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八年(公元527年),梁武帝萧衍第一次舍身出家了。
史上信佛的皇帝很多,如清朝的顺治,不过,这些皇帝更多则是让世人多了些谈资,而萧衍不是简单的出家礼佛,他还研究佛学,自己亲自讲解《大般涅槃经》。东汉传入中国的佛教,在南北朝时期进入了高速发展,看萧衍的做法就不奇怪为何那时的佛寺会迅速遍及大江南北了。
当时,南梁都城建康(南京)就有佛寺500多座,而且都是豪华装修,僧尼人数更是高达十多万人,并且还拥有资产。当时还有一个现象,和尚有勤杂人员,称为“白徒”,尼姑有“养女”。这其实已经严重影响南梁的国家发展了,寺院的人口数量居然差不多是南梁总人口的一半。
于是,就有大臣就上书,建议让那些白徒、养女回家务农,这样各方面都可以得到发展。结果,萧衍却用自己的行动给出了答案:出家。这算哪门子解决方案呢?他如果就此安安静静的穿上僧衣也就罢了,他第一次出家就三天,回来后就改了年号,大赦天下。
后来,也有位女皇帝武则天,每次有大动作前都会去寺庙,比如:杀来俊臣。此手法和萧衍同出一辙,以宗教的力量来固权自己的皇权。不过,萧衍是真的沉迷于佛教,二年后他再度舍身出家,那么,这次待了多久?第11天群臣捐钱一亿,向“三宝”祷告,请求赎回“皇帝菩萨”,两天后还俗。
在外人看来,这位皇帝是不是在过家家啊,哪有如此玩法?萧衍还真的就喜欢往寺院跑,后来,又出家了一次,这次的“赎金”也是两亿钱。第二年,萧衍又第四次出家,在同泰寺住了三十七天,四月十日朝廷出资一亿钱赎回。此时,有人明白了,这位皇帝就是变相往佛寺里送钱啊。
对此,郭祖深形容道:“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
其实,佛教信众人数的激增,离不开当时的大环境,这一时期战乱不断,老百姓就将寄托放于信仰。而这时的国君若是和佛寺交好,就等于获得了很大的支持,这其中,达成的筹码也不复杂,就是金钱。若是直接动用国库支持宗教,没准会招来群臣非议,若是“赎人”,那就是另一个概念了。
萧衍此举可谓是用心良苦。一方面他用出家测试了群臣的忠诚度,看这些大臣是否舍得出钱来赎他;另一方面则将自己塑造成了“菩萨皇帝”,试图将君权神话,这其实也是很多皇帝都做过的事情,后来的宋徽宗就给自己上了个道号:玉清教主微妙道君皇帝。
只是大家真的愿意有这样一个君主么?
一次,两次,三次,群臣都出钱了,第四次时,是朝廷掏的钱。结果呢,第二年就爆发“侯景之乱”,转年萧衍饿死于台城。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位于江苏省丹阳市云阳镇三城巷北,南靠其父梁文帝建陵,北毗其子梁简文帝庄陵。修陵东向,三座陵墓由南向北排列,在一条直线上。
萧衍其实很明白,当年他能登基,靠得就是武力,为何晚年他如此醉心于佛教,还不止一次表示虔诚之心,这里除了君权外,是否还有其它因素呢?
只能说萧衍“入戏”太深了。史籍说萧衍晚年听不得任何“逆言”,个性变得很是固执且封闭。在一次次进出寺庙的过程中,他得到了心理上的另类满足。在朝堂,他虽是一国之君,但群臣还是可以反驳他;在寺庙,虽然穿着僧衣,但他依旧还是皇帝,重要的是:没人再会和他去计较什么了。
此时的萧衍在佛教中寻到了某种“共鸣”,他需要“膜拜”,这在朝堂上无法实现,但在佛寺中很容易。只是他也明白,自己若没了皇帝身份,这个也将不存在了,于是,就出现了接二连三的“赎人”场景。壮观吧,每次都是过亿的代价,萧衍内心是得意的,只是,他的国家也开始风雨飘摇了。
并且,汉传佛教吃素的传统,就是从萧衍这开始的。他对佛经很有研究,找到吃素的理论依据,下令僧人必须吃素,还要求全国僧人也要这么做,包括祭祀宗庙也要用蔬菜。萧衍将精力大把用于研究佛教理论,其实,也是一种掌控欲的表现:知其精髓才能更好地为己所用。
只是国家的管理并不是靠一些理论,还得有人真正做事。不过,此时的萧衍全然不顾这些,国家的命运远远没有自身的感受来得重要。所以说,萧衍晚年的几度出家,应该可以解读为:自身在寻求内心和外界的平衡,他渴望个人权力崇拜的永恒。
只是这一切在政治上很难做到,他需要换个场景,而兴起的佛教刚好为其提供了一个空间,他也以为自己找到一个完美选择。但是,史实一再证明,国家和个人之间,往往要舍弃一方,才能成全一方,萧衍最后选择的是自己的爱好,那么,就等于要将那个宝座拱手让出。
参考资料:
【《梁书·本纪第一·武帝上》、 《梁书·本纪第二·武帝中》、 《梁书·本纪第三·武帝下》、 《资治通鉴·梁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