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研究显示,数字经济增加值已由2011年的9.5万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5.8万亿元,占GDP比重从20.3%提升到36.2%。图为11月8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不少展商请来网红主播在消费品展区“直播带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数字经济是数字科技价值实现的崭新形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数字经济有效对冲了经济下行压力,展现出强劲活力和巨大发展潜力。“十四五”期间,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引擎作用,为我国经济发展培育新优势、注入新动能,助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单边主义抬头,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应对当前国际发展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的必然战略选择。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数字经济势必会以其独特的优势引领经济发展,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数字经济是激活消费市场、做强实体经济、贯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路径
用数字经济激活就业和消费,提振发展信心。数字技术催生直播经济、跨境电商、互联网金融等新互联网模式,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线上办公等新业态纷纷涌现,由此培育出大量新个体和微经济,开辟了就业新空间,产生了相应新岗位,提供了更多便利的数字产品和服务。用户习惯向线上迁移,付费意识觉醒,社会运转方式和群体行为模式发生深刻改变,激发了互联网应用创新的“蝶变”效应,促进了人们消费理念升级,培育了新的消费习惯。
用数字科技武装制造业,做强实体经济。数字经济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部分,它在与实体经济融合中,通过人机协作,创造新的生产方式,促进整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第一,用数字科技夯实新的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新基建,使原有的路、网等基础设施,融入第五代移动通信、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得到万物互联的条件,激活沉淀的、无机的设施,建成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第二,用不同的数字科技装备一二三产,重心放在制造业,在产品的设计、生产、营销等环节,部分或全过程地实施数字控制,从自动向智能升级,通过数字化智能化产品研发及产业化,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和对传统产业的替代步伐。第三,规范数字制造的管理模式,革新企业经营监管方式,让企业内部管理决策链、生产制造链、客户服务链反应更加敏捷高效精准,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最终以实际效益及用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来检验数字经济的发展效果。
用数字经济贯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保障发展质量。利用数字技术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多措并举刺激消费、促进就业、提高保障,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国内经济产业链安全有效基础上,把数字经济延伸到国内外上下游企业的整合上,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的高水平融合,加快构建“一带一路”合作创新网络,发展电子商务,鼓励企业开展远程服务,促进数字贸易与国内产业发展的相互融合,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强大的国内市场支撑,助力双循环中外循环的高质量发展,培育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数字经济不仅给企业带来利好,也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美好
数字科技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启。数字经济是数字科技价值实现的崭新形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期看,数字经济将会给企业带来利好。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会更好地利用数字技术形成的生产力,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激发企业更大的生产和创新活力,使企业更加精准地对接个性化、精细化、多样化的新兴市场需求,提供更细分、更专业、更便利的服务,有效化解企业供给过剩问题,降低供给成本,提高企业效能。
长远看,数字经济有两个发展趋势:一是以网络协同为要件,呈现从开放到全球化的加速趋势。数字技术伴随全球化兴起和发展,全球化也必将在数字技术广泛运用中加速推进,促进社会快速发展,提升人类协同能力,通过大规模、多角色的实时互动来解决问题。如果说农业时代自给自足、村社范围简单交换的经济范式是“点”;那么,工业时代经济范式是“线”,即流水线、供应链、产业链;互联网和数字时代经济范式则是“网”,即开放的网络结构、自由的多元协同、分布式的自组织体系。数字经济将在发展中体现其互联和共享的品质,加之事物发展不平衡又必然保持竞争态势,这将是个多元竞争和共享世界对立统一的趋势。二是以生产力质变为核心,呈现从信息化到智能化的加速趋势。数字经济让我们看到两个世界,即物质世界和数字智能世界,数字科技将劳动者变成“人+机器”,将生产资料变成“工农业用品+数据”,将劳动资料变成“工农业设备+计算力驱动的数字科技设备”,使生产力空前解放,人类进入数字智能时代,起于数码,要在智能。数字智能世界为物质世界提供质效优化的解决方案。从力和动的角度看,农业时代的体力靠土地和粮食,是人工手动;工业时代的动力靠石油和煤炭,是机器自动;数字时代的智力靠信息和数据,是数字能动。数字经济是生产力不断质变中物质世界与数字智能世界对立统一的趋势。
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必将带来许多积极的变化,许多新现象会从我们的期望和想象中走进每个人的现实。一是它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使线上线下结合和人机协作、机器衔接成为常态,通过线上诊疗、线上学习、线上办事,会逐渐缓解乃至真正解决看病难上学难办事难的问题。二是数字经济产生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岗位,扩大了就业空间,加之人力供需交互平台的数据信息,能够准确反映岗位余缺、适配人力,及时调节,解决问题。随着机器人、人工智能参与更多的劳动,取代原来人们要做的急难险重工作,减少了过去危险岗位操作带来的伤亡风险,就业更具人性化,劳动时间会渐渐减少,娱乐休闲度假时间会普遍增加,机器人会对人类生活作出更多贡献。三是随着数字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多,生产成本下降,吃穿住行的问题会得到缓解和改善,人们会更好地感知各种数字产品的运用和服务,提升生活品位。四是随着大量数字智能产品和服务设施的运用,将会减少人的感性和差别性对消费者的影响,银行行长和卖茶叶蛋老太太使用手机银行的业务,会得到同样的服务,人们能更多感受到公正和平等。
我国的技术、体制、文化和人才优势为数字经济繁荣发展不断赋能
我国发展数字经济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是数字技术产业化领先,而且在5G、量子通信、语音识别、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正在从“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特别是消费互联网、数字技术运用全球领先,这是推进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二是我国的体制和文化更适宜推行共享经济,数字经济具有共享的品质,而我国的社会和文化生态,正是适合共享生活、共享生产、共享生产资料和共享数据等共享经济发展的土壤。三是我国很快控制住疫情,由被动到主动,可以从容地抓好常态防疫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世界,我们可以通过数字经济将防控疫情与经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四是几十年来我国培养了大量网络、信息、智能方面的人才且具有规模优势,可为数字经济发展持续地提供雄厚的专业人才和相关技术业务支撑。这种优势无疑为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不断赋能,促进数字经济更加繁荣。
但是我们也有数字经济发展的软肋和瓶颈:一是数字经济相应的法规制定、安全保障和监管;二是数字经济发展受到技术迭代、升级和突破的限制;三是数字经济需要市场机制赋能。
为此,一要及时确立数字经济发展的边界,在数字资源所属权、网络信息和平台安全等方面要及时跟踪总结,制定相应的制度法规,在放开发展中要见微知著,做好监管;作为数字经济大国,我们需要建立较大的数字网络安全企业,包含基础网络安全、设备终端及软件开发的安全、互联网的安全,以保障经济、政治、文化的安全,维护国家、企业、单位各种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安全。二要在高精尖数字技术上发力,将科技创新作为重要的战略,从最基础的教育做起,扎实培养人才,扎实搞好基础理论研究;把科学与技术结合起来,借助数字技术深化科学研究,在新的科研基础上致力于技术的突破,数字经济越发展越需要科技的迭代和升级。三要把数字经济的共享性质与市场原则结合起来。在数字集聚的基础上加大数据分析,探索数字分析成果的交易,对不同的数字分析成果分级交易,建立合规的数字交易市场,培养和引导数字交易习惯,建立交易制度和法规,完善交易机制。只有数字要素交易市场的繁荣,才能更好地促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邵春堡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 本文刊登于《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11月12日理论周刊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