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池州市司法局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积极开展“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品牌创建活动,着力打造“温暖调解”品牌,推动人民调解工作深入开展。
2932个人民调解员队伍,已累计在线服务群众10万余次,全市各级调委会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455件,调解成功9280件,98%的矛盾纠纷在基层和一线得到化解。这是池州市司法局搭建市、县、乡镇(街道)、村级四级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组织网络以来交出的成绩单。
在池州市人民调解中心,设有接待区、调节区、公共法律咨询服务区、休息区4个功能区,宽敞明亮、干净整洁、分区明显,宣传台、爱心角分别为前来咨询、调解的人们免费提供法律知识读本、调解协议范本等资料,同时配备医药箱、放大镜、老花镜等用品,努力让群众在舒适、安心的环境解决纠纷,让群众在和谐氛围中谈问题、说来意、调纠纷、化矛盾,怨气而来、满意而归。
硬件设备跟得上,软件设备也要达标。为此,市人民调解中心特别聘请6名退休法官、检察官、老干部作为专职调解员,组建了200余人行业专家库和法律专家库,制定了市人民调解中心工作职责等制度,有效保障了中心有序高效运行。
这只是池州市司法局近年来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打造“温暖调解”的一个生动缩影。小矛盾小纠纷,依靠乡镇村居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第一时间就地化解;行业性、专业性矛盾纠纷,以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为主体,借助专业优势力量化解;信访矛盾等复杂疑难纠纷,实行一案一策,协调多方力量联合化解;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风险隐患,加强矛盾纠纷信息预警研判,积极妥善化解。这是本市分级分类,全面化解隐患的具体路径。
里山司法所老何调解室、梅龙司法所丁双东调解室、棠溪司法所邱文忠调解室、池阳司法所钱姐调解室,说起这些调解室,当地百姓无不竖起拇指称赞。在贵池区,一些长期奋战在基层一线懂业务、知民情、善调解、有威信的司法所长纷纷成立了个人调解室,在化解邻里民事纠纷、农民工讨薪纠纷、工商劳保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一个调解室就是一面旗帜。该区实行温暖调解“三统一”,即统一上墙的标识、标语、设备,又突出个性化、专业化、人性化,创建审判机关“温暖家事”、检察机关“温暖控申”、公安机关“温暖联调”和司法行政机关“温暖调解”等系列品牌,创造性地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法治的温度。截止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育个人调解工作室22家。
众人拾柴火焰高。市司法局联合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制定出台多元化解实施方案,有效形成警调、诉调、访调、援调等“多调对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新格局。建成警民联调室54个、法院部门调委会3个、信访部门调委会5个、医疗纠纷调委会6个、商会调委会4个,今年以来,多部门协调联动化解案件39件。
除此以外,该市司法局还围绕“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思路,成立17家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积极推动医疗纠纷、信访纠纷、道路交通纠纷、婚姻家庭、劳动争议、物业管理、商事调解人民调解组织建设,确保人民调解组织覆盖重点行业专业领域热点、难点纠纷。加强调解员业务培训,组织参加人民调解大讲堂,开展十佳优秀人民调解案例、十佳优秀人民调解员评选,鼓励优秀人民调解员除主持调解辖区及业务范围内的疑难、复杂矛盾纠纷外,传帮带教指导帮助其他人民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通过案例点评和案卷评审,介绍调解经验和技巧。以“缺什么、教什么,需什么、帮什么”为原则,有的放矢传帮带,努力打造一支业务过硬、技能娴熟、服务高效的调解能手矩阵队伍,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同时,加强省际联调工作,与江西省分别建立“木莲经西”“龙石侯军莲”接边地区联合调解组织,定期召开协调会,集中化解接边地区矛盾纠纷。(记者 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