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具有语言天赋的荷兰人,在汉文化面前肃然起敬

2020-11-10新闻26

1602年,荷兰商人在印尼建立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后,不断向外扩张,明朝史料:"万历二十九年,有二夷舟至香山澳(澳门),通事者亦不知何国人,人呼之为红毛鬼...香山澳夷虑其以互市争澳,以兵逐之。”。

葡萄牙,西班牙,英国,荷兰,为了争夺中国茶叶的垄断权,在海上打了百年战争

当时的澳门是中国的出租地,不租主权,澳门被葡萄牙人租借,要向明朝政府缴纳土地税。葡萄牙人击退荷兰舰队,处死了所有俘虏。

1604年7月,荷兰船队抵达中国澎湖,"伐木筑舍,为久居计。"。荷兰人和明朝官员谈判互市事宜,被明朝政府断然拒绝。并派出50多艘舰船,将荷兰人驱离。

1622年,荷兰人再次占领澎湖,他们四处劫掠中国船只,强迫中国人修建澎湖要塞。派出15艘战船逼近厦门,扬言“非经荷兰人允许,中国船只不得随地到各处贸易”。

当时中国茶叶和美洲白银的海上贸易盛行,明王朝政府为了谋取更多的白银,垄断丝绸、茶叶的海上贸易,施行了海禁政策。

“但纠通下海之人买番货,与探听下海之人番货到来,私买,贩卖苏木胡椒至一千斤以上者,俱发边卫充军。番货并入官。”。

中国沿海走私活动猖獗,倭寇和海盗兴起,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是最大一股亦商亦匪的海盗组织,明王朝征剿失败,只好施行绥抚。

郑芝龙投降明朝后,表示以"剪除夷寇、剿平诸盗"为己任。

1628年,闽南大旱,郑芝龙在福建巡抚熊文灿的支持下,招纳饥民: "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船运到台湾垦荒定居。

崇祯六年,已是明朝末年,中原有李自成,长城外有皇太极,崇祯依然发兵攻打荷兰,郑芝龙率领150舰船队出战,采用火船战术,将荷兰舰队打败。

荷兰船队挂上明朝旗帜,每年向郑芝龙上缴12万法郎,郑芝龙控制了从日本到南海的全部东亚制海权,各国船只若没有明朝颁发的旗帜,可当场击沉。

荷兰东印度公司为了继续开展中国茶叶贸易,组织了专门研究中国文化的谍报组织,在国内寻找专门的语言人才。这些人有很高天赋,能迅速掌握新接触到的陌生语言。

荷兰人有极好的语言天赋,一般人都掌握三种语言,但在中国通用的汉语面前犯难。

学习汉文化都是先语后文,语言是口说耳听循序渐进,学习汉文化最大的难点是汉字的音形意,对于欧美人来说,汉字简直是天书。

我们都知道,一个汉字可以和另一个字组成词组,汉语中有很多词语,荷兰人试图通过拆分词语的方式学习汉语。但他们很快发现,把每个词拆开后,单个字都是有独立的音、形、意。这让习惯字母组词的荷兰人,摸不着头脑了。

汉字的表意性,使汉字成为世界上单位字符信息量最大的文字,成为世界上惟一能跨越时空的文字,但中国的方块汉字,对欧美和荷兰人来说,如同树枝。

在汉字的形音意关系上,从象形文字发展来的汉字保留着明显的象形色彩。比如日、月、山、田等字形,明清时期的汉字是毛笔字,有丰富的想像力,更要有极好的概括力。

慈禧的书法

我国幅员辽阔,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别说是外国人了,中国人有时也会堕在方言俚语中,成了丈二和尚。

我们最早的甲骨文就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会意和形声成分,在这些甲骨文中,“会意字”不到80%,形声字占20%多。这与古代埃及人、苏美尔人等其他早期的象形文字有很大的不同。

古埃及人和苏美尔人创造一些仅代表发音的符号记录语言。中国人发明了会意字,如:日+月=明,女+子=好,三口一个品等等……。

荷兰人还发现,欧洲语言文字的逻辑,是用有限的字母去拼写读音,用发音去对应词语和词义。所以有限的字母可以组合出无数词汇。但是每个汉字都有自己的读音,需要大量的人为强行记忆,这是最为麻烦的事情。

口语只能表达简单的内容,当需要记录表达复杂,抽象的知识内容,语音容易引起歧义。只有文字才能详细记录加以区别,汉字使荷兰人一个脑袋两个大,这种事情,谁也帮不上忙,需要深厚的汉文化功底。

荷兰人发现汉语有大量的同音字,还存在有部分字形相同。他们认为那些偏旁是用来区分意思的。这说明汉字无法解决有限发音和不断增加的词汇量之间的矛盾,所以才存在大量的谐音字。

《说文解字》将汉字构造规律概括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

放在当时,荷兰人不知寻求到《说文解字》古籍没有,如果找到,会哭到死。

汉语中的语声语调,以及适用场合,只有中国人心领神会。荷兰人特意留心汉字用音调区分语音的做法,这样的音调系统也比较难以掌握,给口语交流制造了很大障碍,直到现在汉语言的音调问题,也是时常闹出笑话。

契丹文字

一个随行的意大利人告诉清朝官员,欧洲的大船有山丘那么大,他把“chuan”的发音却发成了“zhuan”,船跟砖语调出了问题,官员直接反问,哪有那么大的砖?,那该是用多大的炉子烧出来的?,只好把字写出来,才消除误会。

明朝时官话是南京官话,天子守国门后,官话参杂了北方土语,也叫京音,虽然还谈不上字正腔圆,但已经基本流行了。

中国东西南北有巨大的方言差异,后来的雍正帝和袁世凯,都大力推行北京官话,也就是普通话,当然,这是后话。

荷兰人惊讶地发现,沿途官吏和士兵有时不得不笔谈,才能清晰地传达意思、消除语言误会。

荷兰人意识到:汉字克服了方言差异,维系帝国大一统的同时,也让这个国家体系,日益孤立于西方社会。也正如此,汉语维系了中华传统中国文化,没有被外部势力所侵蚀。

荷兰人还花了点时间才适应从右到左的竖行书写模式。由于汉字丰富而微妙的语境意义,同一个字的意思是多变的。即使看得懂单个汉字,也会完全看不懂全文,这一过程非常需要别人的讲解。

在商业利益和谍报责任的驱动下,荷兰人极其努力地学习了中文,并大致准确地掌握了基本的中国历史文化常识。他们知道中原人的世界观是天圆地方,而“中国”一词,是指中央之国,“中原”就是世界中央的园圃。

墨卡托是荷兰16世纪地图制图学专家,晚年所著《地图与记述》是地图集巨著,沿用至今。

荷兰人画了一张世界地图,使团成员将荷兰和巴达维亚殖民地的位置,指给清朝官员看,清朝官员不关心荷兰的具体位置,却对不把中国画在世界中央,而大为不满,甚至觉得地图本身是胡编乱造的。

#明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