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健康扶贫助攻坚 让贫困群众有“医靠”

2020-07-22新闻12

一人得大病,全家受拖累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

健康对于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很重要

尤其是对贫困户而言

疾病直接影响着他们脱贫的步伐

健康扶贫主要任务是要解决扶贫“两不愁三保障”任务中的医疗保障问题,健康扶贫工作是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重要内容。

把健康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贫困群众“看得上病、看得好病、看得起病、少生病”这些关键环节,凝心聚力,扎实工作,杜绝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简阳市原有省定贫困村105个

(含东部新区)

建档立卡贫困户20241户58624人

2017年1月至今

共救治贫困患者135万余人次

解决医疗费用4.7亿元

助推全部贫困人口提前脱贫

全部贫困村提前摘帽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县域内门诊

住院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均控制在10%以内

自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以来,简阳市积极创新方法、细心梳理,将中央、省、成都市健康扶贫政策与简阳实际结合,创新开展健康扶贫“五个一”工程和“2456”健康扶贫工作模式,成功迎接了全国健康扶贫工作现场会,得到了与会代表高度赞扬。在2019年成都市对各区(市)县的对标创新专家评审中,健康扶贫作为简阳市的创新工作,为简阳市实现了“零”的突破。

市人民医院在施家镇为村民进行义诊

健康有人管

患病有人治 治病能报销

“现在政策真的好,一大早,医院就派车来村里接我们,体检结束后还会把我们送回去。”

近日,简阳市云龙镇翻身村村民王永体在市中医医院体检中心排队进行体检,和他一起的还有翻身村26名村民,他们均享受简阳市中医医院提供的免费体检服务。

云龙镇翻身村贫困户排队进行免费健康体检

市中医医院为云龙镇翻身村贫困户免费进行健康体检

市中

“翻身村是我们医院对口帮扶的贫困村,自2016年起,我们就坚持每年两次下乡义诊,针对村里的贫困户,我们还开展了每月走访,每年免费健康体检的服务工作。”

在每个月开展的走访工作中,医生们会带一些常备药品免费提供给贫困户,并仔细询问他们的身体状况,有需要住院治疗的患者,医院也会积极协调,帮助他们到医院进行进一步诊疗。

56岁的脱贫户彭某某是翻身村的村民,患有慢性支气管炎,2019年12月在市中医医院住院14天,住院医疗费用总额14000余元,经医保报销后,自费金额仅为1300余元,自费金额控制在总额的10%以内,且在出院结算时就能直接报销,不用自己垫付。

“现在是真正看得起病了!”

市人民医院在雷家镇望水寺村开展义诊活动

除了为脱贫户免费体检外,近日,简阳市人民医院与市委党校在雷家镇望水寺村联合开展了“念党情、颂党恩,脱贫攻坚心连心”庆祝建党99周年活动。

医院党员志愿者在该村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义诊活动,为到场群众提供了免费问诊、体格检查、测血压血糖,为需要治疗的患者开处方、指导用药等服务。同时,还耐心询问了村民们的生活习惯,对常见病、多发病、健康保健等进行了指导,提高了大家的健康生活意识。

据市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介

自开展扶贫帮扶工作以来,该院始终将该项工作作为医院党委的重点工作来抓,坚持每月入户走访,为帮扶对象谋对策、解难题、找出路,传统节日坚持慰问帮扶对象,主题健康宣传日坚持送医下乡等,帮扶工作真正做到了抓细抓常抓长,全面诠释了“扶贫工作不掉队,关怀群众不缺席”。

免费体检、开展义诊,这只是简阳市深入实施健康扶贫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简阳市牢固树立“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的工作理念,把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贫困人口脱贫的重大举措,全面提升贫困群众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实现了“无病可预防、治病少负担、大病有救助、生病不致贫”的工作目标,有效防止“病根”变“穷根”。

创新工作方法

构建“2456”健康扶贫模式

远程医疗服务体系为群众看病提供便利

健康扶贫,就是要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同时,还要防患于未然,让群众少得病。为此,简阳市创新工作方法,构建“2456”健康扶贫模式,让贫困群众不再为看病犯愁。

“2”代表“零”,就医障“零限制”,医疗服务“零距离”简阳市投入7970余万元资助贫困人口免费参加医保(含大病保险),参保率达100%,降低贫困人口医疗保险报销门槛,实行县域内贫困人口就医报销无起付线、无封顶线、无病种限制,实现应治尽治、应愈尽愈。

同时,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十免四补助”医疗扶持政策,提高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确保贫困群众通过多种途径能实现就医费用“微支付”。值得一提的是,贫困患者白内障手术和孕产妇住院分娩实现了全免费。

为实现医疗服务“零距离”,简阳市全面实行“先诊疗后结算”制度和“一站式”结算,实现贫困人口无障碍就医。

各定点医疗机构均设立了贫困人口“一站式”服务窗口,优化服务流程,专人负责,优先为贫困患者办理就医、检查、治疗、取药、费用报销等事项,为贫困患者提供温馨服务,为残疾及行动不便的贫困人口提供上门服务。

“4”代表“4纵深”,纵深推进医疗设施建设,纵深推进卫健队伍能力素质建设,纵深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纵深推进分级疗制按照“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医疗设备标准化配置,村卫生室公有化和标准化建设”的要求,简阳市105个贫困村全部建有标准村卫生室并配有合格村医,46个乡镇(街道)均建有达标卫生院,城区拥有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两所“三级甲等”县级医院,贫困患者县域内就诊率99.9%。

持续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乡村医生定期培训、进修学习,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快学科建设步伐及新技术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近两年来柔性引进留美博士后、华西医院教授等高级医学专家、工程技术专家12人,通过专家下沉基层医疗机构,让群众在乡镇就能看上专家门诊,享受专家服务。

以简阳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医院两所“三甲”医院为龙头,建立两支医疗联合体,100%覆盖全市47所基层医疗机构、732所村卫生室。

明确县乡村医疗机构的功能、职责、任务,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实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

3

“5”代表“5个一”,“一村一团队”“一人一医生”“一人一档案”“一月一随访”“一季一上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组成175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采取“1+N”模式,与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建立帮扶关系,实行一对一上门服务。

为每一名贫困人口落实一名责任医生,按照“无病防病、有病管理”的原则建立契约服务关系,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

为每一名贫困人口建立一份完善的个人健康档案,建档率100%。责任医生每月对联系帮扶贫困对象进行随访,了解其健康状况。

医疗服务团队每季度进村入户,开展疾病筛查、健康体检、巡回义诊、慢病管理等服务。

“6生覆盖,健康教育全覆盖,环境卫生整治全覆盖,健康体检全覆盖,中医药服务全覆加大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控力度,扩大农村癌症筛查早诊早治覆盖面,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筛查登记、救助救治和服务管理。将贫困人口作为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精准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建立村级健康教育阵地并配备健康管理员,深入实施全民“健康100计划”,实现户户有一个健康明白人。对照“四好村”标准,深入实施城乡清洁美丽工程,持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组织贫困人口健康体检,确保每一个贫困人口在一个脱贫周期内都接受一次免费健康体检。

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分别可运用10种、4种以上的中医适宜技术为群众防病治病,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

成效显著

贫困群众真正受益

市中医医院在镇金镇干家沟村开展义诊活动

实行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政策前,贫困患者“小病拖,大病扛”,小病变大病,大病致贫困。政策制定后,贫困患者100%免费参加医保,医疗费用个人平均自付比例8.4%,有效杜绝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通过实施健康扶贫“五个一”工程,贫困人口实现100%家庭医生签约,贫困人口健康保健意识明显增强,健康素养日益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全覆盖规范管理,并发症大大减少。

两年来,简阳市按照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把健康扶贫和深化医改有效结合,锐意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推动“互联网+”与健康扶贫深度融合,全力构建健康扶贫“2456”工作模式,有效破解健康扶贫难题,切实提高了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经调查,贫困人口满意度达到99.8%。

健康扶贫这一重大举措

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不断筑牢群众健康之基

为广大贫困家庭撑起了一把坚实的“保护伞”

广大贫困群众不再害怕看不起病

实现全面小康的美好愿景近在眼前

【来源 简阳发布 编辑 许倩 吴润秋 审核 郑玥岚】

#扶贫#贫困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