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欧大陆的东北部,黑龙江入海口的东南部,有一个岛屿,名叫库页岛,面积为7.64万平方千米,北部地势低平,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森林资源丰富;中南部主要是山地,西有西萨哈林山脉,东为东萨哈林山脉,主峰洛帕京山海拔1609米是全岛的最高点,因为极高的纬度位置,所以一年四季气温都很低,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多风。
关于库页岛,中国旧时称"苦叶""苦兀""骨嵬"或"黑龙屿"。为什么会提到中国对库页岛的别称呢?那是因为在历史上库页岛一直是由我国直接或间接统治的,它曾是中国最大的岛屿。在西汉初年,中国中原地区就对库页岛的地理情况有了粗略的了解,到了晋代,中原地区就已经知晓库页岛是黑龙江口外的海中岛屿,从隋唐时期起,中国对包括库页岛在内的黑龙江下游地区开始行使行政管辖权,进行着有效管理。但是到了19世纪中叶,清朝封闭起来的大门被列强毫不留情地打开,接连几次战争的战败,导致清朝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其中,中俄签订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等条约让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余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被割让给了沙俄,也是从这时起,库页岛彻底脱离了中国。
而在库页岛上,生活着的如今是俄罗斯少数民族之一的尼夫赫人,他们属于蒙古人种,因为当地的生活环境的原因,普遍身体健壮但是都个子不高,女人们以从事兽皮加工、制作各种用途的树皮、制作服装和器皿等为主,而男人们则以常年从事捕鱼、狩猎,并以捕捞鱼类或者海洋生物为生,最常见到的场景就是尼夫赫人穿着厚重、臃肿的冬衣,拿着各种原始的工具在冰天雪地里狩猎,狗拉雪橇是他们最普遍的外出交通工具。夏季捕鱼,冬季狩猎,生活方式虽简单、单调但也恰恰是另外一种幸福。
尼夫赫人在元朝时被称为吉里迷人,这时的库页岛依旧是在中国的管辖之内的,到了明代归奴儿干都司管辖,清代时属于吉林将军辖区和黑龙江将军辖区,朝廷将尼夫赫人称作"费雅喀人",当时的库页岛地区和朝廷关系非常友好密切,费雅喀人从农户处收集优质的貂皮向清朝纳贡表示诚意,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臣服与忠诚,而大清朝廷对费雅喀人也十分的友好尊敬,不仅回馈以厚礼,十分地尊重费雅喀人的风俗习惯,还把宗室女子嫁入其族,以示永世修好。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清朝末期,整个社会变得动荡不安、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对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对外还有列强的虎视眈眈,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开始对旧中国发起入侵。而清政府腐朽不堪,综合国力衰败严重的状况,使得旧中国处在了巨变的前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就在英国和法国的侵略活动愈发猖獗时,沙俄也想趁机来掺一脚。在我国历史上,沙俄无疑是割占我国土地最多的国家,作为一个扩张型国家,沙俄可谓是贪得无厌,通过《尼布楚条约》、《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等一系列条约共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其中的《瑷珲条约》直接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即外东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性割让领土最多的条约。面对沙俄的大举侵袭,位于黑龙江入海口东南部的库页岛自然也不能幸免,外人想要随便践踏自己的家园,但是在没有先进的武器和装备甚至连正规的军队也没有的情况下,我们能靠什么来做出抵抗呢?为了保护自己生活的家园和最爱的亲人,费雅喀人毅然地拿起了平时狩猎的工具——刀叉、弓箭等进行抵抗,但是他们面对的始终是有着全副武装的俄国军队,这场抵抗最后以费雅喀人族内的青壮年几乎都牺牲在战斗中的惨烈情况结束。
最终,美丽的库页岛成为了沙俄的囊中之物,费雅喀人也被迫离开了中国的怀抱,但是,他们对于家园的依恋又怎会是说断就断的呢?据相关资料发现,库页岛最后一次向清朝纳贡貂皮的时间是同治十二年(1873),在被割占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乌苏里江以东的费雅喀人依旧全部不服从俄国政权,而服从中国的统治,他们依然每家每户逐年向清朝贡貂,这份依恋和重情之深实在令人动容。
如今,库页岛归属于俄罗斯远东联邦管区,在上面生活着的尼夫赫人也与我们几乎没有关系,随着时间的流逝,或许很少还会有人想起中国历史上的费雅喀人,但是,这段历史就在那里,它不会改变,也将永远被后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