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九八二年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转折性变化。由刚包产到户时人们争着种土地,甚至把荒边荒角都开垦起来种上了庄稼,到现在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土地撂荒的现象。而这种现象,从表面上看是由于物价上涨,农民种土地收入少,才使农村的青壮年农民纷纷外出务工。然而,出现这种现象的真正原因却是社会的发展与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
在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兴办了不少的工厂、学校,修建了铁路、公路、机场,各地设立经济开发区,还有城镇化扩容和商品房开发等等,吸纳了大量的农民工参与。这样,物价自然就会上涨。尤其是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由于灾后重建,拉动了内需,物价更是迅猛飙升。
在国家这些年发展的大背景下,劳动工价大幅度提高,使从事农业生产的效益远远落后于外出务工的收入。于是,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脱离土地,纷纷外出务工,从而出现了种应付田和土地撂荒的现象。
可是,有些人却没有认识到土地撂荒的真正原因,而是认为当年不应该实行包产到户。他们认为,如果继续实行大集体的生产模式,就不会出现土地撂荒的现象。
诚然,如果当年不实行包产到户,到现在仍然还是处在大集体时代,那么土地撂荒的现象可能就不会出现。但是,如果当年不实行包产到户,也就没有改革开放。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大量兴建工厂、学校,修建铁路、公路、机场,各地设立经济开发区和城镇化扩容以及商品房开发等等。而没有以上这些建设,国家的面貌,人民的生活也就达不到现在的水平。
直到现在,仍然有一部份人没有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全面否定包产到户,希望将已经实行的包产到户这种生产模式再过渡到大集体时代,走回头路。实际上,是这一部份人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大集体生产模式所存在的不足。
只要经历过大集体,又经历过包产到户,而现在仍然还健在的人,认真回忆一下大集体的粮食产量和包产到户以后的粮食产量并进行对比,就能得出结论,究竟是大集体粮食产量高,还是包产到户以后的粮食产量高。为什同样的土地,同样的生产条件,同样的人,粮食产量却明显不同。
现在,对于农村土地撂荒的现象,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是时代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出现的自然现象,而不是包产到户这种模式所形成的。下一步,国家对农村的土地实行“三权分离”,将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分开,促进土地流转,实行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减少农业从业人员去从事其它的产业,从而改变土地撂荒的现象,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最终达到农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