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18日,世界的目光将聚焦成都!
继2017年——2019年连续三届成功举办三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后,成都将在初冬来临之际,举行第四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
今年的论坛将以“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建设开放共享的未来之城”为主题,聚焦新形势下未来城市发展新需求,搭建政府、城市、企业之间的交流对接平台,致力于帮助城市实现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说起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那可是大有来头!中国政府与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签订的《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合作行动计划》中,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是一项重要活动。将由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与联合国人居署、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已经成功举办的三届,与会嘉宾们都讨论了什么话题?小锦带你慢慢回顾——
2017年7月20—22日,“第一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成都召开,主题为“一带一路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在第一届论坛上,成都作为试点城市之一,为落实《新城市议程》,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在论坛上重磅发布了《成都宣言》,明确将努力构建包容开放的城市发展环境;推动持续稳定的城市经济发展;践行绿色低碳的城市理念;完善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实现城市治理的共享与创新。
供图 市发改委
2018年8月1—3日,“第二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暨首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博览会” 在成都成功召开,主题为“城市变革与发展”。该届论坛上,联合国人居署和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合作发布了《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的导则》;世界银行与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签约并发布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框架》;并举行了 “成都市龙泉山森林公园碳中和基地”启动仪式,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汇的方式来抵消本届论坛产生的所有温室气体。
供图 市发改委
第三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于2019年7月15—17日在成都举办,主题为“与世界对话,谋绿色发展”。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拉美地区36个国家、27个中外城市、22家国际机构、48家企业的代表参加会议。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示范模式,分享了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交流了未来合作理念与方向,并研究探讨了合作模式与机制。
供图 市发改委
今年的论坛
又将有哪些精彩呢?
小锦从市发改委获悉,16日——18日论坛期间,将邀请城市管理者、各领域专家学者解读最新相关政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思路,讨论在后疫情时期如何提升城市功能,转向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论坛将通过大会、专题讨论、边会、小型研讨、展览展示、自由交流等方式邀请各行业嘉宾共聚同一平台充分交流。”初次之外,由于全球疫情防控的现实需求,本届论坛将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举办。
一场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为何连续四年落地成都?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成都如何可持续发展?
如何打造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样本?
……
实打实的数据最能说明一切
成都有很多的“可持续发展之道”。成都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成都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城市转型之路,经济社会绿色化程度不断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被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入选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数据一:第一个
完善顶层制度设计
出台国内首个特定区域生态保护地方条例
成都先后制定出台《关于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决定》,为推进全市绿色发展明确了方向路径。同时,成都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法治化监督管理机制和市场化机制,出台国内首个为城市特定区域生态保护的地方条例——《成都市环城生态区保护条例》,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机制,定期发布区(市)县绿色发展指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导向更加鲜明。
数据二:66个
全域统筹绿色空间格局规划66个产业功能区
成都立足自然禀赋、资源环境条件,明确市域主体功能分区,规划全域统筹的绿色空间格局,积极构建与国家战略、城市目标、人口、产业相适应的空间布局结构和政策制度体系,推动主体功能区战略精准落地,为实现城市永续发展奠定空间基础。
不仅如此,成都还在着力完善产业功能区配套,坚持以产城融合发展理念统筹规划建设和功能布局,以功能复合、职住平衡、服务完善、宜业宜居为导向建设产业功能区,66个产业功能区目前已见成效。
数据三:13
打造13家绿色生产标杆企业
成都的蓝天越来越多了,这是市民最深切的感受。西岭雪山成为成都市民朋友圈里常见的大片。
去年,成都印发《成都市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烧结砖瓦结构调整方案》,严格控制产能总量。完成50户落后产能和21家砖瓦企业淘汰任务,年节约标准煤36万吨,减排二氧化硫0.6万吨。打造13家绿色生产标杆企业并制定相应的行业规范。改造、淘汰粮食烘干设备燃煤设施26套,完成燃煤锅炉淘汰及清洁能源改造1873台、实现减煤170余万吨,燃气锅炉低氮改造336台。完成省内首台大蒸吨燃气锅炉“气改电”。数据四:287天
优良天数创下287天的历史新高
塑造人城境业和谐统一的大美公园城市形态,打造宜人宜居的城乡生态环境是其中重要一维。成都始终坚持把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做好治污减排的“减法”和全域增绿的“加法”。
2019年半年优良天数(132天)与2013年全年优良天数持平,全年优良天数创下287天的历史新高,较2018年增加36天,优良率78.6%,PM10、PM2.5浓度分别为68、43微克/立方米,创下自2013年国家实施空气质量评价新标准以来最好水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168个城市中排第79名,较去年同期提升27名,空气质量同比改善率在168城市中排第25名。
数据五:16930公里
天府绿道塑造公园城市大美形态
从空间建造到场景营造,从生态到业态,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16930公里的天府绿道正在打开一幅最新城市形态地图。
随着三级绿道体系逐渐成网,贯穿全域、覆盖城区的生态“绿脉”也逐渐形成。当前,全市绿道累计建成4081公里。1000条“回家的路(上班的路)”穿插其间,植入书店、花店、商店、咖啡馆(茶馆)“三店一馆”基本设施,实现“绿道让生活更美好”的建设初心。
塑造公园城市大美形态,成都要营造的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巨大绿色空间,在“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的思路下,形成“园中建城、城中有园、城园相融、人城和谐”的公园城市生态美境。
根据市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提供的一组数据: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成都实现新增绿地面积1900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9.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4.9平方米。
数据六:518
轨道交通线网里程今年底将达到518公里
绿色出行成为市民共识和首选。根据成都2020年年底前,6号线一二三期、8号线一期、9号线一期、17号线一期、18号线非首开段将开通,里程约216.3公里,届时成都轨道交通线网里程将达到518公里,步入全国城市轨道交通第一方阵。
此外,目前成都市拥有公交线路1385条,其中快速公交线路14条。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公交车有16691辆,其中天然气公交车10135辆,新能源公交车5838辆。共享单车企业3家,数量约116万辆(“5+1”区域共享单车投放数量约为45万辆),日均骑行208万人次,周转率为1.9次/日,活跃率为63%,骑行指数全国领先。
一幅城市可持续发展崭新格局正在逐步成型。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赵荣昌 供图 市发改委 部分图据本报资料库 编辑 宋和霄 校对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