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美极了!旗袍、小香风外套...常州“织女”巧手出精品

2020-11-11新闻20

原标题:美极了!旗袍、小香风外套...常州“织女”巧手出精品

天气渐渐转凉,常州经开区遥观镇宋剑湖家园小区的一间小车库里却忙碌了起来。有人量尺寸,有人打毛线,有人下订单……

7年前, 王小薇将家里的车库改造成编织店,带领身边的残疾姐妹一起做编织。如今,“薇薇”家的编织品已是远近闻名。

带领残疾姐妹

投身编织事业

走进车库,不到30平方米的空间里,摆满了毛衣、外套、披肩、背心等各式各样的毛线编织品。王小薇身着一袭长裙,化着精致的淡妆,靠在沙发上聚精会神编织,仔细看才能发现,她的腿脚稍稍有些不便,这是幼时患小儿麻痹症留下的病根。尽管如此,她仍然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人, 退休后全身心投入了编织事业。

王小薇从小与编织结缘,村里长辈织毛衣时,她总在一旁学习,或上前搭把手,不知不觉,便成了一个巧手“织女”。工作之余,她常常帮乡里乡亲织毛衣、围巾,深受大家的喜爱。

▲王小薇在店里编织衣物

2012年,武进区残联与香港亿畅公司联合举办毛线编织培训班。“参加完培训班才发现,我的编织有点‘土’。”培训班结束后,王小薇去亿畅的门店帮着看了半年店铺,如饥似渴地学习最时髦的织法。

学成出师后,王小薇在自家车库里开起了“薇薇”残疾人毛线编织店。“薇薇”出品的毛线制品款式新颖,纯手工定制,比机器的批量加工穿着更舒适、更“有型”,成为大家交口称赞的精品。 培训班里好几个姐妹主动跟随王小薇做起了编织,这家店还被评为常州市市级残疾人创业示范基地。

姐妹们都是50岁上下的年纪,虽然有一定程度的肢体残疾,但大家都克服困难,把编织当做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有一位姐妹缺少两根手指,但她踏实好学,完成的编织任务不比旁人差;还有一位聋哑姐妹,大家靠着打手势教她编织,她也渐渐掌握了技艺。

“有订单来了,我们就分工合作,根据客户的身形赶制最合身的衣服,不图赚大钱,但保证件件是精品。”由于店里的衣服是手工定制,产量不高,但一定程度上给姐妹们贴补了家用。

缤纷编织品

见证生活“节节高”

酒香不怕巷子深,顾客纷纷赶来定制衣饰,就连无锡、北京也有人慕名而来或托人定制。尽管如此,王小薇仍然孜孜不倦地改进着自己的手工艺。她去常州老年大学学习编织课程,购买各类编织书籍,去商场观摩时尚单品寻找设计灵感。

“从前,顾客定制的都是深色衣饰,如今定制的颜色越来越丰富,款式越来越多样。”于是,王小薇紧跟潮流,开始编织民族风毛衣、蝙蝠袖开衫、小香风外套等。小小的编织店,见证了人们的衣饰越来越丰富、物质条件越来越好。

▲王小薇的毛线制品

近两年,王小薇向常州华芳旗袍店的老前辈华芳学习,织起了旗袍。织旗袍,要从下摆起针,织至臀部时略微收紧,织至腰部则后片先收、前片晚收,织至胸部又要略微放开……共有“六收六放”,极为精细。织完主体部分,再织衣袖和编盘扣。“一对盘扣就要编半天,先把毛线编成几股辫子形状,再盘绕成美丽的花形,盘绕过程中不能间断,否则就要从头再来。”王小薇一边示范一边说,有了毛线编织的旗袍,冬天也能让大家穿出韵味。

慢工出细活,目前为止,王小薇只完成了5件旗袍。她决定不断摸索改进,再把更纯熟的制作技艺传授给姐妹们。在常州经开区残联的支持和联系下,店里最近也在和一家企业谈订单,王小薇和姐妹们又忙碌起来,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毛衣季”。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