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未名新语 | 聂畅来:心怀凌云志,身兼济世情

2020-11-09新闻13

原标题:未名新语 | 聂畅来:心怀凌云志,身兼济世情

全文共3173字,阅读约需 10分钟

编者按

新的学期已经过半,新燕们带着热忱和勇气,正于湖光塔影处书写生命新的篇章。曾经伏案夜读的学子在师友的陪伴中不再迷茫孤独,看似漫长的旅程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终达理想彼岸。这是他们的未名新语,记录成长故事,畅想无限未来!

学生姓名:聂畅来

毕业中学: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录取院系:北京大学哲学系

01

燕园之缘

在中学的大部分岁月里,我对北京大学的最主要的印象都来源于苏教版语文课本里的《十三岁的际遇》。那时正读初一的我,尚不知道北京大学作为“中国最高学府”在教育领域举足轻重的分量,但字里行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风发意气还是令年幼的我倍感心驰神往。

后来,在附中的生涯规划课上,我第一次系统地了解了何谓“985”和“双一流”,当然,也记住了“高校名单”上最耀眼的“10001”。高中学习期间,历史书上的一句“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也令我印象深刻——在那之前,我还不曾接触过如北京大学这般彪炳史册的教育圣地。2019年暑期,在参观完校史馆、了解到一代代北大人为家国社稷筚路蓝缕的光辉事迹之后, 北大人的济世情怀更深深地留在了我的心中。

今年四月,在高三年级复课后的开学仪式上,我有幸作为学生主持人,与前来作报告的沈宁医生结下一面之缘。就在短短几天之前,她还在与援鄂医疗队的同志们一起经历生死的考验。可是我从沈老师的娓娓道来中感受到的,却毫无对于个人安危的些许牵挂,而全然是以身许国之后的弥坚信念,和重大危机面前的气定神闲。那一刻,兴邦报国的热血在心里翻涌,毛主席的诗词再一次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当人生标定了正确的航向,哪怕殉道而死也在所不惜。 感谢燕园,在我过去的人生中春风化雨,以深挚的情缘指引我心生安邦济世的夙愿。燕园之缘,使我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有了全新的洞见。

人大附中高三年级返校复课开学仪式国旗下演讲

中为聂畅来

02

朝圣红楼

时光来到高二下学期,当“入境大会”在轰鸣的口号声中落下帷幕,当“365天倒计时”在满怀希望的教室里被悄然挂起,我意识到自己也应该去做些什么,让自己的“高三”在形单影只的宵旰攻苦之余,也能添上些“济世”的色彩。于是,当时正担任班级学生干部的我倡议组建起涵盖语、数、英、史、地、政六个学科的“学习资料分享小组”,动员起半数以上的班级成员“一起当学习委员”,共同投入到搜集和整理学习资料的工作之中。

在班群里分享学习资料

短短两个月间,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和同学们收集了近百首课外古诗和文言文,数学作业题的答疑视频录制、英语阅读的补充讲解和文综试题的分类汇编也都纷纷被提上日程。在微信群里昼夜不停的学习资料“激励”之下,大家的学习热情被提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班级的日常学习氛围也变得更加浓郁起来。

起初,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学习小组的工作在组织协调上遭遇了不小的阻力。但是,在大约一个星期以后,靠谱的小伙伴们便已能对自己的分工了如指掌,对自己的任务驾轻就熟——那时,负责“文综”模块的同学每天会结合老师的建议,精心挑选一道主观题,在提供条分缕析的标准答案和赋分分值的同时,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份“问题解析”,详尽地阐释每一个得分点的推导过程,并为同学们的复习提供相关建议;为了保证文科班同学的数学学习“不掉队”,每天都会有“专职录制员”统计大家希望听到讲评的题目,并找到任课老师把相关问题录制成视频,在班级“公邮”和微信群中发放;还会有同学和高三年级的人文实验班同学相对接,为大家搜罗和整理最“一手”的语文和英语作文素材……最多的时候,每天会有不下十份同学们自发整理的学习资料在班群中分享与传阅。

然而,高强度的工作也让我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在奔波和忙碌中,“一日三餐”在不知不觉间变成了“一日一餐”,凌晨两点的校园也成为了我最忠实的伙伴。最终,一个冬日的下午,我因体力透支住进了医院。当穿着病号服的我为错过了下午的三节课而发愁时,手机的几声震动为我带来了2019年冬天最温暖的记忆——尽管我在课间抓起书包就不告而别,一些贴心的同学们还是注意到了我的离开,并陆续把下午三节课的录音和课件传送过来。“以往都是老聂带我,今天就由我来带一带老聂!”“好好休息,希望我们明天就见!”…… 在衷心的话语中砥砺向前,是我的高三最幸福的瞬间;以济世的情怀投桃报李,也可能是我们的最好的青春纪念。

诚然,面临高考的压力,无法全心全意备考的状态的确曾让我有过小小的顾虑,但是当我真正处于一个热火朝天的学习环境中时,一切顾虑也就无从谈起——这就好比冬夜里的长跑,你有余力时,就冲到队伍最前面、为大家点亮前进的灯火;当你万一因疲惫而掉队时,也不用担心,身边的星光自会将你牢牢顶托。

“凡为过往,皆是财富。”高中三年里,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也是我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一环。我参加过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也为亚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可持续发展教育论坛主旨演讲的圆满成功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最为可贵的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锻炼中我还收获了心灵上的成长——我开始学会去辩证地看待课内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关系,使二者在有机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感谢一颗小小的济世之心,伴我从黄庄到红楼,使我的朝圣之路能波澜不惊,行稳致远。

03

高考前夕

今年九月,在参加北京大学新生军训期间,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电影《横空出世》。影片中隐姓埋名、扎根边疆的英雄们在夜幕下观看电影《上甘岭》的情节令我尤其印象深刻。

还记得就在高考前不久,附中的老师组织同学们在线上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高考加油会”。那时正值新冠疫情在北京第二次集中爆发,返校复课被迫中止。我也因复习准备的不够充分而产生了焦虑紧张的情绪。

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就在那次线上“加油会”上,老师们组织我们齐唱《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一句“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登时为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2020届考生的确遇到了不小的挑战。但是,只要我们有一股百折不挠的“精神气”,不惧风雨、奋勇向前,就可以克服一切困难,抵达梦想的彼岸!

在高考之前,还有一件小事,令我倍感温暖且久久不能忘怀。

2018年,我曾参加过一次“Homestay”活动,在一户日本人家度过了两个难忘的夜晚。那时,我借助翻译软件在信纸上写下歪歪扭扭的日语,为他们介绍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和“聂荣臻与日本小女孩”的故事,并得到了他们的理解与信任。

在沟通的过程中,我还提到中国的学生也需要参加招生考试以获取大学入学资格。没想到,这一小小的细节却被当地人家牢牢地记在心里。在高考前一天,我收到了来自日本人家的“考试加油”微信讯息——原来他们也关注到了中国高考延期的情况,并特意为我送来了祝福。

他们说,祝你保持健康,并考上像“东大”那样的大学。

我说,这两件事,我都一定会做到。

2020年7月 进入高考考场

04

哲学门下

9月24日,在博雅人文讲堂的“开班第一课”上,王博副校长为我们带来了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正式揭牌的好消息。从此中科院和社科院的哲学研究将齐头并举! 在欣喜之余,我也回想起了自己选择北大哲学系的初衷——哲学是一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源头与归属,是对自然与社会最本质内容的总结与提炼。心灵的安适与宁静、人生的和谐与幸福,乃至于整个人类社会的运行与发展规律,都是哲学所探究的重要命题。而北大哲学系,作为中国哲学学科高等教育的“开山鼻祖”,则无疑是中国哲学教育与研究领域的一座圣地。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 如今的我,正满怀着希望与憧憬踏入智慧的殿堂;我相信,未来的我,也将在哲学的瀚海中弄潮激浪,迎来新的曙光!

文字 | 聂畅来,内容有修改

未名新语 | 李育君:一个阳台、一场大雨和一颗流星

未名新语

燕园风华

#北京大学#高考#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