的现场教学和亲身体验,全体学员深刻领悟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他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学习活动为新起点,持续抓好作风建设,将红旗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干担当诠释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