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湖州南浔:“红美人”甜透农户心

2020-11-12新闻16

本报记者 陈小明 通讯员 李婳

“今年的‘红美人’柑橘长势很好,个头大味道甜,一定能卖出好价钱。”浙江湖州南浔区双林镇邢窑村68岁村民杨海生开心地告诉记者。

位于该村的信然家庭农场内,100多亩大棚种植的“红美人”柑橘近来陆续进入采摘期,经过两年多的种植,预计今年产量将达7万斤。

在该农场打工的杨海生,以前在村里养殖了100多头生猪,因为环境污染及猪肉价格大幅波动,老杨时常提心吊胆。2016年底双林镇开始“三棚”清零,关停了镇上所有的中小养猪场,其中就包括他的猪棚。老杨失去了经济来源,只能打零工,收入少且不稳定,日子过得比较艰难。

“因为乡村整治,环境变好的同时有的村民失去了原有的经济来源。2018年南浔区各镇开始引进柑橘新品种‘红美人’,这是个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好项目,得知村里的企业家要投建该项目,村里全力解决土地流转难题,同时也希望招收工作人员时优先考虑村里的相对困难群众。”双林镇邢窑村村支部书记李阿三说。

从2018年7月开始,杨海生来到该农场,因为有长期干农活的经验,他成为农场员工,有了稳定收入,今年收入近7万元,在村里已经摘掉相对贫困户的帽子。

南浔区信然家庭农场负责人杨建鑫说“红美人,”是浙江培育出的好品种,市场还处在供不应求阶段。南浔区农业农村局通过技术及市场调研分析让大家看到项目的潜力。“从开始投建农场,我们就确定了优先招聘村里类似老杨这样的员工,目前20多名员工一大半是他这种情况,在这里他们管理橘树非常用心,就像在自己的农田里劳作一样。”杨建鑫补充说。

统计数据显示,南浔区目前有低收入农户3580户,涉及6620人,按照要求,今年要确保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南浔区农业农村局作为脱贫攻坚的牵头单位,在2017年就开始考察调研“红美人”项目。

引进“红美人”品种并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决定的事。南浔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卫良表示,入口即化、柔软无渣是“红美人”最大的品质特点,经多地调研,其种植经济效益明显、前景广阔。近两年,红美人柑橘的价格在30—40元/斤,而且供不应求,具有良好的产业扶贫基础。

目前,南浔区已发展“红美人”柑橘种植4180亩,以练市西堡“红美人”可持续发展示范园为核心,辐射周边的练市、双林等村,全部为高标准连栋大棚模式种植,并配备水肥一体化、数字化等现代化设施设备。同时建立“双扶贫”基地,一是“贫困户扶贫”,充分发挥红美人引进主体对贫困户的带动作用;二是“三位一体+”村集体经济增收示范基地,通过村集体入股集资、专业公司经营管理、利润分红的机制,实现村集体增收。此外,正在积极促成“红美人专家工作站”的成立,实现产业重心和技术重心向南浔的双重转移。

练市西堡“红美人”柑橘园负责人严中政说:“园区分为散户区、贫困户区和村集体经济提升区。我们负责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他们负责种植。产业扶贫区目前拥有大棚63亩,一户对应一亩,实行结对帮扶,带动周边贫困(低收入)农户脱贫。通过这种模式,既可以提高他们的收入,也可以带动周边村镇的农业发展。”

57岁的花林村低收入农户李新龙正是这片橘园的受益者。“以前我在皮件厂打工,因为效益不好,厂子倒闭了,没有收入来源,只能去工地上打些零工,收入一直不稳定。2018年初,我来到这个橘园,他们从象山请来技术专家常驻园区,手把手教我们怎样种植柑橘,修剪树枝、除草、修花疏果,什么样的病虫用什么药。现在生活越来越好,有了稳定工作,还掌握了一门技术,希望以后有机会能自己独立承包几亩橘园。”严中政坦言,低收入群体中无固定收入的老人成了柑橘园的重点扶贫对象,考虑到老人们的安全问题,橘园主要吸纳居住周边的农民。他们往往体质较弱,没能掌握一项较强的工作技能。通过1年多的学习,希望他们能较好地掌握种植技术,将来承包橘园也将把他们作为优先考虑对象。

除了点对点帮扶,南浔还把目光放得更长远,成立全区扶贫产业基金,通过当地银行授信担保,为村集体“消薄”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村集体增收方面,由23个欠发达村共同出资建立了总面积230亩的村集体增收基地,在产出前期(产果前3年),还享受租金减免和贷款支持,预计投产后每个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以上;贫困户增收方面,园区每个引进的主体须落实10%的面积组成扶贫基地,引进农村贫困劳动力69户,并给予利益分红,平均每户年增收3万元以上。

利用好绿水青山,让一只橘子带动一方百姓。卫良说,通过劳动有尊严地摆脱贫困,农户们心里一定是甜蜜的。

#扶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