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汉代官员的老年生活:退休靠自愿,并且没有退休金

2020-11-11新闻84

每当人到老年,往往精力不济,这时候就已经不能再担任职务,必须要准备退休。

对于一个社会来说,人事的有序流动也是保障行政效率的重要方式,这样可以让年轻力壮,更有活力的人才进入职场之中,使人事机构在新老交替中保持应有的活力。

而在中国古代,官员到达一定的年龄就要"致仕",致仕的意思就是退休。但凡涉及人的活动,就要有一定的章程与规定,怎么样才算可以致仕?致仕后对老臣的待遇又该怎么界定?

这些都需要官府进行考量。今天,我们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汉代官员在致仕方面的一些问题。

汉代官员

关于致仕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怎么样才算达到了致仕的标准。《礼记·曲礼》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仕, 若不得谢行役, 以妇人从适四方, 乘安车, 自称曰老夫。"也就是说,古代有明文规定,官员在年龄达到七十岁之后就要"致仕"。

古人对年龄有很多讲究,将六十岁称为耆,认为到了这个岁数就不再做事,只能指使别人;到了七十岁被称为耄,此时的人已经白发苍苍,耳目都已经不灵敏了,也就不能再做什么了。

因此,古人认为到了七十岁人就应该退休回家,准备颐养天年。

古代官员形象

自汉以来,中国的文化核心是由儒家思想构成的,儒家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孝"。孝不仅是是一种赡养老人的行为,更是一种社会意识的体现。

中国古代是一个"家国同构"的社会体系,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就像一个大家族一样,这个国家的皇帝就相当于一个大家族的老太爷,所以皇帝也被称为"君父"。

在这一文化背景下,强调孝的观念,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在强化对君主的忠爱之心。因此,中国自汉以来,统治者一直奉行忠孝的意识形态教育。

在这样一种观念之下,统治者也往往要尊敬老人,在政治事务上就不能用冷冰冰的条例来统御臣下。因此,在西汉早期,致仕仅仅是一种观念,而是不是一项规定。

在官员达到应该退休的年龄之后,不能由国家强行将其"勒令致仕",而是要由当事人主动向国家申请"乞骸骨"。

汉代士大夫

也就是说,年老的官员要主动上书,说自己老了,干不动了,身体也不好,想让自己这把老骨头在死后能安葬在家乡的祖坟。

而往往在这个时候,皇帝为了表示优待,还不能直接答应,还要表示:您老为国家操劳一辈子,现在老了,就应该留下来让国家来奉养你,哪能让你就这么走了呢?

当然,这些程序往往都是对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臣才会有,皇帝也不会对每一个臣子都如此对待。往往几经波折,臣子才能如愿挂冠引退。

但也有例外,因为那个时候的朝廷更看重的是礼,而不是法,臣子到了年龄是要自己主动请辞的。但是在有些时候,臣子出于一些原因,恋栈权位,不愿意致仕归家,这种情况也是有的。

因为在先秦时代,中国实行的是贵族政治,官员不享有俸禄,但却有家族世袭封地与产业。

到了秦汉时期,随着秦始皇确立了官僚体制,官职不能再世袭,官员一般也没有封地,所谓"主卖官爵,臣卖智力",官员只有依靠在做官时期国家发给的薪俸来维持生活。

汉代官员影视形象

但在当时,致仕往往意味着失去了这份俸禄,而在西汉早期又还没有形成"退休金"制度,一些家底殷实的官员致仕也不愁生活。

对于一些高级官员来说,其退休后国家会一次性给一大笔财物,作为安置费。

但对于一些清贫的官员来说,其家境不足以支撑,国家给的钱也不会太多,况且还是一次性的,退休之后生活可就成了问题。

更何况,汉代为了贯彻仁孝的观念,还规定:家里要是有一个八十岁老人,则必须有一个儿子不能做官,要在家照顾老人;要是有一个九十岁老人,一家子都不能做官;有一个残疾人,那么要有一个人不能做官。

在这种境况下,有的官员就会选择继续待在职位上,反正国家也不会赶他走。于是,在汉代就会出现有人超过年龄却还在当官,甚至老死在任上的事情。

汉代官员俑

与之相对却是有些官员还没有达到致仕的年龄就被"勒令致仕",这种情况多是由于官员做了一些触犯皇帝或上级的事情,因此不受待见。

在封建社会,皇帝是国家的最高元首,掌握一切权力,其中就包括人事任免权。所有大大小小的官吏都可以由皇帝直接任免,有时候只取决于皇帝的喜恶。

但在一些时候,官员在没有达到致仕年龄时也会主动选择退休,这主要就和朝堂上的一些事情有关,致仕在此时成为了一些官员用来逃避责任,或者明哲保身的托辞。

就比如汉武帝时期,关东发了大水,造成流民遍地,丞相石庆就上书致仕;在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一大批士人因不愿为新臣而致仕归家。

由此可见,汉代的致仕行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它不仅是一种人事流动现象,更寓含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种种文化现象或者政治行为。

王莽

上一部分我们说到了致仕之前的一些事情,这里我们再来说致仕之后官员们的生活百态。

首先来说致仕后的经济待遇,正如上文所说,汉代在之前并没有严格的退休金制度,仅仅是在官员致仕后会一次性的发放一笔钱财作为安置费,而且数目的多少并没有明文规定。

可以是很多,比如在汉成帝鸿嘉年间,丞相张禹上书"乞骸骨",汉成帝一次性赏赐了他一辆驷马马车以及一百斤黄金,还给他加封四百户食邑,前后赏赐数千万。

汉宣帝时期的太子太傅疏广及其子疏受一起乞骸骨,汉宣帝赐给他们二十斤黄金,皇太子又赐给他们五十斤黄金。

古代太子与太傅

由此可见,赏赐多少钱财是出于皇帝的意愿,并没有定制,而且是一次性的,花完了也就没有了。这对官员来说当然不利,只进不出迟早坐吃山空。

因此,在当时,一些有条件的官员在退休后都会拿这笔钱去做生意。

在汉代,随着汉武帝启用商人出身的桑弘羊等人入仕,商人在汉代的社会地位得到极大的改善,有不少官员在在任或者退休后都会从事商业活动,或殖产兴业,或投资获利,有人因此家财累计千万。

但是,对于那些没有条件的官员来说,退休之后为了养家糊口就只能从事农业或者手工业,比如李恂,其为人清廉,在被免官之后就选择织席自给。

而我们之前提到的疏广与疏受父子二人,在拿到皇帝和皇太子赏赐的黄金回家后,别人也劝他们用这笔钱投资产业。

但是,疏广却认为给子孙留下太多的财富会让子孙丧失志气,因此不愿意这么做。疏广把这笔钱一部分用来资助乡里邻居,剩下的用做日常资费,家人还是以耕种为生。

汉代陶制庄园

等到汉朝末年,王莽主政,在其推动下,汉朝实行了第一套退休金制度,规定官员在退休后还可以按时领取俸禄,只不过数量只有平时的三分之一。

为了补偿,王莽还规定致仕的官员可以免交赋税。这样一来,官员的晚年生活得到了保障,其也愿意主动致仕。因此,王莽得到了一大批士人的支持,这才有了后来的新朝建立。

但是王莽的这一制度却有缺陷,因为当时的汉朝本来就经济困难,一方面要给官员发退休金,一方面还要免除他们的赋税,国家的财政负担重了,收入还减少了,这给财政带来一定的困难。

但是,王莽的这一举措还是有进步性,尽管后来东汉废除了这一制度,但东汉采取了另一些措施,那就是给致仕的官员安排一些虚职,后来又制定了本品级享受半俸的制度。

汉光武帝

说完了经济待遇,我们再来看政治待遇。官员一旦离职,并不意味着其就完全脱离了政治生活,尤其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老臣,国家还是希望其继续发光发热。于是就出现了"奉朝请"、"位特进"、"荫补子孙"等制度。

所谓奉朝请就是一些官员在退休后仍然可以按时朝觐皇帝,并且充当皇帝的顾问,而在参与朝会的时候,其还能在班次上有优待。

位特进是指在官员致仕后,皇帝会对一些德高望重的官员进行"加官进爵",而且往往这个职位还不低,所谓"功德优胜,朝廷所敬异者,赐特进,在三公下,不在车骑下"。

荫补子孙是指官员在致仕后可以将自己的子孙荫补为官,也就是举荐一名自己的亲属入仕做官。

汉代官员形象

此外还有一项政策是"退而复仕",也就是皇帝会将已经致仕的官员重新征召入朝,让他们继续担任官职,当然这仅限于一些能力出众,德高望重的官员。

这几种措施都是皇帝制定用来表示优待老臣的政策,其目的在于向官员显示皇家恩宠,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鼓励他们主动致仕。

但如果官员不想继续从政,那他们也可以继续在地方发挥作用,比如利用他们的学识与能力在乡里开办学堂,教育子弟,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或者也可以著书立说,将自己的学问以书本的形式流传下去。

在官员去世后,朝廷也会有优待政策。在其丧葬期间,朝廷会派官员前往吊唁与抚慰。对于皇帝亲信的官员,皇帝还会亲自为其撰写祭文,甚至亲临吊唁,这对其家族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誉。

汉代皇陵分布示意图

古人非常看重名节,在其死后会根据其一生的作为给其定谥号,一般情况下都倾向于美谥。除了谥号还会赠给其印绶,比如孔光在去世后,皇帝就赠给他丞相与博山侯的印绶。

而最能体现皇家荣宠的就是陪葬皇陵与配享太庙,一些大臣在死后,是可以将遗体葬于皇家陵园或者将牌位摆进皇家太庙的,恩宠之至,无以复加。

秦汉时代是我国封建官僚体制逐步发展与定型的时代,其上承三代,下启诸朝,政治体制既有开创性又有继承性。

致仕这一概念早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孕育,到了秦汉,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赋予了新的内涵。

汉朝在汉武帝之后是尊崇儒家的,所以其政治制度建设也包含了儒家的道德规范与文化理念,汉代的致仕制度就是周礼、秦制、儒学多元文化交融的产物。

但因为制度的初创阶段,统治者对礼治理念的过分执着,使得致仕在最初并没有实现规范化与制度化的约束。

随着历史的发展,汉代的统治者逐渐"以礼入法",终于使得致仕融合进法制建设,推动了古代社会的进步。

#楚汉#君王皇帝#诸子百家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