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产品本身亮点不多、喊着售价不超过25万元的ID.4,究竟能在高手如云的中国新能源车市,激起多大的浪花?目前来看,很难叫人抱以十分积极乐观的态度。
千呼万唤,几经推迟,神车大众电动化先锋——ID.家族第二款车型ID.4,即将在中国市场掀开红盖头。
在ID.4之前,ID.家族首款量产车型
ID.3(参数|图片),已率先在欧洲本土市场上市销售,据说目前订单还比较火爆。
考虑到中国消费者先天对SUV更上头,大众直接向中国市场导入ID.4,作为大众对国内电动化市场发起猛攻的急先锋。
对于大众汽车而言,ID.4及ID.家族有多么重要和牛皮呢?在日前深圳的首秀之夜上,大众中国CEO冯思翰来了句,“ID.4将真正改变玩法” 。柴油车“排放门”之后,大众全力押宝电动化
众所周知,作为全球唯一能与丰田匹敌、轮流抢占销量霸主的大型跨国车企,大众在中国市场素有“神车”之称。
不为别的,深耕中国市场近四十年,大众在华两家合资企业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年销量规模均超过200万辆,长期雄踞国内汽车厂商销量排行榜前三甲。
反应到现实生活中,你可以上马路随意数数,看大众牌汽车出镜率有多高!
另外一个维度,大众在中国市场有多么成功,或者说中国市场对大众汽车有多么重要,2019年的数据来看,大众在中国市场销量占据全球销量的38%。
且这种占比近年来还在持续提升中。
然而正是这样一家全球数一数二的汽车巨头,在2015年却狠狠栽了一个跟头,转折点由此而来。
美国相关主管部门发现,长期以来大众汽车通过在车辆内置“作弊软件”,使得大众旗下燃油车产品,能够轻松通过美国的排放法规检测。
而实际上呢,即便是被大众冠以“清洁燃油车”名号的柴油车,实际尾气排放也远远超标。
于是美国政府对大众开出了数百亿美金的“天价”罚单。
紧随美国之后,包括德国本土在内的其它许多欧美国家,也纷纷对大众的超标排放作出了处罚措施。排放门由此成为了,2015乃至2016年全球汽车界最大的“丑闻”。
一方面是越来越严格的各国排放法规,一方面传统燃油车(无论是汽油还是柴油)的燃烧效率和排放提升,越来越遇到瓶颈。
是继续在燃油车领域,“一条道走到黑”,还是与时俱进下定决心,向新能源和电气化领域探索和转型?
大众中国CEO冯思翰
成为了摆在大众汽车这类,传统汽车巨头厂商们面前的现实问题。生死攸关,迫在眉睫。大象转身,比特斯拉新势力们慢不少
毋庸讳言,面对百年汽车产业的“电气化”时代变革,或早或晚,大众、丰田、奔驰、宝马们,都得经历转型的阵痛。
这就好比手机行业,从过去的功能按键机时代,快速切换到了大屏智能手机时代。
时代趋势,浩浩荡荡,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社会的进化,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你不跟进和转型,时代淘汰你与你无关!手机界诺基亚就是最鲜活和残酷的例子。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2015年的“排放门”事件,更多的堪称大众激进向电动化领域转型的,一个“催化剂”和“导火索”。
排放门没有东窗事发,大众这头传统汽车大象,难以快速下定决心作出转身举动,大众集团的最高权力人事架构,也不会迎来一次大规模的洗牌。
所以我们看到,在2015年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大众汽车all in 电动化转型的决心和意志越来越坚定。
大众为此指定的各项电动化战略,也是一众传统跨国汽车巨头中最激进的一位。
譬如,到2025年大众将推出80款新能源车产品,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要达到20~25%(两三百万辆的规模);2029年,产品扩充至135款,累计销量2600万辆。
要实现这样的宏伟目标,离不开中国市场。
丝毫不夸张的讲,大众在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能否转型成功,事关大众在未来的新能源赛道里,能否继续当扛把子、甚至还能否继续保持在头部阵营。
还是那句话,时代淘汰你分分钟。
别看现在大众、丰田等巨头,一年全球汽车销量逾千万辆,在电气化、智能化的时代大潮中,一旦步伐没有跟上,被特斯拉、比亚迪这样的电动车新贵车企反超甚至“颠覆”掉,概率也是极大的。
事实上,据大众现任全球CEO迪斯透露,他现在经常会反复向公司的人讲述“诺基亚”的例子。
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
“它向我们诠释了一个行业巨头是如何走向灭亡的,答案就是如果你的速度不够快,你就无法生存。”迪斯说。
迪斯们的危机感并非庸人自扰、杞人忧天。不信你看看资本和股票市场的表现,特斯拉的市值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已经超越了丰田、大众、奔驰、宝马,位居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
中国的比亚迪,一段时期以来股票也从前几年的50元上下,一路涨到了近200元大关,超越上汽、东风、广汽、长城、吉利等一众大厂,成为时下中国市值最高的车企。
诚然,股票和市值只能代表一方面,不能说明全部。但资本却实打实是“嗅觉”最灵敏的。
外观依旧很大众的大众ID.4
资本市场的看好足以说明,面对新能源电动化的时代浪潮,大众、丰田等传统跨国巨头,有时候也可能如同一个“虚弱”的胖子,不堪一击。
毕竟几十甚至上百年的积淀,在转型过程中更多起到的是“羁绊”和“束缚”的作用,大象转身远没有特斯拉这类新创公司,来的敏捷和迅速。乐逗观察:
诚然,汽车是由上万个零部件构成的复杂工业品,其复杂程度远非手机可比。
但趋势和道理却是相通和一致的。
顶多对于大众、丰田这类传统汽车巨头而言,留给它们转型和被淘汰出局的时间窗口,比手机行业要更长一些。仅此而已。
ID.4内饰依旧浓浓的大众燃油车风格(毫无新意)
所以在2020才姗姗来到的ID.4,在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的中国新能源车市,明显是个晚来了几年的“后来者”。
并且结合目前的信息来看,ID.4现在还只是亮相发布和预售,真正上市和交付,最早还得等到2021年一季度。时间就是生命,相比于传统燃油车而言,当下新能源汽车领域市场和消费者,明显不再那么死板和教条。
不是说品牌因素不重要,但已经越来越注重产品本身,以及综合品价比。
不然你看,这些年在如火如荼的中国新能源车市,混的风生水起的并非丰田、大众等合资品牌,除了特斯拉这个“旗帜”型选手外,基本中国本土品牌厂商占据了十足的话语权。
在大众ID.4之前,包括大众、丰田、本田、日产等诸多跨国车企在内,也都相继推出过不少新能源电气化产品,但市场表现十有八九不尽人意。
所以说,产品本身亮点不多、喊着售价不超过25万元的ID.4,究竟能在高手如云的中国新能源车市,激起多大的浪花?
目前来看,很难叫人抱以十分积极乐观的态度。不信,我们下一篇实打实多维度来分析一下,大众ID.4的真实产品力、尤其与同级别同价位竞品车型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