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无人驾驶公交“开”进万亿级大市场

2020-11-11新闻13

全国首个常态化运营的无人驾驶公交已驶上苏城街头,未来我市将建成全国首批城市级5G车联网应用;据预测,中国将是全球最大的无人驾驶市场——

无人驾驶公交“开”进万亿级大市场

近日,由中国移动与无人驾驶公司轻舟智航部署的全国首个常态化运营的5G无人公交驶上苏州高铁新城街头,并招募了第一批有日常通勤需求的市民免费搭乘。苏州也因此成为全国率先提供无人公交服务的城市。

记者了解到,苏州市持续加快推进5G建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基建工作部署。截至目前,苏州全市已建成5G基站14319个,启动5G应用项目515个,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首位。在用大数据中心38家,在建数据中心8家,已形成重点区域连续覆盖的5G网络。全市上云企业数量占到全省的四分之一,国家十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6家落户苏州。

无人公交上路 定位于城市微循环公交

一直以来,通勤“最后三公里”问题,也困扰着很多上班族。走路嫌长,打车嫌贵。

解决之道,很多城市瞄准了微循环公交。以苏州为例,苏州市自2013年开出第一条社区巴士公交360路以来,目前市区已拥有社区巴士57条线路。仅今年9月,社区巴士就运送客流198万人次,覆盖居民小区300多个。

苏州首条5G无人公交,从测试到商用落地,也选择了城市微循环公交的定位。

从10月22日起,正式在苏州高铁新城运营的轻舟智航5G无人公交,车型小巧、最大载客量19人。公交线路路程超过4公里,设置5个站点,每个站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公里,涵盖苏州高铁新城的会议中心、购物中心、高铁站、轨交站、商业办公楼等地,这也是目前国内覆盖范围最大的城市开放道路5G无人公交项目。

上图为在高铁新城运营的无人驾驶公交车。

轻舟智航市场总监洪泽鑫分析,高铁新城是苏州开发的新区域,这里住宅多、写字楼多,也是高铁、轨交交会的交通枢纽。但存在接驳小区、街巷、写字楼、轨交及高铁站点的公交线路缺口。“传统公交运载量大,效率高,但也存在线路长、机动性差等不足,而出租车则刚好相反,机动性好,但载客量少,效率低,微巴士正好取长补短。”洪泽鑫说,微循环公交支持区域内的固定行车路线,沿途根据需求设立站点,满足日常短途出行刚需。而高铁新城智能网联公共测试道路的建设,也为无人驾驶的落地提供了绝佳的场景。

洪泽鑫认为无人巴士是无人驾驶技术有可能最先落地的场景。无人巴士车速在20km/h至50km/h,这样的中速运行技术端安全可控,同时无人巴士线路固定,在同一线路上反复磨炼,便于结合5G车路协同应用进一步保障安全。

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于骞表示,公司也在积极谋求与政府、公交公司的合作,将无人公交推广至苏州市更多区域,争取2年后,在苏州推出数百台无人公交、数十条无人公交线路,以助力智慧交通,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顽疾。

5G车路协同 带来更强便利性和安全性

无人车上路,公众最关心的自然是安全性问题。记者了解到,轻舟智航的无人公交车身多处装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设备,犹如车子的眼睛和耳朵,可以让车子行驶过程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同时,车辆的驾驶操作由无人驾驶软件系统完成,行车过程中能通过传感器设备,自动感应信号灯、行人等道路状况,从而进行避让、自动变道、自动转向、自动刹车等。

“通过5G车路协同(V2X),实时把路端红绿灯的信息传回到后台,通过外部的传感器,作为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再加上高性能计算机的支持,通过链入最终计算以后,把指令准确输入车里,从而实现不需要人为驾驶的自动驾驶。”轻舟智航工程师翟维钧说,基于5G车路协同,无人巴士在行驶过程中,即使面对穿行人车混杂的路口、后车加塞、电动车“鬼探头”等情况,也能沉着应对。

为了“双保险”,无人公交车的驾驶位上,还配备了一名安全员,虽然他不再是司机,但他肩负监控车辆正常运转的重任。“遇到突发情况,我会及时出手干预的。”安全员路红冬说,无人驾驶与传统开公交有很大区别,所以他们要经过系统培训才能上岗。

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智慧路网行业高级专家赵海建告诉记者,基于5G的车路协同,为无人驾驶带来更强的便利性和安全性。赵海建表示,通过5G网络,无人驾驶车辆可以实时获得远距离的道路标识牌、施工路段以及异常车辆等信息,在提前获知遮挡区域或前方区域的实时路况后,提前进行规划,提高无人驾驶的安全性。

洪泽鑫表示,基于5G网络和红绿灯通信设备,无人小巴可实现多路口绿波通行,即在提前获得红绿灯信号之后,智能控制小巴的行驶速度,减少等待红绿灯的时间。或者在未来“主动控制”交通信号灯,做到延长绿灯或让红灯转绿灯,实现“一路畅行”。“对比乘坐私家车同一天早高峰走同样的路线,人们乘坐绿波通行的公共交通工具至少可节省20%的出行时间。”洪泽鑫说道。

“很多人认为驾驶员驾驶比无人驾驶更安全,其实不然。”赵海建告诉记者,5G网络时延是毫秒级的,而司机的反应达不到这样的灵敏度。此外,有调查数据显示,90%以上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由人为造成,疲劳驾驶、注意力不集中、酒驾等不良驾驶习惯,对于行车安全很可能是致命一击。而这些潜在的危险是可以通过智能算法避免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自动驾驶比人为驾驶更安全。

自动驾驶汽车行驶过程中无须人为干涉,根据相关法规要求,在无人车示范应用的第一阶段,每辆车内均会配备安全员。赵海建认为,随着国内无人驾驶技术的成熟以及交通法规的完善,未来有望逐步去掉安全员,实现真正的完全无人驾驶。届时,“解放”出来的安全员可以移到云端,实现一人监控多台无人驾驶车辆。

无人驾驶市场巨大 苏州抢抓先发优势

与5G无人公交投用几乎同一时间,江苏第一家Robotaxi无人出租也在苏州高铁新城亮相。就在10月22日,Robotaxi产品无人驾驶出租车Momenta Go在苏州正式发布并提供接驳及试乘服务,也是江苏省第一家Robotaxi对外亮相。

今年以来,湖南长沙、河北沧州、上海、北京等地开启了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据麦肯锡公司预测,中国可能是全球最大的无人驾驶市场,庞大的无人驾驶市场,早已成了巨头们角力的新赛场。国内,百度Apollo、小马智行、AutoX、文远知行、滴滴等都在积极布局;国外,Waymo、Zoox、Cruise、Aurora、通用、福特、宝马、日产等也跃跃欲试。

今年10月22日,中国移动发布了全球最大的“5G+高精定位”系统,启动国家5G新基建车路协同项目。“5G+高精定位”系统通过5G网络实时提供亚米级、厘米级、毫米级高精度定位服务,用于车辆管理、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等交通领域。苏州5G车联网城市级验证与应用是中国移动联合苏州市政府启动的国家首批、长三角地区唯一的5G新基建车路协同项目,未来将建成全国首批城市级的5G车联网应用,改造5G智能网联道路224.75公里,支持百万级设备或千万级数据并发,实现20万以上接入用户及150个应用场景。

在赵海建看来,苏州具备发展5G车联网的先发优势,以相城区为例,目前已集聚了71家智能网联汽车企业,覆盖30余个细分领域,其中包括龙头企业的总部,逐步释放车联网产业的集聚效应。

“无人驾驶的实现对于社会,不单是经济价值的创造,更多是对社会价值的创造。可以说今年是无人驾驶的元年,越来越多应用从测试到商用,但不可否认,无人驾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赵海建说,首先技术端要更加成熟。

随着5G、车路协同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广,为无人驾驶增加更多感知信号的冗余,进一步提升了安全性。但智能交通基础设施的改造投入成本巨大,具体表现为车路智行,包含车辆、道路和运输智能化。一辆自动驾驶车辆动辄上百万元,道路的改造投入费用更高。因此,有专家认为,对于交通路网车路协同智能化改造,应开展基于车路协同的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试点示范,而非一蹴而就地全面铺开。此外,自动驾驶自身更需要在单车智能上下功夫,也就是说不依赖“智慧的路”,光靠车身的设备探测,也能精准地应对复杂路况,作出正确判断,提升安全性。

赵海建进一步表示,除了技术端,无人驾驶要推广,还需要政策法规的支持,尤其是对于无人驾驶事故的责任认定等核心问题。此外,还需要考虑成本和经济性问题。

+点料

“车联网”加速跑起来

苏州5G车联网城市级验证与应用是中国移动联合苏州市政府启动的国家首批、长三角地区唯一的5G新基建车路协同项目,未来将建成全国首批城市级的5G车联网应用

改造5G智能网联道路224.75公里,支持百万级设备或千万级数据并发,实现20万以上接入用户及150个应用场景

万亿大市场呼之欲出

据麦肯锡公司预测,中国可能是全球最大的无人驾驶市场

到2030年,仅国内无人驾驶汽车总销售额就将达2300亿美元,基于无人驾驶的出行服务订单金额将达2600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的话,这就是一个万亿元以上,甚至接近2万亿元的庞大市场

“新基建”全省领先

苏州全市已建成5G基站14319个,启动5G应用项目515个,均位居全国前列、全省首位

在用大数据中心38家,在建数据中心8家,已形成重点区域连续覆盖的5G 网络

全市上云企业数量要占到全省的四分之一,国家十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6家落户苏州

(来源:苏州日报 责编:赵敏)

#智能汽车#宝马#福特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