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现代农业改革看埇桥: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共赢

2020-11-11新闻17

人民网宿州11月11日电(赵越)初冬的皖北大地,安静祥和,这是黄淮海平原一年中难得的农闲时节。

宿州市埇桥区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负责人李勇却一刻都没闲着。他马不停蹄地走访联合体内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的就是来年各方的效益能够“再上一个台阶”。

在“联合体”成立之前,李勇是淮河种业有限公司的经理。“那时候大家都是分散的,大种植户不仅要操心种地,还要四处去找农机合作、租仓库、找晒场,操心的事太多。”李勇告诉记者,2012年,以种子公司为核心,当地的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8家家庭农场联合组建了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经营的土地有近5000亩。

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忙碌。陈若天摄

这个“联合体”到底带来什么好处呢?“说白了,就是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共赢。”李勇说,联合体成立后,大家一起购买生产材料,价格比分开买便宜。联合体中有专门的农机合作社,负责所有土地的农机工作。此外,有了种子公司的优势,种植户可以科学选择种植的品种。

“加入了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我家的小麦、玉米有人上门来管理、收割、运输、销售,种田轻松了许多。今年小麦收割时联合体派出8台收割机帮我收割,仅3天就收割完喽。”宿州市埇桥区灰古镇付湖村种粮大户段德丰喜上眉梢。

8年过去了,如今的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成员逐年增加,规模逐步扩大,已成长为以淮河种业有限公司为龙头,淮河农机、淮河植保、润禾水利等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周茂丰、朱超等27个家庭农场为基础,各类经营主体分工明确、利益联结紧密的一体化新型农业经营组织联盟。联合体经营土地面积由当初的4740亩增加到1.6万亩,年产值由1200万元增加到1.16亿元。联合体辐射带动小麦良种繁育4万亩,带动农户6500多户。

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车间内,大豆育种专家正在对大豆进行选种试验。陈若天摄

在淮河粮食产业化联合体车间内,记者看到,大豆育种专家王宗标正在对大豆进行选种试验,寻找适合黄淮海地区种植的大豆品种。“联合体的成立也加强了当地种植户与科研机构的合作,有很多农业专家会不定时过来,指导农户科学进行农业生产。”李勇介绍说。

据了解,埇桥区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已从最初的3家,发展到现在的98家(省级示范产业化联合体18家、市级10家、区级70家),其中粮油类36家、蔬菜类17家、畜牧类26家、水果类6家、休闲农业类3家、特色类10家。联合体框架内的农业企业达到1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286家,家庭农场达到641家,经营土地规模41.6万亩,联合体吸纳贫困户5600余户。

埇桥区通过发展产业化联合体,把更多的农民和经营组织的利益进行有效链接,促进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更为深远的意义在于,宿州埇桥区首创的联合体模式连续6年写入省委一号文件,2017年国家六部委联合下文在全国推广,2018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打造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埇桥样本”。

(责编:关飞、常国水)

#联合体#埇桥#抱团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