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贵州省黔西县五里乡新法村,沿途集中连片的头花蓼花开得正盛,粉红色的球形花朵好像从地面冒出的一个个粉红色气泡,把以往的石旮旯地装扮成美如诗画的花海,引来不少游客观赏。
新法村距黔西县城20余公里,最高海拔1560米,是五里乡海拔最高的村。以前该村因土地破碎,土壤贫瘠,土地石漠化较为严重,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被列为黔西县深度贫困村之一。
“那些年老火得很,土地又不好,全是石头,泥巴些挖都挖不下去,栽点包谷出来收成都不好,人都不够吃,更不要说喂牲口喽。”黔西县五里乡新法村65岁的村民李登学回忆着说。
2014年,黔西县在五里乡新法、金鸡2个行政村实施了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1250万元,工程于2015年1月开工建设,同年5月完成建设任务并通过省级竣工验收,治理面积达2.37km2,机耕道、作业便道、截排水沟、蓄水池、沉沙池等设施得到完善。
“工程实施后,有效提高了土地使用面积,虽然土壤还不是很肥沃,但为后期产业项目的引进打好了基础。”黔西县水务局水保办工作人员刘鑫介绍说。“2014年以来,黔西县共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10个,总投资15985.5万元,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5.96平方公里。”
工程的实施,不仅基础设施得到完善,还取出了大量田间卧牛石,使得零星的土地相对连片成块,增加了土层厚度、提高土壤肥力,曾经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土”变成了现在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土”,为新法村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们之里土地不好,以前喔,土全是石旮旯地,犁土只能靠人挖和牛犁,那时候一天最多犁2亩地,现在土里的石头取出去喽,可以用机子犁了,一天10亩没问题。以前一亩地好的时候最多出500斤包谷籽,现在至少出800斤呢。”说起新法村近年来的变化,该村村民蒋发礼激动不已。
“2019年我们村引进头花蓼草药种植项目,土地流转费达45.5万元,截至目前在基地务工人员达20000余人次,其中贫困户务工人员达7000余人次,发放工资200余万元。”黔西县五里乡新法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旭峰说道。“现在我们村已种植头花蓼1300亩,每亩产值可达3000元,联结带动250余户农户增收。在2017年底时我们村就出列了,2019年底所有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来到新法村村委会,只见几名村民正在晾晒大棚里热火朝天地的翻晒头花蓼,一阵风吹过,空气里飘过阵阵草药香。
“我家有6.5亩土地,以前主要是种点包谷和洋芋,年成不好时,除掉肥料钱和人工费,根本没有啥收成。”务工村民李登学说,“我现在65岁了,土也种不了多少,我家把4.8亩石旮旯土流转给合作社 ,一亩地还有350 块钱的流转费,加上我在基地务工得的10000多块钱工资,比以前实在好得太多喽嘛。”
“疫情期间出去也不好找事情做,幸好政府把土地治理了,又引进项目,我从今年5月份就开始在这里务工,从栽到收我都来做,一天100元,平均一个月至少也有2000元的收入。”务工村民张艳菊边翻晒头花蓼边感激地说。
土地得到有效治理,产业发展起来了,不仅本村村民受益,邻村的村民也能在家门口就业。
“我们这个年纪进厂人家又不要,现在在基地里打工,从我家来这里最多半个小时,方便得很,我家两个人都来,一年增收差不多20000多块钱呢。”来自五里乡石门村的务工村民熊约志满面笑容地说道。
结合当地的土质地势等特点,黔西县五里乡新法村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采取“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模式,在石漠化较严重的土地上种植抗旱能力强的头花蓼,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积极拓宽农户增收渠道,让群众的腰包逐渐鼓起来。
“头花蓼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具有消炎、解毒、利湿等多种功效。它的花期比较长,具有观赏价值,我们想扩大种植规模,并依托吱嘎阿鲁湖和安家营红色文化这两张名片的优势,打造既可以赏花摘果又可以乘船游玩品美食的特色乡村旅游。”群众收入稳定有保障,日子越过越安心,五里乡人民政府党政副书记田家秋又开始谋划起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如今的新法村,如诗如画的粉红色花海不仅扮靓了贫瘠的土地,还托起了当地群众的致富梦,新法村“穷村”的身份正在华丽转变。(安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