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贵州遵义:内陆山区养“海虾”

2020-11-09新闻14

近日,一辆辆来自重庆的车辆不断驶入遵义正安县的山旮旯。他们空车而来,满载而归,并打算今后都在这里“进货”,提前预约下一批“订单”。

不仅如此,这些天不断有“客人”前来造访这个山旮旯,是什么吸引大家来到这里呢?

“工厂化循环处理系统让淡水变成了‘海水’,并可以循环利用,以‘零排放’‘零污染’,实现了内陆山区养‘海虾’的‘异想天开’。”正安县梅华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松一语道破“秘密”。

他说,目前我们试产养殖的第一批南美白对虾1万斤,已卖到重庆,最大的对虾能长20公分左右,平均也能达到15公分左右。现在市场对高品质的南美白对虾供不应求,我们都是“订单化”生产养殖,目前不愁没“订单”,愁的是接了单,怕供应不过来。

走出“实验室”的新技术

这个山旮旯位于正安县现代渔业产业园,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对虾项目落地于此,一方面在于家乡党委、政府招商引资的“凤还巢”,另一方面,在于李明松与中科院、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等有关专家密切“接触”,旨在把“藏”在“实验室”的新技术,应用于产学研的实践中,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

早在此前,李明松便在传统农业上“试水”:在凤冈县开设辣椒加工厂、在正安县建设花椒种植基地。然而,这些尝试让李明松深刻意识到,必须紧紧以依靠农业科学新技术,做大做强产业规模,持续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遵循这一理念,李明松和他的团队不离不弃、并肩战斗,于2018年国庆期间,改建了凤冈县的辣椒加工厂房,开始工厂化循环水养对虾的“试点”。李明松说,经过前期三年多在梅州市持续投入和科学研究,团队成功攻克了虾壳自动收集、水处理设备设计与过程调控等技术难题。

在此前提和保障下,凤冈县的“试点”得到快速推进并取得成功。经过前期市场分析,决心主攻重庆“大市场”,最终把项目落户到区位条件更优,距离重庆更近的正安县,并于今年3月项目动工,先期投入了8000多万元,总投资7.2亿元,建设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渔稻共生、研发与试验、水产品加工贸易及休闲渔业于一体的现代渔业产业园。今年7月,首个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建成投用,已投入虾苗100万尾,实现稳产稳销。

目前,该公司与中科院、中国水产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合作,研发成套设备型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并在技术攻关上实现了设备自主制造的突破,率先编制《无公害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循环水健康养殖技术规范》、《工厂化循环水健康养殖场建设与管理规范》等企业标准,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递交了1项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正在申报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农业农村部主推的渔业养殖技术之一,正安县梅华水产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是遵义市唯一一个‘全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设施渔业养殖’项目,填补了我市渔业工厂化设施养殖空白”。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史忠辉说,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围绕“四新一高”理念,积极推广生态健康的水产养殖模式发展壮大生态渔业,加快推进渔业转型升级,逐步形成了“零网箱、生态鱼”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格局。

依托新技术带来高效益

“新技术不仅带来了新突破,而且更带来了高效益。”走进养殖车间,该公司技术骨干刘高奎告诉记者,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由蛋白质分离器、复合生物微滤器、综合处理器、高效增氧机等设备组成,所有的设备由控制系统自动管理,水量、溶氧、水温、报警自动控制,为虾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可控的生长环境。

刘高奎进一步解释道,因为循环水养殖系统相当于人为模拟还原了一个类似海水养殖的生态环境,其充分运用现代的设备和技术手段,使水产品处于一个相对被控制的生活环境中,处在一种较高强度的生产状态。

更为重要的是,这把传统养殖场搬进了厂房,并配以水资源循环重复利用系统,从而达到环保、节水、提高效益等效果,符合当下水产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趋势,是整个渔业养殖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据初步核算,比传统养殖方式节电50%,节水90%。同时,传统农业种养亩产3万元左右算高产出、高效益了,然而技术革新的养殖厂房亩产值将是3万元的几十倍以上。

实践充分证明,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的优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占地面积少,养殖密度大。虾池一年每平方米的水体可以养60公斤虾,一亩也就是4万公斤虾,而传统的池塘养殖量较高的情况下,一亩养殖量不过0.5万公斤。相应的,每单位面积的年产量就提高了8倍。

二是风险可控,虾的存活率高。养殖池不像池塘,随便一个面积就有五六十亩,因为体积小,方便每天监控水质,一旦出现水质不达标,可以及时做出调整;当养殖池内的水温达不到养殖温度时,可随时开启加热设备对水体进行加热;同时养殖池还装有供氧设备,根据水池对虾的生长状况不间断供氧,其存活率可稳定在80%以上。

其三,由于养殖池面积小,虾在单位面积内的捕食速度加快,生长周期也加速。传统养殖模式下,一尾虾长成15公分以上的商品虾,需要4到6个月的时间;而循环水养殖,虾的生长期可以提前到3个月。仿自然生态环境养殖,让产品具有肉质紧实无土腥味等显著优势。

“南美白对虾对水环境要求特别是水温要求特别高,低于20度它就停止生长,低于15度便会死亡,一旦把南美白对虾养好了,那么下步进一步丰富其他海产品的养殖就容易了。”李明松表示,我们以工厂化循环水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主、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鱼为辅,养殖基地总投资1.4亿元,建设9个全封闭标准化养殖车间,养殖总水体2万余立方米,配置养殖装备50余台(套),年产值预计达到1.2亿以上。到 2022年园区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可实现总产值5亿元以上。

当好新模式推广的“新农人”

“我们技术有了、设备有了、市场有了、就需要更多人参与到新阶段的发展中来。”李明松说,自己是推广新模式的“新农人”。我们将努力当好园区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好引领作用,推进车间养殖向家庭养殖延伸,吸引更多群众成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

循环利用,变废为宝将持续释放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的红利。李明松表示,我们创造性地把茶叶残渣废料发酵后磨制成粉,再调配入虾饲料中用于养殖,并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今后,还将围绕花椒、辣椒加工废弃物开展功能型鱼饲料研发,建设水产饲料加工厂,真正把“循环”二字吃干榨尽。

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发展模式,节水减排增效型设施渔业大有作为。针对当地传统水产养殖户、稻鱼综合种养户缺乏先进养殖技术和经验指导等问题,该公司将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和水质检测服务;对自己销售有困难的养殖户,将一次性采购回基地暂养,全力保障产品品质。

目前,与当地农业部门合作,通过流转土地、订单收购、保底分红、村企对接等形式,开展集中连片规模化养殖,企业提供“统一生产安排、统一绿色防控、统一技术标准、统一科学管理、统一品牌营销”的产业联盟,从而实现集体增收、企业赢利、农民致富的“三赢”态势。

“培育新品种、引用新技术、发展新模式、形成新业态、实现高效益是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也是引领以现代渔业跨越发展,全方位加速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基础和强力推动,必将对正安、遵义的产业发展、产品推广、品牌培育带来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正安县委书记邓兆桃如此说道。(李培松)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