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到双十一了
心中“长草”已久的好物
终于可以趁机“拔草”了
看着压力山大的购物车
一些剁手党在囤包包和化妆品的同时
也开始趁便宜囤积药品
那么,药品是否可以大量囤积?
听听北京中医医院专家怎么说
为什么不要囤积药品?
老话讲得好“是药三分毒”,作为入口之物,药品不同于食物,吃药也并非吃饭。就药品而言,在进入人体内发挥其药理作用的同时,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盲目的使用,甚至滥用,都是非常危险的。
虽然很少有人会趁便宜囤药,但生病后剩下的药通常也会储存很长时间,如上一次感冒时吃剩下的药,再感冒就过期了。拆开包装后的药品很难看到保质期,让药品也成为过期“大户”,服用过期的药品轻则无效,重则可能出现毒副作用。
一些老年患者大多患有慢性病,体质衰弱,本着有备无患的心态,常常会去药店或医院买一些感冒药、消炎药、止痛药、降压药、降糖药等。
通常这些药是整盒、整瓶买回来的,有时候一个月甚至几个月都用不上一次,这些药就一直存放在药箱里,甚至过期了也没开封。
而且由于药品外包装上印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的字体相对较小,很多老人很难看清楚,因而无法及时发现药品过期。服用过期的药物非但不能治病,还有可能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真正需要储备的哪些药物?
每天除了自己必须服用的药品外,一些不常使用的药品大量囤积在家中实在没有必要。
其实我们可以少量贮存一些急救药品,例如冠心病和心绞痛的患者,应在家中应常备硝酸甘油、消心痛等急救药,并放在床头伸手可得的地方。
病情发作时,迅速取1片放在舌下含服。有些哮喘的患者,则应备好预防哮喘急性发作的气管扩张气雾剂。
其他一些如退烧药、止泻药、消炎药、抗过敏药,以及创可贴、碘酒等外用药,少量备用即可。
买回来的药品应该如何储存?
在家中储备的急救药品更需要定期检查,过期的要及时处理更新,并检查药物的性状是否发生变化。下面药师就为大家介绍如何辨别药品剂型的变质和失效。
0 1
片剂、胶囊剂
片剂、胶囊剂应密封,并置于干燥处贮存。其最大特点就是怕受潮。所以片剂、丸剂、胶囊、散剂有如下情况之一者,即不可再用:
发霉、显著变色、有臭味或者有明显的变味;片剂有明显的斑点;丸剂松散;散剂结块;糖衣片碎裂或粘连;胶囊剂比较特殊其存放环境温度不得高于30℃,湿度应适宜,防止受潮、发霉、变质,若出现软化破裂或表面粘连严重,则不可再用。
0 2
水剂(眼药水、注射剂)
主要看药液是否清亮澄明,有无变色,若发现浑浊、沉淀、结晶析出、有异臭以及霉点,这样的水剂说明已变质,不可再用。
另外,《中国药典(2015版)》要求眼用制剂、鼻用制剂、耳用制剂的使用期限为“启用后最多使用4周”,也就是说,就算是没有发现肉眼可见的变质,这些药品打开后4周也不能使用了。
0 3
糖浆剂、合剂、酊剂
糖浆剂、合剂、酊剂应遮光,密封置于干燥阴凉处贮存。若在原色的基础上出现变色或发霉、或有分离、析出、沉淀等异常情况、嗅之有异味,说明制剂已变质,不可服用。
0 4
软膏剂、眼膏剂、栓剂
这几种剂型较上几种剂型稳定,但如超过有效期、有异臭、有油层析出或结晶析出,有明显的颗粒就不可再使用。
软膏剂应遮光密封置于25℃以下贮存,不得冷冻。
栓剂应在30℃以下密闭贮存和运输,防止因受热、受潮而变形、发霉、变质。若有明显的花斑点或裂痕,溶化出水现象、或栓剂变质、变形严重的,就应弃之不用。
温馨提示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药能治病,亦能致病。药品关系性命,用药首问安全。不要盲目囤积药品。不然一不注意就会造成药物过期,如果误食就不好了。因此,最好不要囤药,定期去医院开药就可以了。
END
这不是魔法,他们用ECMO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重启了生命
都说急诊科辛苦,她还用休息日做了十几年志愿者
总说体检要空腹,怎样才算真的 “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