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有糖尿病的人一晚上起夜两三次,你的肾可能正在发生这样的变化

2020-11-12新闻13

张先生发现血糖高好多年了,不痛不痒没啥不舒服,他一直满不在意,可现在他害怕了,因为他受到了强烈刺激。前不久,一位老家的亲戚来看病,结果查出了尿毒症,要么透析要么换肾,没什么其它更好办法可治,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因为亲戚早就有了糖尿病而不知道,也从来没看过医生有过治疗,如今还不到50岁,无异于是家里的顶梁柱倒了。看着亲戚哭成一团的妻儿,张先生不禁为自己担心起来。

张先生的这种担心是必要的,有统计显示:在有糖尿病的人群中,肾脏疾病的发病率高达30-40%,得不到及时治疗的结局即是尿毒症、肾衰竭。主要原因是糖尿病长期高血糖损伤血管内皮,使得大量脂肪沉积并引发炎性反应,脂肪变性形成粥状脂质物,破坏血管正常结构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影响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导致其功能障碍或丧失。

肾脏是一个细小血管极为丰富的器官,庞大的血管构成了血液过滤网,是一个排泄机体代谢废物的器官,且肾脏中没有痛觉神经分布,正常情况下只要有一个肾脏发挥功能就能满足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因此当其发生病变时,尤其是在早期甚至进展到一定阶段,往往都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表现而被忽视。

因为高血糖对血管的损害先从细小血管开始,因此肾损害的发生首当其冲,临床研究证实:不经治疗的糖尿病5年后即会有肾损害发生,控制不佳的人病程超过10年以上,甚至即使坚持治疗的人病程超过15年,肾损害发生的可能都会大大增加,因此有糖尿病的人对肾损害要多加防范。

糖尿病肾损害从肾脏的改变来说,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可表现为“三高”:高灌注 由于肾小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血管弹性下降,灌注压升高,血液在进入肾脏“过滤”组织时引起压力升高,在高压作用下“滤网”受损,原本不会被过滤出去的大分子蛋白等即可被“滤过”出去。高内压 高灌注使得“滤过”的液体增多,大量的“过滤”液又使得肾脏内压力增大,肾脏过滤重吸收功能下降,原本正常情况下“滤过”液中99%的水分会被重吸收入血,在高内压的作用下水分重吸收减少增加了尿量。高渗透 当肾脏发生高内压时,与血液形成一定的压力差,在渗透压的作用下大量水分被渗出形成尿液,尿量即会进一步升高。

因此,当有糖尿病的人肾损害发生时,往往会有一些不为人注意的细小改变,比如:

尿液中出现了蛋白 由于蛋白属大分子物质,可使尿液表面张力增大,排尿时尿液会形成泡沫且久散不去,但只有尿液中蛋白较多时才会有明显的泡沫产生,所以早期损害只有通过检测尿中是否有蛋白才能得以明确判断。目前有一项尿微量白蛋白的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肾损害。小便量增加 血液中大量的水分进入尿液,白天对膀胱的刺激可能受其它因素的影响表现的不明显,小便次数及尿量增加常不被注意,但在夜间睡眠中机体对这种刺激较为敏感,起夜次数会增加,通常把夜间起夜超过2次及以上称为夜尿增多,对有糖尿病的人来说当夜晚增多时,一定要进行肾脏方面的检查,比如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等检查,以及时发现与排除是否有肾损害发生。

有糖尿病的人一定要知道:糖尿病引起的肾损害,只要能做到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控制血糖、保护肾脏的干预治疗,是可以完全恢复正常的,但损害进展到一定程度,其本身无法代偿不断下降的功能时,即将发生不可逆的尿毒症、肾衰竭,目前除了透析及肾移植尚无更有的治疗方法。

最后强调一下重点:有糖尿病的人初次就诊时就应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查,以后每年至少检查一次,这是发现早期肾损害最有效的方法。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尿毒症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