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重庆大学:“国家需要,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20-11-09新闻28

11月8日,在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何强科研团队成员在实验室工作。记者 卢越 摄/视觉重庆

如何保护三峡库区的水质和生态安全?如何用自主创新突破国外专利壁垒?在多年的发展中,重庆大学一直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实际行动抒写爱国情怀,推动科技创新。

11月6日,重庆日报记者分别对该校机械、能源、环境等团队进行了采访。

“硬磕”齿轮

护航“国之重器”

齿轮,在大多数人眼里是冰冷的,但重庆大学副校长王时龙却35年围着齿轮转,赋予齿轮“温度”和技术,“转”出世界一流水平。

齿轮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装备中,不同性能的齿轮,影响着装备的能力和寿命。

“大型风电设备的齿轮直径大的可以达到2米或者3米,这么大的齿轮加工出来,必须要用大的机床。”王时龙介绍,此前由于我国没有大规格齿轮加工机床,导致“卡脖子”难题。团队联合齿轮行业领军企业,发明研制了复杂修形齿轮精密数控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为大型风电设备、航母等“国之重器”关键部件的齿轮制造保驾护航。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王时龙表示,科研工作者就是要用科技创新突破国外专利壁垒,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底气、保障国家工业安全。

代代接力

突破微藻领域核心技术问题

形态各异的试管等容器中,全是绿色的微藻。这是重庆大学动力工程学院微藻人工温室里的情景。作为水体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微藻就像由太阳能驱动的细胞工厂,可以“吸入”二氧化碳,“吐出”可再生的生物燃料。

2010年左右,在廖强教授的带领下,由15名核心成员组成的团队,针对现有微藻培养成本高、产率和效率低等突出问题,开展了系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

“廖强和朱恂老师是学术上的一对‘夫妻档’,他们都是学校热能专家辛明道的学生。”如今已是重庆市巴渝青年学者的团队成员吴亮介绍,团队不少成员都是廖强和朱恂的学生,大多是出国深造完成学业后又回到母校工作。

优秀的团队培养优秀的人才。团队目前已培养出七八名国家级标志性人才,在2018年获得“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如果用我国1.5%的土地面积养殖微藻,一年可减少约9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生产出约8亿吨生物柴油,够全国一年半的燃油使用量。”廖强表示,基于国家重大战略的需求,团队原创性地提出多种高效微藻培养光生物反应器技术;开创性提出对微藻进行热水解发酵制取生物燃气的新技术路线,推动微藻能源走向实用化,应用到工业减排、废水厂净化废水和柴油生产等领域。

水上水下结合

保护三峡库区生态

三峡水库形成后,水质怎么保证?又如何保证三峡库区生态的多样性?

2003年,依托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以及生态学学科,“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运而生。

“实验室包括70名高水平科研成员,持续开展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演变、机制及保护和调控的关键技术研究。”重大环境学院院长何强介绍。

保护库区生态,一在水上,二在水下。重庆大学利用学科优势,对城市污水处理厂、面源污染等开展技术攻关。

科研经历无疑是艰苦的。团队建立了2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05个消落带生态系统野外永久定位研究样地。在江北盘溪,团队连续3年进行面源污染监测。这项监测需要等待下雨。可常常,天气预报说要下雨,团队成员“全副武装”出发等待,结果一个晚上都没下。刚一回来,雨又下了。

在渝北统景,团队至今每个月都要在8个点进行采样监测。采样风雨无阻,队员有时会遭遇洪水,有时甚至滑进水里。

多年的坚持让团队科研成果丰硕,如针对库区污水来源复杂、水体生态脆弱等方面的问题,团队研究出山地城镇水污染防控与水环境整治理论与技术,成果应用于146项库区排水设施建设改造等工程实践。

控制好源头的污染,还要保护好水下的生态。

“白鲟、达氏鲟、胭脂鱼是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如果能保护好长江里的这‘三条鱼’,就说明库区生态保护效果不错。”重大环境学院副院长杨永川介绍,团队的技术已广泛运用于长江沿岸的污水处理厂等设施,三峡水库目前水质良好,稳定保持在二类和三类之间。

本报首席记者 李星婷

#国家#重庆大学#团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