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云从,何从?

2020-11-09新闻16

原标题:云从,何从?

他们今天或不完美,但仍称他们为算法公司一定偏颇。

作者 张栋

“AI四小龙如若逐个死掉,最后一个肯定是云从。”

昨天闲聊起当下AI圈创业环境与机会时,业内一位朋友直接亮出了他的底牌。

缘何下此结论?我万分好奇,好奇的出发点在于:毕竟它友商不少、对手太强,技术皆有、渠道都强。

这位朋友随后用了一条长达52秒的微信语音系统地解释了他的思考及判断。

对于这个解答,我疑信参半。

“人机协同让超级人类成为可能,云从想让每个人都可以像钢铁侠一样拥有自己的贾维斯。”

前些天,恰巧云从创始人周曦罕见出席某峰会并登台发表演说。今日为询朋友内容之证,找出复播。

台上的周曦,瘦小且有些含蓄,我很难将他与仅凭程序代码就可改变社会进程的AI大神联系起来。

但他一开口,请相信我,他可以一秒钟之内让你知道他的内心绝不平静。

当听完他内心技术世界及他与波士顿动力创始人马克·雷波特的隔空论道,我好像顿悟了那位朋友的判断与答案。

此刻,无疑也成为我重新审视这个AI独角兽潜在价值的绝佳时点。

你所知道的云从

在AI世界里,不少人知道云从,但更多人知道的应是不完整的云从。

后面的故事基本业内皆知了。

藉由不俗的算法壁垒,云从瞄准了安防、金融两大市场,并先后拿下了公安部、四大银行等标杆单位。

在金融市场,云从被认为是赋能传统金融的扛把子企业,眼下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云从产品或技术的影子。

在安防市场,它与公安部联合建立了5个部级平台。

如果说云从AI算法抗打能力一流,那么它与其他主流AI视觉玩家们有何差别?

以AI四小龙为例, 虽然他们在某些业务领域有所交集,但每家公司的算法应用不尽相同。

商汤的研究领域比较多元,涉及自动驾驶、航天建模等多个市场,他们想做的是赋能万业。

旷视相对聚焦,从安防到机器人、从城市到物流,同时他们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做得比较出色。

相比这三家,云从的最大区别在于是背景上的国家队与深耕行业的韧性。

翻开云从的项目历史,全内资背景的他们相对容易拿到一些国家级项目,更容易拿到国家级基金,更偏重顶层设计。

譬如过去两个月,他们就一直在斩获大单。

10月,他们又成功中标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超过3亿元的智慧医院项目。

深耕行业的韧性则让云从稳扎稳打金融、安防两大领域的同时,延伸出了出行、商业等关联行业。

你所不知道的云从

过去五年的云从,以算法而立身,以巨大的AI颠覆力革新传统产业而闻名。

它的出现,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方式的改变,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但这种可能性在算法趋同,行业渐微的大环境下,如何才能持续?

换句话说:五年后的云从,靠何立命?

这应该是所有云从人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而周曦也爽快地给出了他的答案:人机协同系统。

在这次二十多分钟的演讲中,他观点犀利、金句频出。

他说,80%的人工智能企业会被淘汰,但活下来的20%将让世界变得更智慧、更美好。

他说,机器永远都无法取代人,通过人机协同融合复制专家知识,可以千百倍地拓展人的能力边界。

他说,人机协同的长期目标是将人工智能变为情感投射的载体,成为个人在虚拟世界的数据。

三句箴言中,周曦所提最多的词就是:人机协同。

什么是“人机协同”?云从为什么要提出“人机协同”战略?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弄清楚AI所面临的一个终极挑战:目前的AI距离强AI还很远,如何在弱AI状态下,实现更好的应用?

同时,算法的提升虽呈螺旋上升状 ,但终会逼近极值,但技术驱动型企业,既要保持技术的领先性,又要满足资本逐利的需求,如何在平衡间前行?

一来算法迭代做不到一夜爆发,二来企业需要形成正循环的商业模式。

怎么办?算法红利期过后,所有人都需经由一番大浪再淘沙,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

所以看到, 商汤找到了城市视觉中枢;旷视找到了供应链物联网;依图找到了算力芯片,而云从则找到了人机协同操作系统。

人机协同即以人的长处弥补计算机的短处,人和机器形成配合关系,机器同时服务于专家侧和用户侧。

换句话说,云从想做的是要延伸人的“大脑”,通过人机协同让顶尖的专家智慧广泛普及,提升社会效能。

其实任何一家伟大的公司都是在无限延伸人的能力。譬如与周曦对话的波士顿动力,他们所做的机器人业务就可理解为人的四肢的无限延伸。

人机协同则是人类思维的无限延伸。

如果在人工智能技术这个黑匣子中置入专家知识,让决策可理解、可复盘,将AI与人的逻辑对等,那它就变成了人的良师益友,可以延伸人类的能力。

其原因在于,人在复杂环境下具有做出创造性决策的能力,而AI则需要千万遍试错,和机器的分工合作可以达到更高层面的协同水平,大量的流程性工作都将由AI承担,而人将更多负责对机器的管理维护和更需创造力的决策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从明确人机协同这一思路到现在,云从的这一操作系统已有不少应用落地。

他们与广州市政府共建国内首个人机协同开放平台,为广州市数字政府、城市大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支持;

他们携手海关总署打造智慧海关新阵地,打造“AR+VR+AI”的立体式监管,助力海关专家经验的复制与扩散,助力加速智慧海关的建成;

他们在疫情期间落地各类防疫系统,助力机场、社区、学校等全国防疫控疫工作,助推复工复学工作顺利展开;

……

谈到这里,云从的AI时代野心也冰山渐露。选择打造跨视觉、语音、数据技术的AI技术闭环,赋能金融、公安和出行、商业四个行业, 这是第二步 。而他们的第三步 ,就是通过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建立各个行业大脑,赋能百业。

三步走战略也映衬出了云从已有的三级式火箭的整体架构,从操作系统到应用平台再到客户,客户结果再返回操作系统,平台/系统-应用-产品三位一体。

最底层是人机协同操作系统,长远来看,随着服务行业的扩展,必然会沉淀下大量的行业知识。

基于这些知识,云从正在打造一个类似Windows的城市AI操作系统,基于视觉、语音、数据等AI核心技术闭环,为不同行业平台提供技术与知识服务能力支持。

中间层是行业应用平台,他们基于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开发,可以把很多方案与产品组合在一起,变成一个定制化的工具,服务不同的客户,以及供开发能力较弱的企业使用。

最顶层是方案与产品,针对不同的行业应用平台,灵活组合的方案和产品就像是“砖块”,为使用者提供全面的智能交互体验。

这应该是云从创业五年来,它在AI浪潮中给自己找到的位置。

这也应该是云从未来五年中,迎战AI圈劲敌们的致命杀手锏。

你应该期待的云从

过去两百年来,无数公司利用机器将人类从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今天,包括云从等公司通过AI要将人类从重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复盘云从大象转身的技术路径,转型历程酷似IBM。

他们皆由核心技术起家,从推出软硬件产品到以方案和咨询为触手,打造整个平台生态。

未来,通过算法、平台、全渠道、全场景组合拳,云从可将传统的AI延展到了整个社会体系。

从算法之王,到应用标杆;从布局生态链,到人机协同风向标;从中国的AI品牌,到全世界熟知的科技名片。

虽崛起于算法,却不拘泥于算法。这应该就是云从的强大之处,这也应该就是那位朋友立论的最硬核论点。

对于包括云从在内的AI独角兽们,或许他们今天并不完美,但时至今日仍称他们为算法公司一定偏颇。

从感知到认知再到决策的完整技术闭环,不满足的云从,有无限可能。

#智能机器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