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英者,世之楷模。无论是革命前辈、时代楷模,还是道德模范、最美人物,都值得我们学习、感悟、敬仰。
文职人员初入军营,立志、立德、立业、立身,需要榜样引领。“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英雄模范作为各领域涌现出的先进典型,是文职人员自我检视思想境界、道德品行、作风形象的一面明镜。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本期,我们采撷两名文职人员的工作心得体会,看榜样力量如何直抵心灵,精神旗帜如何鼓舞人心!
——编者
开山岛上,楷模精神砥砺我前行
■江苏连云港灌云县人武部文职人员 李俊达
灌云县人武部邀请王仕花与援鄂民兵护士为县民兵应急分队队员授课。参与组织此次活动的文职人员李俊达(右一)跟随分队一同感悟楷模精神。陈建中摄
我叫李俊达,是一名社招文职人员。2019年我脱下警服,来到灌云县人武部报到。灌云县是我心中的牵挂,因为开山岛在这里。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连云港人,这个岛是我心中的向往之地。
刚到人武部时,为了适应新岗位我常加班到深夜,巨大压力让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直到负责邀请王继才的妻子王仕花参加活动,我得以重新审视自己的初心。
接到这个任务,像追“星”的粉丝要见到偶像,我内心很激动。电话沟通前,我有些忐忑,因为这是在给拥有“时代楷模”“最美奋斗者”等荣誉的守岛英雄打电话。电话拨通了,我有些紧张地说清意图后,王仕花开口了:“谢谢你们的邀请,我会准时参加。不用安排车辆接,我自己打车到码头等你们,谢谢。”王仕花如此亲和有礼,寥寥几句话,让我紧张的心逐渐平静。
活动当天,我一下车就在人群中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走近与她握手时,看到王仕花消瘦的身材和被海风吹乱的头发,我不禁有些心疼。
我们一起乘船登岛,那是我第一次到开山岛。那个在电视里、网络上看过无数次的小岛,如今就在脚下。下了船,王仕花带头走在前面,眼神中闪烁出别样的光彩,如数家珍讲述岛上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因为患有股骨头坏死,岛上的石阶对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赶忙上前搀扶,她却说:“没关系,不用扶我,这条路我熟悉,就是走得慢些,但我还能走。”
来到礼堂,我们一起观看了纪录片《守岛32年》,看到王继才的画面时,王仕花眼泪顺着脸颊流淌下来。在这个岛上,她与王继才珍藏了太多回忆。下午我们一行人准备离岛,走上码头回首望去,夕阳西下,天空仿佛被开山岛上的国旗映成了红色,每个人的心也被映成了红色。
那天,我明白了在理想信念面前,在初心使命面前,距离和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后来,我常与王仕花在不同场合见面,甚至到她家中采访,她总是那么谦虚、真挚。能够近距离接触她,我受益匪浅。
今年2月底,王仕花自发来到人武部为抗击疫情捐款,听说灌云县4名援鄂民兵护士的事迹后,和她们视频连线。守岛英雄和抗疫英雄互相勉励的场景,感染了在场所有人。
后来,每当遇到困难挫折时,我总会想起这些感人的瞬间,开山岛上的楷模精神就这样深植血脉,砥砺我前行。
为建设开山岛、宣传王继才精神全力付出的县人武部政委刘军;参加两次阅兵,为开山岛民兵哨所辛勤奉献的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陈志显;第一批10名、第二批18名自愿守岛的民兵们;援鄂民兵护士臧艳、林媛媛、廖素香、李莎莎;疫情防控期间在村头巷口执勤点24小时值守的圩丰镇党员民兵突击队……与他们零距离接触时,我感到他们身上都有着共同的特征,就是甘于奉献。
最初穿上“孔雀蓝”,我心里总是较着劲,觉得要做一番事业,出人头地才对得起它。如今我渐渐明白,岛上发生的平凡故事,以及和它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每一个人,都在告诉我一个道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聆听战史,革命精神激励我奋进
■海军潜艇学院教研保障中心文职人员 徐梦函
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海军潜艇学院离休干部毛传信(左二)深情讲述战斗故事,徐梦函(左三)和其他文职人员认真聆听。赵亮旭摄
阳光透过白纱帘洒进窄窄的小屋,老人背窗端坐,白发因光照而微微发亮。他的面容因逆光稍显不清,但低沉缓慢的声音把人的思绪一下子带回到那段艰苦的战斗岁月。
“1950年冬,朝鲜冷得锥心刺骨,志愿军们穿着薄薄的棉衣趴在雪地里……”说到这,老人停顿了一会儿,声音忍不住颤抖,“有人手指头冻得黏在一起,有人脚都冻掉了,但战友们仍坚持执行任务。”
老人名叫宋士元,是海军潜艇学院离休干部,曾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我一直对革命前辈充满敬仰之情,亲耳聆听老英雄讲述那段战斗经历,震撼力和冲击力更加强烈。
宋老穿着老式军装,一枚军功章在胸前格外耀眼。
“敌军投掷的炮弹铺天盖地,我被炸开的碎石块割得满脸鲜血,身上多处负伤。”谈及军功章的来历,他回忆,“虽然浑身剧痛,但看到旁边的战友生命垂危,我就铆足劲把他背到数公里外的医疗站,最终他脱离了生命危险。”
讲至悲壮处,宋老忍不住流下泪水,整个房间蒙上了一层肃穆之感。
只要还有一口气,中国军人就会凭借血性胆魄和顽强意志战斗到底;条件再艰苦,中国军人也会把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铭记于心。听完一段段慷慨激昂的战史,英雄们保家卫国的伟大精神深深感染着我。
从宋老家离开后,我感到手中的笔变成了一杆“枪”。它是我的武器,我要学习发扬抗美援朝精神,握着这杆“枪”在岗位阵地上冲锋陷阵。
敲响下一位革命前辈的家门,毛传信老人微笑着招呼我们进屋。屋内陈设简单朴素,毛老坐姿笔挺,双手置于膝上,眼神炯亮。
“像被火烧一样又疼又痒,皮肤水肿,后来化脓流水。”毛老指着自己的胳膊说。在一次为修筑工事砍伐漆树的任务中,不少战友对漆树的毒性汁液过敏,他的过敏反应尤为强烈。当时战场上缺乏专业医疗用品,他和战友只能咬牙硬挺。
一次,毛传信负责在观察哨里侦测敌情,敌军朝观察哨连续发射3发炮弹,观察哨表面的土石树枝重重地压在毛传信身上。
“幸亏敌人用的是穿甲弹,不是爆破弹,我身体没啥大问题,就赶紧从土堆里爬出来回去报告情况。”毛老笑着说,“大队长嘱咐我要更加小心,我又回到观察哨里继续侦测了。”
毛老回忆讲到,战场上他时不时发现棉大衣上多了好几个弹洞,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打上去的。
后来拜访的几位革命前辈,他们有的是文化教员,有的是汽车班班长,有的是组织干事……虽已满头华发,听力视力不如从前,但回忆起在抗美援朝战场的一幕幕,他们眼神中那团烈火,仍在熊熊燃烧。
在这些不同视角的片段中,我看到一条清晰的脉络贯穿始终,那就是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在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将士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抛头颅、洒热血,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入职以来,我有时会因为任务急难险重而郁闷,但仔细想来,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要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甘于奉献、坚韧向前。
回程路上,耳畔似乎响起激昂的冲锋号角声。这次学习经历对于踏入文职人员方阵近两年的我而言,是弥足珍贵的财富。“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作为军队文职人员,我要紧跟革命前辈的步伐,雄赳赳、气昂昂,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在强军征程上激励自己不断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