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许景衡:浮云有南北 明月满空虚

2020-11-10新闻12

原标题:许景衡:浮云有南北 明月满空虚

许景衡画像 陈学者 绘

许景衡:浮云有南北 明月满空虚

文/张声和

许景衡(1072-1128),字少伊,号横居士。他22岁进士及第,历仕哲、徽、钦、高宗四朝,执政于朝事中心,官至右丞、资政殿学士,堪称一代名臣。他是温州“元丰太学九先生”之一,永嘉学派早期的学者,学术上深邃独到,《宋史》评价他:“景衡得程颐之学,志虑清纯,议论不与时俯仰”;《四库全书总目》评:“其文章也坦白光明,粹然一出于正”。

程颐学门深 白云长自在

许景衡少年时代就受到笃实厚重的经学教育,在进入太学之前师承乡贤林石先生,经学功力扎实。进入太学后,与温州学人抱团激励。后学得程颐之学,志虑忠纯,议论不随波逐流。曾任温州郡守的楼钥对许景衡于永嘉学派的贡献予以充分肯定:“伊洛之学,东南之士自龟山杨公时、建安游公酢之外,惟永嘉许公景衡、周公行己数公,亲见伊川先生,得其传以归。中兴以来,言理性之学者宗永嘉。”孙诒让在《永嘉丛书·横塘集·后跋》中评曰:“元丰九先生推忠简独后卒,名德亦最显。厥后永嘉学者,后先辈出,多于忠简为后进,或奉手受业其门。靖康、建炎之际,永嘉之学几坠而复振,于忠简诚有赖哉”!

四库丛书《横塘集》书影

许景衡生活在北宋末年,民族矛盾和社会矛盾尖锐的朝政混乱。他的诗歌时务性强,反映了世事、政事、乡谊事。他有忠君爱民,怀抱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他在家乡的吹台山上写下《吹台》,其中“天末空愁眼,尊前且浩歌”,为国堪忧:闻说吹台上,秋来锁薜萝。白云长自在,幽径复谁过。天末空愁眼,尊前且浩歌。山林与廊庙,二者竟如何。

许景衡诗《吹台》

他提出很多于政治、经济改良的举措,这些政治性的主张在诗歌里有所体现。

如他在《再和唐知府宗伯韵》中的后四句:“共看再造恢王业,肯使中原杂战尘。闻有皇都近消息,眉间喜气已津津。”诗中透出体恤民情的精神。

许景衡的诗时时渗出忠义刚正之气:如《还自乐寿寄卢行之》,赞扬卢行之为国家征战的豪情:

霜风猎猎动旌旄,月落天低锦帐高。

旋放洮河三尺水,洗磨十万血腥刀。

当年玉帐抚辕门,鼙鼓声中十万军。

妙略未应随手尽,诸郎才气各凌云。

《宋史.地理志》评我浙东学人“善进取,急图利,而奇技之巧出焉”。许景衡虽是朝政中心人物,却也温州人的一员,他在仕途上经受了磨炼,诗中有明显的温州人性格:“东风作恶也轻佻,断送残红四散飘。自是春愁浑未解,不堪诗句苦相撩(《和张子寿晚春》)。”许景衡以诗言志,笔下展示了作为温州人中的为官者坚韧与耐力,也能让人感受到温州古代社会群体除了一种义利兼重的价值观外,还有为人清正为政清廉,在出世入世间借诗歌追求清拔的人格力量。他在《和左与言谢寄酒》长诗中就发出霹雳般的声音:“新诗飘飘写胸臆,青天白日飞霹雳。休言李杜门限牢,到底输我巧钻刺。”而在另一首《和左与言》诗中却有“官况凄凉”“诗寄海濆”的低吟浅唱:

贫病年来谢还往,交亲书问可相闻。

如何旧好怀天末,犹及新诗寄海濆。

吾子叔孙尽咸籍,主人兄弟亦机云。

群居犹有游从乐,官况凄凉独广文。

特别是许景衡的爱国诗,动人心魄,《次韵经臣见赠》诗,写出了国家危难山河破碎的悲痛:

犬羊无故事喧争,惆怅中原失太平。

天上风霜方鼓动,人间草木已欣荣。

共怀前日千龄遇,谁使蒙尘万里行。

泪眼时时望沧海,百川渺渺向东倾。

渊明日日来 鸟倦始知还

许景衡是向诗词深度进发的学人,吟山水咏物的诗中有闲草野花,落日莲峰,清新而俊逸。如《梅》诗,他将雪满长安与不识寒的闽越的物候进行艺术的比对,常人熟视无睹的地域风物,他能有另一番的深透了解:

朔风吹雪满长安,闽越生来不识寒。

却有暗香飘六出,不须借与外人看。

另一首《墨梅花绝句》,让人满眼清新,不与雪斗,也不寒冷争,但有“欻见东风第一花”之气质:

园林飒飒正飞沙,欻见东风第一花。

画里有诗还会么,分明竹外一枝斜。

《过襄城》是许景衡行旅之作,这其中的艺术语言有流淌清泉声,亦有弦歌遗音,鸣琴百里。他在气度上能收能放,自然地流露出横塘豪笑,短艇依然的风格,并有丰富的哲学语言融合,难怪孙诒让评他的诗“声音清拔,不露吭厉之气。”:

公子言归岁月深,弦歌犹自有遗音。谁云故国无乔木,看取青青著作林。父老分明识长官,青衫绿鬓照朱颜。故知廊庙经纶意,也似鸣琴百里间。

《野外》,虽是写外乡景致,但却有内心思乡的感叹,“凭栏空远目,何处是吾乡”。思乡是古代的诗人多有主题,但在许景衡诗中却收住了情感,“男儿知底事,出处两难忘。”这是许景衡作为朝中为官之人语言的度:

野外连荒草,楼头正夕阳。凭栏空远目,何处是吾乡。王粲从军乐,少陵羁旅伤。男儿知底事,出处两难忘。

《次韵似之运使奉呈左经臣兄二首其一》,是友人唱和之计,但却有很浓的生活情趣与官场上际遇感慨,从中可领受那个时代的官员的交往情感,最后的“应怜未归客,白首尚红尘”,是无奈的自嘲:

江海閒来久,篇章老更新。蒿莱犹自饱,天地岂吾贫。旧友今持节,诸郎亦可人。应怜未归客,白首尚红尘。

《过西湖怀詹致一》亦属怀旧友之诗,可是让许景衡一写,气象倍增,没有明显的怀念朋友字眼,仍有遗憾的景象,“斜日湖山我独来”多少留恋在其中:

忆昨篮舆出城郭,灵芝轩槛共徘徊。故人短棹今天末,斜日湖山我独来。

与前诗不同,《次韵张敏叔筠轩》更显得轻松,“留题后”与“变四时”拼得很紧凑,“犹好在”与“添寒枝”呼应得很恰当,反映出哲人用笔的清纯到位:

兰陵公子留题后,野草闲花变四时。惟有此君犹好在,年年添得岁寒枝。

《戏远大师》也是属于师友交往的调侃诗,“不曾沽酒”,但是“渊明日日来”,诗中人物个性飘逸,冲淡高雅:

庐阜远公真好事,白莲社里尽高才。师今更不曾沽酒,底事渊明日日来。

《醉柳亭》是忆在河间的异乡生活,看似诗意不深,但淡淡的语言中,还有叹漂萍的情结:

忆在河间醉柳亭,十年南北叹漂萍。举头河上如相识,多谢逢人眼更青。

《退食》是再寻常的事,每人都有归休之时,可是让许景衡写得很得体,并有积极的心态,余欢加余晖,末句“短艇依然倚钓滩”,有趣也随和:

退食寻常无个事,杖藜萧散有余欢。

小桥落日莲峰碧,别圃薰风荔子丹。

早路谋身多龃龉,余生随意得盘桓。

横塘应笑归来晚,短艇依然倚钓滩。

古代诗人写雁荡诗很多,可许景衡写雁荡的诗就是不一样,《题雁荡山图》是一首不同凡响的诗,尤其是最后“看取荡中多少雁,只应飞倦始知还”,清拔有景象,景象中有深刻的人生倦还的感叹:

别来尝忆旧跻攀,好信迢迢慰病顔。多按地图传药石,不烦魂梦到仙山。尘沙犹在微茫处,云水都归指顾间。看取荡中多少雁,只应飞倦始知还。

菊花言境界 俯仰到横塘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诗的意象和与之相适应的词藻都具有个性特点, 可以体现诗人的风格。一个诗人没有独特的风格, 很难建立起他个人的意象气度。读许景衡的诗,让人悟出他气质与神韵,学问里有境界,妙句中有人格,而这些气质神韵却表现在细微的生活情趣中。

《德起惠酒》一诗,写的是横塘小筑情趣,诗中有书卷、心事,更有亲友携酒饷蔬:

横塘今作小塘居,斋几萧然一卷书。心事蹉跎嗟老矣,天涯流落念归欤。尚烦亲好频携酒,多谢园人日饷蔬。此境从来无远近,只应在处是吾庐。

《九日追怀叔父兄长登高》这是许景衡重阳追怀亲人的作品,自古有佳节倍思亲的说法,而他的诗却能“对酒重悲嗟”“荒篱菊自花”的妙语,佳节对酒发情感,其词意表达了个性:

殊方复嘉节,对酒重悲嗟。逝水人何处,荒篱菊自花。南楼秋色远,西岭夕阳斜。旧日登高处,于今定几家。

《代书寄福清王居士》是一首问候诗,这是一首学问和个性之诗,简单的友人之间的问候,却有精对联句“身从驿骑三千里,人在天涯八十余。”

“自是浮云有南北,谁知明月满空虚。”若是将这两联书写成作品,定是中堂励志之作。

前日匆匆问起居,此心耿耿复何如。身从驿骑三千里,人在天涯八十馀。自是浮云有南北,谁知明月满空虚。半生俯仰今尘土,安得从容扣草庐。

许景衡诗中善于用“浮云”二字,前一首有“浮云南北,”而在《朱君文拉游净明寺因迓张宰诗》诗里又出现“浮云识醉歌”句,经他个性的解读,浮云也在不同人物不同场景里表现出了活泼的神情。而“风苗翠浪翻,海屿青螺远”之联语,也不是一般诗人能写得出来的学问诗:

火云涌晴空,矗矗尽奇巘。午汗麾白雨,俯仰无从遁。招提据高冈,万木森偃蹇。凉飙落冰雪,爽籁发丝管。朱侯真好事,十里过南坂。怜我堕深甑,相将振馀喘。栏干俯屈曲,巾屦容跣袒。风苗翠浪翻,海屿青螺远。况兹接尊酒,笑语倾怀悃。浮云识醉歌,彩羽惊檀板。新凉知几日,已觉秋风转。事业愧初心,明时羞冗散。主人勤使事,暌阔心不展。双凫归未归,红日林梢晚。

许景衡善交际,除了和共同求学的九先生的共志趣外,还与左经臣、张敏叔等在朝官员有交往过从,他在诗中体现了乡曲之谊和对永嘉后学提携。

温州文献丛书中许景衡、刘安节、刘安上、刘黻合集

《依虞仲韵寄刘元礼》,是写给元丰九先生之一的刘安上(1069—1128)的,元丰九先生是永嘉学派的先驱,他们的诗情互寄,显得珍贵。许景衡诗集中存寄刘元礼的诗共有3首,说明他们的关系密切。诗中的“但扫劳心身后事,何须天地掌中观”“云泉何啻千年别,尘土长怀一笑欢”等句子,都是人生的反思:

先友相从古所惇,杖藜当日喜盘桓。云泉何啻千年别,尘土长怀一笑欢。

但扫劳心身后事,何须天地掌中观。果容怜念如前约,卜筑从今始苟完。

许景衡另一首诗《铭刘安节墓》是写给刘安上之兄的刘安节(1068一1116)的。他们兄弟同是元丰九先生,史称“二刘”。诗中的“始乎致知物斯格,沈涵充积卒自得,”是对刘安节的评价,也道出永嘉学人的学问初衷:

温温刘子其美璞,斯文有传与敦琢。始乎致知物斯格,沈涵充积卒自得。

众人巧智独敦朴,众人迫隘独恢廓。众人利欲独淡泊,洞然无碍油然乐。

最后,我想用许景衡《论学》之诗作为结尾:

咨尔学者,学古之道。惟古善教,有伦有要。其学维何,致知格物。

对身而诚,物我为一。匪曰我私,推之斯行。亲亲长长,而天下平。

这里只48个字,字字玑珠,字义深深,其中“物我为一,致知格外,亲亲长长,而天下平”不就是永嘉学派学者追求吗?许景衡是元丰九先生中存诗最多的学者,留下了近五百首的诗,是丰富的文学与哲学财富。古人逝也,如浮云南北;学问存矣,如明月时满时虚。所以我在做这个诗话的题目时,挑选了许景衡的两句诗“自是浮云有南北,谁知明月满空虚。”以此表达对横塘先生的景仰。

#书法字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