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到2019年年底,贫困户从123户309人减少到7户9人,贫困发生率从41.8%降至1.22%。脱贫攻坚五年来,这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走进深度贫困村,记者今天带您走进石泉县城关镇东风村。
东风村地处石泉县银屏山附近,虽然离县城并不远,但是山高坡陡。五年前,村民住的大多是几十年的土墙房,几乎没什么像样的砖房,而现在走进村里,首先看到的就是一个漂亮的集中安置点。村民吕龙菊是安置点的46户住户之一,家里窗明几亮,电器一应俱全。吕龙菊说,在2017年搬迁之前,她一家三口只有一间破败的土墙房,这都要感谢国家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石泉县城关镇东风村村民 吕龙菊:像我们以前住在老家路也不通,电也不是很方便,到处线路都老化了,老家(用水还是)挑水吃,搬到新房子来了还是好,水也方便了,也吃上自来水了。
现在,村里给吕龙菊安排了公益性岗位,每个月有1380元工资,丈夫忙时农务,闲时务工,孩子上学也享受了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五年来,为改善村民居住条件,东风村共实施危房改造30户70人,实施易地扶贫搬迁84户205人,其中还有不少人进城买了房。
路不好,电不稳,吃水不方便,也是制约东风村发展的重要原因。从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各级对深度贫困村倾斜扶持,五年来累计投入1700多万元,对东风村的村道进行提等升级,并新建10公里产业路,4处安全饮水工程,一座光伏电站,实施农网改造3千米,安装路灯18盏,还给东风村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和活动广场。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为东风村发展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坚定了村两委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
石泉县城关镇东风村党支部书记 冯家兵:东风村紧紧抓住脱贫攻坚机遇,科学制定八个一批脱贫措施,重点解决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存在的问题,以安全住房和贫困户脱贫增收为主要突破口,一是在东风村修建46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通过落实公益性岗位,发展特色产业,实现搬迁户稳定致富。二是培植新型经营主体,成立了东风村农业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采取入股分红、订单农业、劳务用工等方式实现稳定增收。
按照“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2017年东风村成立了东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实行“三个全覆盖”,即农户全覆盖、产业全覆盖、技术全覆盖,让全村296户产业户全部加入合作社,村民发展什么产业,合作社就配套相应服务,同时做到“五统一”,即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技术服务、统一订单销售、统一生产加工,让全村产业发展走上有规划、有组织、有规模的路子。
标准化蛋鸡养殖基地是东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苏陕扶贫协作资金发展的重要产业项目,也是目前安康市首个自动化蛋鸡养殖基地。基地建有蛋鸡养殖场、库房、有机肥厂,年养蛋鸡近3万只。村民王顺易就在这个养鸡场务工,不仅每月有固定工资,作为合作社社员,年底还有分红。
石泉县城关镇东风村村民 王顺易:今年(过来务工)捡鸡蛋,确实比去年是强多了,(工资)一个月三千,我说那还有啥话说的,哪去找这种活干,这比在家里做庄稼那是好多了,还不是好一点,它下雨天晴都有。
除蛋鸡养殖基地外,东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还建设了黄花菜加工厂房、小蚕共育室、蔬菜大棚等产业设施,带领社员发展蚕桑、黄花菜、辣椒、畜牧养殖等特色产业。村民王道虎因意外失去一条腿,生活陷入贫困,原本以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可在村两委和合作社帮助下,他建起了养猪场,现在养殖规模达到了上百头,不仅脱了贫,还成了产业大户。
石泉县城关镇东风村村民 王道虎:我本身是个残疾人,通过村上给我申请了创业贷款,我发展了养猪产业,每年纯收入能达到十几万块钱,感谢脱贫攻坚政策,感谢国家。
现在,东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与县内还几家农产品加工企业都签有生产订单,村民无论是养蚕、养猪,还是种黄花菜、种辣椒,销售不用愁,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实现了除五保户以外所有贫困户都有中长期产业增收项目。五年来,东风村累计脱贫116户300人,201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122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