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汉末年的那场大瘟疫有多厉害?曹操:赤壁之战的失败是因为瘟疫
中平元年正月内,疫气流行,张角散施符水,为人治病,自称“大贤良师”——《三国演义》第一回
以上是三国演义中一笔带过的东汉末年的那场大瘟疫。其实东汉末年的这场大瘟疫,是连绵不断发生的,有数十年之久,期间因为这场瘟疫而亡的人,不计其数。
然而,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对于这场瘟疫,并没有详细的记载。而在《后汉书》中,却留下了部分的数据,根据《后汉书》中的描述,公元119年开始,到公元217年为止,瘟疫发生的时间和对应的地点如下:
119年,会稽。125年,京都。151年,京都,九江,庐江。161年,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217年,均有大疫,地点遍及整个中原。
注意分析以上的数据,便可得知,大部分瘟疫发生的时间,在灵帝在位时期,而这段时间内,便包括了《三国演义》中,张角散施符水,黄巾起义时期。
也就是说,三国时期,三国战火纷飞的同时,瘟疫也在横行。根据史书记载的当时人口,永寿二年(公元156年),整个中原是一千六百万户,合五千万人口。而到了三国末期,吴国、魏国和蜀国加起来的人口,一共才一百四十万户,合五百六十万人口。
这么多人口的骤减,有多少死于战乱,多少死于瘟疫呢?
大伙都知,瘟疫是不长眼睛的,无论是贵族还是底层百姓,都可能染上。三国时期,曹丕曾写了一封信给友人,信中有这样一句话值得参考,他说:“昔年疾疫,亲故多罹其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耶!”
曹丕信中说:“亲故多罹其难”,便是他身边对于当时瘟疫的真实写照,也可以作为比例扩大参考,曹丕的亲故都多死于瘟疫了,那寻常百姓的亲故呢?是否也是多罹其难?
上文说了,瘟疫是不长眼睛的,不分贫贱富贵,曹丕列举的四个人,便是徐干、陈琳、应玚和刘桢。这四个人,是何人呢?他们都是建安七子之一,也就是说,建安七子就有四个死于当时的瘟疫了。
其实建安七子中,只有那位让梨子的孔融留下,剩下的两位王粲、阮瑀,也死于瘟疫。
另外一件事,便是赤壁之战,《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是火烧赤壁,曹操退兵,而在《三国志》中,曹操对于这场打败,却又自己的辩解,他道:“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曹操的意思是:赤壁之战他失败的原因,是因为瘟疫,他自个烧船,自个退兵。
当然,也不能排除曹操是在狡辩,拒不承认失败。回过头一想,就算曹操是在狡辩,假若当时不是瘟疫横行,曹操能拿瘟疫当挡箭牌吗?
赤壁之战后,曹操又说:“自倾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
到了建安二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18年,曹操之子曹彪征讨乌桓,平定了北方。根据《三国志.魏书》记载,当时曹操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去冬天降疫疠,民有凋伤,军兴于外,垦田损少,吾甚忧之”。曹操所言的“去冬”,自然是217年,这与《后汉书》中记载的217年大疫,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