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牵手沪苏专家团队 苏州市民在家门口即可得到优质诊疗服务

2020-11-10新闻11

原标题:牵手沪苏专家团队 苏州市民在家门口即可得到优质诊疗服务

11月5日下午,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引进苏大附一院方琪教授团队、苏大附一院骨科杨惠林教授团队、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杨兵教授团队揭牌仪式在科教楼会议中心成功举行。苏州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朱奚红,苏州高新区社会事业局党委书记、局长周咏梅,副局长陈志航,3个专家团队成员,高新区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梅冰及院领导刘胜亚、唐志红、张赢、谢玉贤等出席授牌仪式。陈志航副局长主持活动。

梅冰院长首先致辞表达对参加揭牌仪式的各位领导及各位来宾的热烈欢迎。他提到,医院神经内科、骨科、心脏中心作为医院重点发展的临床科室,在科主任们的带领下快速成长、快速发展。此次引进方琪教授、杨惠林教授、杨兵教授临床专家团队,来院坐诊、查房、手术等,旨在获取引进团队的新理念、新技术,通过团队指导更新技术、培养人才、健全机制,建设学科,提高对疑难、危重病症的解决能力,快速提升医院这三个科室临床技术水准,打造特色专科,为区域百姓健康作出更多贡献。

方琪教授、杨惠林教授、杨兵教授分别致辞发言。方琪教授认为,高新区人民医院的发展近年来很快,医院各方面发展都取得了长足发展,神经内科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团队将不遗余力,通过双方团队的努力,将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打造为临床重点专科,为医院发展带来福音,将优质资源与百姓共享,更好满足区域百姓就医需求;杨惠林教授则通过“学习、感恩、奉献”这6个字,传授团队成功经验——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带着感恩去工作,奉献仁心治病救人;杨兵教授则表达说,希望通过合作,携手苏高医心脏中心,努力建好团队,为苏州百姓服务,促进长三角医疗一体化。

周咏梅局长致辞发言说,近几年来,高新区大力投入卫生健康事业,积极引进各类人才,有效推动了区域内卫生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真正保障了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获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此次引进的3个团队专家来自不同的医院,这种新的模式将为我们整合最多的优质资源。希望医院能够珍惜合作机会,积极对接主动学习,推动专科治疗的整体提升。相信3个团队的加入,可以带来更多有效的理念和方法,同时也为疑难杂症的诊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希望高新区人民医院将项目实施好、建设好,并预祝团队取得优异成绩。

3个柔性团队特聘专家现场接受了梅冰院长颁发的学科带头人聘书。随后,朱奚红部长与方琪教授、周咏梅局长与杨惠林教授、梅冰院长与杨兵教授分别共同为团队引进:“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方琪专家团队”“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杨惠林专家团队”“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血管科杨兵专家团队”项目揭牌。

据了解,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是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卫健委脑卒中筛查和防治基地,首批国家卒中中心培训基地,国家脑卒中内科诊疗培训基地,国家脑卒中静脉溶栓技术培训基地,脑卒中筛查与防治超声诊断技术培训基地。团队带头人方琪教授是苏大临床医学研究院院长,苏大附一院副院长,国家示范高级卒中中心苏大附一院脑卒中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科教强卫创新团队领军人才,江苏省“333工程”科技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姑苏卫生领军人才、重点人才。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团队带头人杨惠林教授,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苏大附一院骨科主任、大外科主任,苏大骨科研究所所长。国家重点学科及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理事会理事,中华骨科学分会常委、微创外科学组组长,江苏省医学会常务理事,骨科分会名誉主委等。亚太脊柱微创学会(PASMISS)主席,国际脊柱创新发展学会(ISASS)理事会成员(全球仅7位)。擅长脊柱外科各类疾病的诊治(如外伤骨折、退行性疾病、畸形、肿瘤和骨质疏松等)。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心血管科团队在心律失常基础研究方面有深厚的底蕴,他们发现了世界上第一个人类心房颤动致病基因,20年来致力于从分子遗传角度探索心房颤动发生机理。杨兵教授团队近年来聚焦于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的诊疗。团队带头人杨兵教授具有20余年的临床及基础心电生理研究经验,在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理念以及导管消融手术治疗技术在国内属一流。

揭牌仪式结束后,苏大附一院方琪教授、苏大附一院杨惠林教授教授、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张孝忠教授分别讲授了《卒中绿色通道评估对预后的预测价值》《脊柱微创手术新进展》《房颤综合管理ABC方案》等专题讲座。(陈翠颖)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