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你听说过“鸡毛房”吗?它是清朝乞丐的过冬神器,不会被冻死

2020-11-11新闻32

“鸡毛房”你听说过吗?鸭绒可以制成衣服和被褥,鸡毛有什么用?想不到吧,这可是清朝时期北京乞丐的过冬神器。

每到冬天,气温寒冷,如何御寒过冬,对于现代人来说有很多选择。北方很多城市里的房屋都有暖气,室内常常保持着融融春意;农村里没有集中供暖的地方,现在很多人家也会自己用天然气或者电锅炉来烧土暖气,还有些地方会生上煤炉子来取暖,再有,北方的火炕也是过冬的神器。

相对来说,南方的冬天气温要比北方暖和一些,于是暖气便不是南方人的标配,更多的人家在感到寒冷的时候,会用空调或者电暖气之类的设施。

人们穿的衣服,这些年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前单一的棉袄,到现在让人眼花缭乱的羊绒衫、羽绒服以及各种高科技的产品,使人们冬天御寒也变得简单起来。

但是在古代的时候,那时候的人要过冬,富裕的人还好说,可以穿厚厚的棉袄,房子里也可以生炉子或者烧地龙、火炕来取暖,而对于穷人和乞丐来说,冬天就是一个难熬的季节,不但没有足够的保暖的棉衣,也烧不起火炕。

清朝的时候,北京城的边远地方出现了一种奇特的房子,叫做“鸡毛房”。顾名思义,这种房子里充满着鸡毛,则几乎没有什么家具。

有人好奇了,这种“鸡毛房”,是用来存放鸡毛的仓库吗?其实并非如此。在鸡毛房里,通常地上会铺着厚厚的一层鸡毛,而每到冬天的晚上,这种房子里就会挤满了没办法御寒的乞丐和穷人,他们挨挨挤挤地睡在一起,还会把另外的鸡毛也弄成厚厚的一层盖在身上。

这种布满鸡毛的房子,在冬天确实可以帮助人们御寒,但是其中的卫生状况和气味儿也是令人堪忧的,但是对于乞丐们来说,能在大雪纷飞北风怒号的寒夜里,有这样一个得以栖身而且不会太冷的地方,也实属难得了。

清代的大文人蒋士铨曾经写过一首名为《鸡毛房》的诗:“黄昏万语乞三钱,鸡毛房中买一眠。牛宫豕栅略相似,禾秆黍秸谁与致。”这首诗形象地记录了当时鸡毛房中的情形。从这首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原来这鸡毛房也不是免费的福利设施,乞丐们辛辛苦苦讨要得来的两三文钱,也才只够在鸡毛房中睡一晚的花费。

这种鸡毛房,大多是当时做慈善的私人或者公益团体来开办的,这其实也是一种最低级的旅店,又被叫做“鸡毛坑”。能想出这种办法的人,也是聪明人,鸡毛是当时无用的废弃之物,但是又具有很好的保暖性,而且这种“鸡毛房”对于在冬天无处可去的穷人和乞丐来说,也是能够保障他们不被冻死在街头的最好的去处了。

贫富的差别,从古代以来就是一直存在的,贫穷会限制人们的想象力,富裕也会限制人们的想象力。当你坐在暖气融融的四季如春的房子里,你会想到曾经有很多苦苦在生活中挣扎的人,他们晚上只能睡在这样的“鸡毛房”中吗?

#清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