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天津1名冷库装卸工人核酸检测阳性,确诊新冠。9日又新增1名关联无症状感染者,为货车司机。山东德州、山西太原也分别从来自不同国家但均由天津港转销的冷链食品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阳性。多地迅速展开相关检测、排查、追踪溯源等处置工作。
11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关于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做好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检测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消毒对新冠病毒的杀灭作用,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含食用农产品)输入风险”。多地也在冷链运输、市场流通、从业人员检测等方面发力,加强冷链食品安全监管。
加快冷链溯源建设,冻品来源去向“一目了然”
11月5日,甘肃市场监督管理局、商务厅联合下发《关于进口冷藏冷冻食品生产经营者全面应用“甘肃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的通告》,要求从事冷藏冷冻食品进口贸易、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的生产经营者,自11月9日起,全面应用“甘肃省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如实填写上传进口冷藏冷冻肉类、水产品品种、规格、批次、数量、产地、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合格报告等信息。
“进口冷链食品的从业者需要在入郑前24小时向郑州市市场监管部门报备,填写商品、车辆、供应商、到货日期等信息。”据河南郑州冷链食品物防追溯系统项目经理李威介绍,接到报备信息后,市场监管部门会安排核酸检测人员进行核酸检测,为商户提供一份核酸检测报告,商户需要将核酸检测报告和产品附带的检验检疫单上传并申报。完成这些后,商户才可以将物防追溯码和产品进行关联并入库。
11月6日,四川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川冷链”正式上线,该平台对新冠病毒污染冷链食品的可能环节中物、人和场所实现了时空锁定追溯,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川冷链”精准查出问题批次产品的全省流向和经营商户。截至目前,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十余省份已经实施冷链食品追溯。
强化冷链物流防疫,严格运输装备消毒
“目前,广州市、区两级市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加大进口冷链食品各个环节的精准监管力度,每批必检,每件必检,每环节必检,涉疫产品、环境、接触人员必检,确保进口冷链食品全流程、全批次、全链条防控监管无死角。”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严防不明来源的进口冷冻肉制品、水产品流入市场。同时,对市场环境每日进行清洁通风消毒,做好冷链物流企业车辆清洁消毒,强化进口冷冻肉制品和水产品安全监管全覆盖。
第三方消杀公司人员深入番禺区大罗塘冷库对进口冻品进行入库前的消杀。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供图
山西强化国际冷链集装箱运输管理,全力做好冷链货物运输船舶、车辆等运输装备消毒工作。要求从事冷链物流运输的厢式车辆,在每次重新装载货物前均要对厢体内外部进行重新消毒。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加强与卫生健康、海关、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实施跨境冷链物流道路货运司机在口岸点、作业点、居住点的闭环管理,鼓励采用跨境甩挂运输等新组织模式,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零遗漏,开展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全面检测
近两月来,各地的确诊病例中出现不少冷链食品搬运、加工、经营人员。为防止感染风险,多地进一步加强对港口作业人员、司机、装卸工、船员引航员等冷链物流一线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及核酸检测。
11月9日晚,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市疾控中心主任顾清称,将对库存冷链进口冷冻食品和从业人员开展全面检测,做到全覆盖、无遗漏。继续加大涉疫人员流行病学调查力度,追踪密接人员的排查管控,切实落实隔离观察、核酸检测、风险场所封控等措施,科学有效处置疫情。
山东青岛要求在港口等口岸区域从事装卸搬运的人员、从事港口等口岸区域向冷库等场所运输的人员、在冷库等场所从事装卸搬运的人员以及其他在以上这些场所直接接触进口冷链食品的人员,在直接接触进口冷链食品后,在指定区域休息不得离开。3—5天之内要进行核酸检测,如果连续作业超过5天则每5天检测1次,对于其他直接接触进口冷链食品的从业人员,每7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出具之前实行封闭管理。
附日常冷冻冰鲜食品安全食用指南:
1、选购时应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选购生鲜产品,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食品标签内容;
2、清洗加工时要做到生熟分开,处理冷冻冰鲜食品所用的容器、刀具和砧板等器具应单独放置,要及时清洗、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3、烹调食用时加工烹调海鲜应做到烧熟煮透,开锅后再保持10-15分钟。尽量避免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海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