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肺癌影像学筛查如何检查更精准?

2020-11-12新闻18

隔壁王叔是一个有40年烟龄的老烟民,最近他总是咳嗽,还有血丝痰,被家人劝着去了医院,做了CT发现在肺里有一个带有毛刺的磨玻璃密度结节,考虑是肺癌。这下他慌了神,疑惑地说“我每年都做胸部X线胸片筛查肺癌,也没发现啥呀?”像王叔这样的故事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每年不体检或仅用X线胸片进行肺部体检的人有很多,大部分人也都有这样的疑问:究竟哪些人需要进行肺癌筛查?到底该如何进行肺癌筛查呢?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居恶性肿瘤之首,5年生存率仅为19.7%。要想解决肺癌防治的诸多问题,关键需要进行肺癌筛查及早诊断早治疗的策略。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国多学科专家参考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各学科相关指南及共识后,于2019年发表了我国新版的《肺癌筛查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后简称《共识》),《共识》详细地为我们解答了心中的种种疑惑。

目标精准:肺癌筛查谁该做?

《共识》中推荐肺癌高危人群应该进行规律的肺癌筛查,肺癌高危人群定义为肺癌在特定人群中发病率高,而其他人群则发病率较低,我们把发病率较高的特定人群称为高危人群。在我国将肺癌高危人群定义为以下几点:

年龄≥40岁且具有以下任一危险因素者:

●吸烟≥400年支(或20包年),或曾经吸烟≥400年支(或20包年),戒烟时间<15年;(年支=吸烟年限×每天吸烟的支数;包年=吸烟年限×每天吸烟的包数)

●有环境或高危职业暴露史(如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

●合并COPD、弥漫性肺纤维化或既往有肺结核病史者;

●既往罹患恶性肿瘤或有肺癌家族史者,尤其一级亲属家族史。

此外,还需考虑被动吸烟、烹饪油烟以及空气污染等因素。

如果您年龄在40岁或以上,伴有以上任一一个危险因素,就应该每年进行规律的肺癌筛查了。

方法精准:肺癌筛查该咋做?

X线胸片分辨率低、组织相互重叠,很难发现直径小或被遮挡部位的早期肺癌。因此,X线胸片并不被建议用于肺癌的筛查。《共识》推荐肺癌影像学筛查还是要首选胸部低剂量CT(LDCT)。那么LDCT到底有何优势呢?

●LDCT相比X线胸片可更加敏感、准确的发现直径小、密度不高的肺结节,因此它能在高危人群中发现更多的早期可切除肺癌,以提高肺癌患者的预后。

●LDCT较常规肺CT的辐射剂量降低了75%~90%,可大大减少肺放射性损伤,更有利于筛查,也避免了大众谈“辐射”色变的恐慌心理。

除此之外, 核医学检查中的PET-CT由于价格昂贵,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后再采取检查,因此不建议作为常规肺癌初筛手段。

流程精准:筛查出了肺结节该咋办?

我们很多人对于肺结节都是“谈之色变”的,但是筛查出肺结节,不一定就等于肺癌。由于肺结节的性质与它的大小、密度、形态、数量息息相关的,判断与评估也是较为复杂的,因此当我们在肺癌筛查中发现肺结节后,应该及时就医,根据结节大小进行定期复查或相应的处置,如进一步增强CT或PET-CT检查、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共识》中明确了肺结节的管理流程:进行肺癌筛查的高危人群若在初始LDCT检查中发现肺结节,则应根据结节的大小、密度、形态、数量进行不同时间的随访:如小于1cm的纯磨玻璃结节或大部分实性结节都可按期随诊复查,大于1cm的纯磨玻璃结节建议进行活检或外科切除,多发非实性结节或单发实性结节直径太大时需要进一步增强CT或PET-CT检查。

因此,如果我们在利用LDCT进行筛查时发现肺结节,不要过于紧张焦虑,一定要及时就医,听取医生的评估与建议,如需要多久进行随访复查、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增强CT、PET-CT检查或支气管镜检查、是否应该及时手术切除等等。在得到专业的意见后,一定要谨遵医嘱按时随访、复诊。

综上,肺LDCT可作为高危人群肺癌筛查的可靠检查手段,推荐筛查周期为每年1次,当我们发现肺结节时,切莫惊慌,建议及早积极就医,进行相应的随诊或处置,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参考文献】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癌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癌工作委员会.肺癌筛查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J].国际呼吸杂志,2019,39(21):1604-1615.

注:图片源于网络

#癌症肿瘤#肺癌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