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不铍的达音科SA6,声音表现反而能打得“这波稳了”

2020-11-09新闻13

很抱歉在标题就让大家看这么低级的谐音梗,但不得不说的是达音科过去和铍振膜相关的耳机评价都比较两极分化,无论是镀铍还是纯铍振膜,这些耳机的声音大多数都是喜欢的非常喜欢,不喜欢的那也是真往死里黑啊。

这也是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太愿意评价达音科耳机的原因,毕竟这种情况怎么说出去都会出现两边的观点都能挑出你毛病的情况。

但SA6不一样,完全抛弃了铍材质甚至动圈结构的SA6反而获得了统一且良好的口碑,不再是只属于达音科老粉的“独乐乐”,成为了一款无论是老粉丝还是大众用户都能青眼有加的耳机产品。

不过在正式说到声音之前,我还是得稍微吊一下胃口,因为这次SA6除了声音之外,其它值得说道的地方还有很多。

虽说达音科离HiFi界的配件大厂还差得远,但也绝对算是相当良心的那一批了,尤其是之前玥附赠的那一大堆配件,甚至有些买椟还珠的嫌疑。

这次的SA6显然不可能那么豪华,但依然标配一根品质极高的古河单晶铜镀银线,自然是带了达音科专利自锁式插头,以及我个人目前最喜欢的一个收纳包——厚度偏薄但是够用,并且以足够大的面积换来了依然可观的实用体积,这种设计在体积足够装下一个公模造型耳机的同时,又不会对裤兜造成压迫感——来自一位Dignis ARCA用户的哭诉。

而对于耳机本体来说,SA6应该是我目前戴过的最舒服的一个公模,当然说它完全贴合,那是夸张了,但对于我这种小耳型人士来说, SA6没有任何压迫我耳朵的地方,尤其是在耳朵的几个痛觉敏感区域也处理得非常到位。

不过SA6的腔体工艺仍然需要加强。就我收到的这条个体而言,细看可以发现面板上有几个小气泡。希望达音科后续可以改进这方面工艺的问题,毕竟稳定木这么好看而且独一无二的面板上有这么些个瑕疵,确实多少会让人有些膈应。

说了这么多各位应该已经知道SA6的腔体是偏小的,一般对于动铁耳机来说这其实不是什么大问题,但SA6还结结实实的往里面塞了一套调音电路,并且这套电路带来的声音改变非常明显,隔着腔体都能看到内部电路有多么紧凑了。

好的,胃口吊足,开始讲声音。

在默认模式下, SA6的形体偏纤细,音色也偏亮,残响收放属于比较快的类型,是现在中端耳机市场比较主流的音色审美。相比起过去达音科普遍偏暗和干的音色来说,这样的音色显然更能得到大部分用户的认可。

同时这种音色还带有轻微的甜味,在推力偏小时尤其明显。这不是说SA6在推力较小的时候就不好听,相反SA6对于前端的包容性相当不错,用小尾巴就能够推得有模有样。不过在使用小尾巴这样的设备时,SA6的声音甜度明显要更高,其实也就是形体感相对没有那么结实带来的结果之一。而在推力给足以后,虽然甜味还在,不过更饱满的结像让SA6的声音更为健康,也能够适应更广的音乐范围。

同时扎实的结像带来的是更为顺畅的音色衔接,这也是过往达音科耳机比较容易遭受争议的点之一,而在SA6上就不存在这种问题。高频在能量感分丰沛的同时依然与中低频保持着良好的一致性,使得SA6在音乐的表达和理解上有着优秀的表现。

当然了,作为一款售价还不到4000的耳机,SA6也不是面面俱到的。比如SA6的声场就相对偏小,自然的结像之间的距离也比较紧密,大致呈一个横向略宽的椭圆形,不过形状还是非常规整的。因此如果想要泛音多一点——那不太可能,毕竟声场就只有这么大。不过如果收放速度更慢一点的话,确实能够带来更加舒适的听感。

赵工:明白,马上安排。(设计对白请勿当真)

于是这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讲到SA6上的那个调音开关(我太机智了23333。根据官方的说法,这个可以增加中低频的结像以及泛音的能量感,实测听下来……嗯,官方是对的,而且差异明显。

在将开关调到开以后,中低频的结像明显要粗大一些,泛音的收放也更加缓慢。虽然和高频的音色风格出现了一些差异,不过得益于高频本身的能量感,且这个开关虽然变化明显但并没有改变SA6本来的音色风格,这种差异并没有造成严重的割裂。欢迎大提琴控们打开此开关。而如果你对这种差异并不感冒,我还是建议你关掉这个开关,以获得更加自然顺畅的音色。

总的来说,SA6是达音科采用纯铁结构之后,正式开卖的第一款产品。很显然,达音科打响了漂亮的第一炮。SA6不仅本身声音出色配件丰富,还具有一定的可玩性。虽然在工艺上还有一些小瑕疵,但是相信以达音科的实力应该很快就能改进工艺和品控,避免将来再出现这样的问题。而表现全面、产品力强大的SA6,势必能带达音科在中低端市场打出一番新的作为。

【本文转载BB型JRMShaw,若需转载请标明出处】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