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以前觉得汉献帝真蠢,想通过衣带诏杀曹操,读资治通鉴后:真高明

2020-11-11新闻16

很多人会拿康熙来类比汉献帝刘协,认为汉献帝和康熙两个人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少年天子,都没有话语权,朝中大权都被权臣掌握着。汉献帝刘协如果像康熙那样,在宫中培养一批死士,借机将曹操斩杀,就可以逆风翻盘。当然了,也有很多人认为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认为汉献帝不具备这样杀死曹操的条件。

其实,这两种原因都不对,实际上应该是,如果通过这种方式杀曹操,刘协的处境会变得的更差。要说明上面的观点,首先就要弄清楚刘协具不具备用死士的方式杀死曹操的条件。先来看看史料里是怎么写的:自帝都许,守位而已,宿卫兵侍,莫非曹氏党旧姻戚。议郎赵彦尝为帝陈言时策,曹操恶而杀之。其余内外,多见诛戮。操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旧仪,三公领兵朝见,令虎贲执刃挟之。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自后不敢复朝请。 ——《后汉书·献帝伏皇后纪》

从这段资料可以看出,汉献帝是有机会利用曹操朝见之机,将曹操杀死的,而曹操对于侍立于朝廷两侧的虎贲卫,也是十分害怕,生怕汉献帝一个不爽,便将他给咔嚓了。而且当时汉献帝因为曹操的嚣张跋扈,已经很生气了,但是却没有借机杀死曹操。

这就说明,当时朝中,并不是像大家以为的那样,连只苍蝇都是曹操的,汉献帝其实是具备杀曹操的条件的。但是汉献帝没有杀,而曹操后面也长了记性,也尽量避免去朝见汉献帝。那么汉献帝为什么不抓住唯一的一次机会呢?因为傻吗?别急,题目中提到了《资治通鉴》,那必然是有用的。

《资治通鉴》里自然直接没有讲汉献帝刘协当时是怎么想的。但是里面讲了在制定策略以前,需要怎么想。学会了这一点,有利于我们开展下一步分析。荀悦论曰:夫立策决胜之术,其要有三:一曰形,二曰势,三曰情。形者,言其大体得失之数也;势者,言其临时之宜、进退之机也;情者,言其心志可否之实也。故策同、事等而功殊者,三术不同也。——《资治通鉴·汉纪二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

就是说制定策略的时候,要充分考虑三个因素:形、势、情。简单解释的话,形,就是要分析大局势,看整体的得失,不能拘泥于一点;势,就是根据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战术措施,不能死板;情,就是指个人因素了,不仅包括自己,还有执行者的情况。既然刘协想要杀曹操,那他为什么不在朝中杀了曹操,而通过衣带诏的方式杀曹操,就需要充分考虑当时的“形”

刘协只是一个工具。汉献帝刘协能够当上皇帝,不是因为曹操,而是因为董卓。十常侍之乱之前,皇帝是刘协的哥哥刘辩,而不是刘协。刘协能够当上皇帝,是因为董卓看到逃亡的刘辩和刘协时候,刘辩吓得结结巴巴,而刘协则“口齿伶俐”,于是董卓废长立幼,刘协由此成为了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刘协当皇帝,不是通过皇权继承的方式上位的,刘协是当时的权臣董卓制造的掌握皇权的工具。刘协就相当于灭霸的手套,宝石的力量不能直接用,反噬太大,而需要借助工具,刘协就是相当于手套。而“工具”就是刘协的命运,所以,董卓走了,来了曹操。可谓是铁打的“工具”,流水的权臣。

在宫中杀曹操,不管结果如何,刘协必死。刘协是一个工具,工具的本质是被人利用的。如果工具反过来想要杀死使用工具的人的话,这个工具的结果会怎样?当时的曹操虽然强大,但就绝对力量来讲还不是最大的,而且朝中势力,也不止曹操一家,近有董承,远有袁绍。如果汉献帝真的通过康熙的那种方式杀了曹操,其他权臣一看,“工具”居然想要驾驭人,那不得想办法换工具、或者灭掉工具?所以,刘协只有不动曹操,才有活着的可能,杀了曹操,就会面临被权臣杀死或者换掉的危险。这一切的原因,就来自于刘协自身的皇权来源和工具本质。

通过衣带诏的方式杀曹操是最佳方式。既然权臣不允许“工具”反过来杀权臣,那谁可以杀权臣呢?很简单,想用工具的人可以杀正在使用工具的人,这个工具的诱惑如此之大,“挟工具”可以“令诸侯”,必然趋之若鹜。

而刘协整出的“衣带”诏事件,就是借刀杀人,而不是汉献帝自己组织人去杀权臣。用世家门阀和权臣的兵,去和曹操拼杀,一来符合权臣的利益,毕竟都想成为工具的主人,有了“衣带诏”,也算一定程度上有了内部开战的理由,也算是使用了工具,被动式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二来刘协就完全撇清了自己,相当于告诉其他权臣:我刘协依然是个工具,我不会反过来杀使用工具的人,只有权臣有权利杀权臣。刘协,最后在位31年,活了54岁,而且寿终正寝。曹操一辈子没有杀他,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刘协,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工具。

#楚汉#君王皇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