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皇帝陵墓地宫必须设计成“反锁”,工匠们做了这样一个巧妙的机关

2020-11-09新闻13

帝王的陵墓,在历朝历代都是最神秘的,不仅仅是他里面有大量的珍贵陪葬品,更再于历代帝王都非常注重自己陵墓的保密性。而

修建地宫的工匠们,无疑是掌握地宫最大的秘密。

早期的时候,对于修建地宫的工匠们的处理都非常的简单粗暴,直接封死在地宫内。后来工匠们也聪明了,明知道修完地宫自己就是死路一条,总不能坐以待毙。于是,工匠们会偷偷的修一条秘密通道,用来逃生用。

到明朝的时候,有帝后合葬的规定,但是皇帝和皇后总不会是同一天死的,肯定是有先死的,有后死的,如果皇帝先死了,以后皇后死了还要再次打开地宫,就

不能把地宫给封死,必须设计成“能锁能开”的。

皇帝地宫的大门都是重重的大石门,总不能在上面挂一把小铜锁,那也显得太随意了,另外,拿着钥匙就把地宫门打开了,那皇帝的陵墓还有什么神秘性可谈。

所以,这地宫的大门必须设计成“反锁”的。

既要保证地宫门是反锁的,又要保证工匠们能出来,怎么办呢?这就要说道

古代的“自来石”了。

工匠们在设计地宫的时候,提前在地宫大门的背后设计一道凹槽,然后在大门后面的地面上设计一个凹槽,在地面的凹槽上矗立一个巨大的“自来石”。

关闭地宫大门的时候,先把大门关闭一半,留下一个缝隙,然后外面的人拿一个

特制的“拐钉钥匙”

。这个钥匙可不是我们现在开门的钥匙,而是一个巨大的“?”形状的铁钩子。

用钩子的弯头去勾住自来石顶部,让其慢慢倾斜,直到和石门后面的凹槽接触到,然后再慢慢的关闭石门,等

石门完全关闭,自来石正好卡到门后面的凹槽里

,外面的人怎么推,都推不开。

这样的设计,其实是为了方便再次开启地宫大门

,所以,两扇大门并不是紧紧的合住的,中间是有一条缝隙的。

如果需要再次打开地宫大门,那么还需要用到特制的“拐钉钥匙”,从缝隙中伸进去,然后套住自来石的顶部,用力把自来石推到垂直的位置,地宫大门就可以打开一半,然后进去把自来石移开,地宫大门就可以完全打开了。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很简单的技术,在古代的时候也只有这个设计地宫的工匠们和少数的大臣们知道,而且

这项技术从来不在任何的历史档案中记录。

1928年,孙殿英盗慈禧墓的时候,就遇到了这种情况

,当时几十个工兵在门外面,用铁锹,斧头一通乱砸,地宫大门是纹丝不动。当时负责指挥的工兵团长虽然不知道地宫大门后面有个自来石,但是凭借多年的工兵经验,他断定门后一定是有重物挡着。

当时有两个选择,

一个简单粗暴的直接用炸药炸开,另一个是类似于攻城门一样,用粗圆木把门给撞开。

考察了地宫的环境后,工兵团长决定用后者。他挑选了40名身强力壮的士兵,一起抱起了一颗一丈五尺长的粗圆木,一起喊着号子,冲击着地宫的石门,三次冲击之后,门后的自来石被撞断裂,地宫大门轰然打开。

60年代,定陵挖掘的时候,也遇到了这种情况,后来经过专家研究后,才发现了自来石的秘密,赶制了一个类似的“拐钉钥匙”,才完好的把定陵的大门给打开。

古代的老匠人们中,不乏能工巧匠,他们设计了很多精巧的机关,可惜的是,随着时代的发现,这些精巧的机关变的不再有用,而逐渐都失传了。

#考古盗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