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红白机时代玩到最多的漫改游戏是什么,龙珠、漫威系列、还是迪士尼系列?
相信小时候家家都应该有一盒带《忍者神龟》得4合一卡带,这款经典的爆款漫画,从书籍、影视到游戏都是赚的盆满钵满,就像之前《忍者猫》文章中说的一样,90年代是漫改X游戏的时代,连一般漫画作品都有改编游戏,作为全球顶级IP的《忍者神龟》肯定也是不缺厂商合作。
关于原版漫画
冷战结束后,美国经历一股新浪潮的风潮,很多漫画都在这个浪潮中走了起来,《忍者神龟》就是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的。《忍者神龟》是幻影工作室在1984年发行的漫画作品,由凯文·伊斯曼、彼德·拉特创作,幻影工作室出版。我已经想到了当时创作漫画的情景:
凯文:超级英雄小乌龟有没有搞头。
彼德:现在超级英雄漫画不少了。
凯文:日本式忍者拯救世界有没有搞头。
彼德:那还不如超级英雄呢。
凯文:那要是超级英雄小乌龟加日本忍者呢?
彼得:搞快点!
于是《忍者神龟》诞生了!
《忍者神龟》从1984年首次推出黑白漫画时就异常的火爆,1987年电视动画版播出,1988年就获得了有着动画领域最高荣誉之一的“安妮奖”,奖项为第17届最佳TV动画和最佳TV配音(Pat Fraley)。
现在年轻人可能对这四只小乌龟不太了解,但对于80后、90后来说却是十分熟悉了,不管是从漫画、动画还是游戏都让我记住了这四只爱吃披萨的超级英雄。同时还塑造了很多经典角色,耗子师傅斯普林特(滨户良)、女主爱普莉尔、反派犀牛头猪脸、脚帮首领施莱德(小路崎)。
《忍者神龟》从宣布动画化开始剧情就一直在变,1987版、2003版、2012版剧情都有出入。但四位“超级英雄”还是老样子,勇敢严肃专注的领导者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冲动急躁但善良的拉斐尔(Raphael),乐观向上的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还有科技天才神龟多纳泰罗(Donatello)。他们的名字来源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们,他们性格各不相同,但都是心地善良且嫉恶如仇,是一群正义感十足的“艺术家”,他们生活在城市黑暗的下水道里,但做的事情却是万丈光芒。
实至名归的差评和莫名奇妙的卖爆
任天堂在1987年发布了《塞尔达传说2》,相较于一代进行了大胆革新,游戏也承担了革新的代价,评价算是毁誉参半,最终全球销量438W。《塞尔达传说2》是一款ARPG游戏,游戏镜头分为俯视角和横版卷轴,当然游戏已经发售同行就拿来“借鉴”,柯纳米在1987年、1988年分别发售的《月风魔传》和《柯纳米世界》就可以看到塞尔达2的影子。
《忍者神龟》的动画片在国内造成了巨大影响,同名的红白机游戏也不遑多让。那时如果有一盘《忍者神龟》2或3,就会成为朋友们聚会的不二选择。
相比国内广为流传的2代和3代,红白机上的初代就没那么多人玩了。《忍者神龟》初代是个非常“混搭”的游戏,一会像《魂斗罗》一会像《赤色要塞》的。现在看,这游戏可能有点要素过多,其实有些也是科乐美不得已为之。
在《忍者神龟》动画片开始制作的时候,美国人就找到日本的柯纳米开始商量开发游戏的事情了。但合同一敲定,柯纳米这边就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这动画当时压根就没做完,美方只提供了几本漫画和一纸没写完的动画设定,说你们日本人看着做吧。
怎么做?脑补呗。
所以初代《忍者神龟》不仅内容和动画差异很大,就连官方译名都是临时一拍脑袋的《激龟忍者传》(当时的日版叫法)——但游戏里可一点都不“激”,下水道里的乌龟忍者掉到水里竟然会……
柯纳米在制作《激龟忍者传》时也是困难重重,游戏开始基于漫画进行创作,而给幻影工作室提供的开发资源也仅有几本漫画和动画的设计图,这让柯纳米觉得这是直接买了“爷”呀。提供的开发内容完全不足以支撑这款ARPG游戏,制作团队也只能破罐子破摔,在游戏内容上直接做原创怪物,除BOSS外大量敌人可能连原版粉丝都没有见过,好在《忍者神龟》在日本的名气不高。游戏开发到后期也是问题诸多,BOSS数量不够填充到内容过于庞大的游戏中,索性后面直接把电影版的角色也搬了出来。最终游戏正式发售,虽然游戏诟病诸多,游戏资讯站GameSpot甚至打出了2.7(满分10分)的超低分,但可喜的是游戏市场表现极其优秀,全球销量400W也让柯纳米知道这IP的确是个香饽饽。
一年后,终于看到了动画长啥样的柯纳米洗心革面做出了《忍者神龟》的街机版,这次就变成正常的、最流行的清版过关了。紧接着,移植自街机版的《忍者神龟》(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忍者神龟》二代)在红白机上隆重登场,虽然支持的人数虽然减为两人,但良心的柯纳米多加了两个新关卡和Boss(北极熊),素质一点也不比街机版差。
《激龟忍者传》也是继承了前辈们的“试水”,KONAMI获得游戏改编权后,在1989年5月在街机上推出了第一款忍者神龟游戏。游戏为大地图俯视视角,进入关卡战斗变成横版卷轴。在游戏中玩家可以控制4只神龟中的任意一位,可以通过及时换人避免神龟没血被俘。本作游戏平衡性极差,由于攻击距离就变成了多纳泰罗的单人速刷。游戏难度也属于困难模式,国内能够通关的也寥寥数几。
我们国内玩家最多接触的是FC移植版,1990年末街机平台的《忍者神龟》移植到FC,美版名称为《忍者神龟2:街机游戏》,表示这是《忍者神龟》的第二代游戏,并且是移植的街机平台,游戏在日本发行名仍然为《忍者神龟》,没有带上2代和副标题的标签,游戏也从ARPG变成了卷轴动作过关游戏。
街机版移植到FC上“阉割”已经是家常便饭了,原版街机内容十分豪华,“四黑”开打场面华丽热闹,一度成为街机厅的热门,本作也是获得不错的成绩。但到FC上直接变成了双开,游戏音乐和角色技能都被一一阉割,删除角色必杀也让游戏战斗手感降低。有意思的是游戏获得了必胜客的赞助,美国玩家如果购买游戏卡带还可以免费领取一小份披萨,但仅限于发行后的首批游戏卡带。
下面就是我们国内玩家非常熟悉的《忍者神龟3:曼哈顿计划》,游戏发行于1991年12月13日,从上代开始日版和美版的游戏序号已经发生错位,游戏日版叫《忍者神龟2:曼哈顿》。本作同上代一样是卷轴动作,但不是街机移植作品,是独占FC平台。国内熟悉的原因是很多都是4合一卡带,不像日本美国按时间年份发售,4款神龟游戏在一个卡带上,作为同类型3代要吃香得多。
曼哈顿计划可以看做是2代的威力加强版,不论从画面、音乐、手感等方面都有不错的提升,相信开始的华丽剧情过场应该让你记忆深刻。当时国内有的卡带是自带修改版,开局直接是9条命,游戏难度相对降低,国内通关率也很高。
吸取了2代的阉割教训,本作给4名神龟提供了专属必杀,但每次使用要花费一格生命值作为代价,若生命值为一格就可以无限发动必杀技,但被摸一下就直接嗝屁了,也算得上刀尖上的博弈了。
不仅动作手感有所提升,本作在画面和音乐也是下足了功夫,要知道1991年8月任天堂的SFC就已经发售了,世嘉的16位MD主机也已经“服役”了3年。KONAMI不仅没有敷衍,还把BOSS数量增加到12位,游戏流程也不短,放到现在也要被称为日本“蠢驴”了。本作最后BOSS还是施莱德,有个彩蛋就是会把神龟们变成小乌龟,也就是未变异前的样子。
后续KONAMI也借《忍者神龟》大热IP发布了几款不同平台的游戏,像街机、SFC、GB等平台,国内玩家早期都没有接触,最熟悉的还是《忍者神龟格斗》,国内称之为《激龟快打》或《忍者神龟4》,这也是《忍者神龟》系列在FC平台上的最后一款作品。
在其他平台KONAMI也发布了《忍者神龟》的格斗游戏,FC上的并不是移植作品,它们之间也都没有关联,不管是游戏系统还是玩法都有差异。因为FC技能受限的原因,不管是人物还是必杀相比于其他平台都有缩水,比较明显的就是FC平台的神龟都是赤手空拳,但游戏必杀是无限释放,你和你朋友玩时有没有两个人先蹲个十几二十秒的。本作有意思的是角色超必杀,老鼠师傅会在对战场景发射“超必杀宝珠”,捡到后就发射超必杀,格斗游戏也变成了宝珠争夺战。
本作和MD、SFC平台的《神龟格斗》做对比有点捉襟见肘了,但在FC上还算是不错的格斗游戏。1994年末发售的《忍者神龟格斗》成了90年代最后一款神龟游戏,后续游戏IP直接冷藏,由于持续的低销量和低人气促使阔别了9年之久。要知道从1989年发布一款游戏到1994年这短短7年就出现了十几款的忍者神龟游戏,街机、主机、掌机遍布了忍者神龟的身影,后来直到2003年幻影工作室着手做最新的TV动画才有续作放出。到如今《忍者神龟》早已没有之前的风光了,从游戏到电影都是令人感到惋惜,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看到《忍者神龟》的作品再次登录主流游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