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致家长,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而不是被威胁,你做到了吗?

2020-11-09新闻26

原标题:致家长,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而不是被威胁,你做到了吗?

最近有一有一篇文章特别火,里面列举的教育方法受到了很多网友追捧。

其中一个场景说的是孩子跟妈妈去电影院,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孩子一直问问题,于是妈妈开始教育他——

妈妈:现在是什么场合?

孩子:电影院。

妈妈:电影院是不是公共场合?

孩子:是呀。

妈妈:你在公共场合大声说话,是不是会影响到别人?

孩子:是。在公共场合影响别人的都是垃圾人。

妈妈:那你是不是垃圾人?

孩子:我不是。妈妈,我不说话了。

一场电影下来,孩子真的一声没吭。于是作者感叹:“要是每个家庭都像这位妈妈一样教育孩子,那世上就没有熊孩子了。”

真的是这样吗?

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

而不是被威胁

大家都知道,电影院里应该保持安静。可是,为什么会形成这个规则呢?因为当你在电影院安心看电影时,不会希望被其他声音干扰,别人同样也有这个需求,因此形成了保持安静的公共规则。

这是出于人的同理心,是对自己和他人需求的尊重。一个孩子,如果从小他的需求就被父母尊重,那么他自然也会具有同理心,能够尊重别人的感受。

假设大家都像微博中的妈妈那样去教育孩子,会发生什么呢?

我们会看到“评判”——孩子害怕被妈妈评判为垃圾人,于是不说话了。他保持安静,并非出于对别人的同理心,而是因为恐惧被评判、被惩罚,不得不遵守规则。

假设这个孩子处在一个没有监管的地方,没有妈妈看着,也没有摄像头盯着,他还会遵守规则吗?不一定。而具有同理心的孩子,不论有没有监管,都会发自内心地维护规则。

如果这个妈妈经常评判孩子,利用孩子对评判的恐惧来操控他,那么在孩子心里,就会慢慢内化出一个严苛的、充满评判的妈妈。

当孩子长大以后,在电影院遇到别人大声喧哗,他不会心平气和地去提醒,因为他心里已经开始一轮评判了,他会用鄙夷的态度去攻击对方——“我是安静的,我是好人,有道德的人;你在电影院里不守规矩,你是垃圾人”。抱持这样的心态去跟别人沟通,很容易引发无谓的冲突。

那么,教导孩子遵守公共场合规则,父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这里有一个大前提,即父母平时就尊重孩子的界限,给孩子自由。

比如父母第一次带孩子去电影院,出门之前可以先跟孩子商量:“电影院是很多人聚在一起看电影的地方,我们需要和大家一样保持安静。如果你有什么需求,要靠近爸爸妈妈的耳朵轻声说。你觉得这样可以吗?”

这样跟孩子商量,他就可以保持主体性,自己做出选择。假如他选择了去电影院,就意味着他主动选择遵守公共场合规则,而不是被教育“你必须遵守”。

出自内心地选择去做,孩子的内在就不会产生“遵守规则的超我”和“不愿意遵守规则的本我”之间的对立冲突。

如果在电影院遇上别人大声喧哗,父母可以告诉孩子:“他们可能有比较重要的事情,所以需要讲话。或者他们心情激动,忘了保持安静。如果我们觉得被干扰了,可以扭头跟对方笑一笑,提醒一下。”

在整个过程中,父母与孩子协商,讲清楚事情缘由,让孩子充分体验到什么是被尊重。

这样的孩子,自然会尊重他人,而且会学到:即使遇到矛盾冲突,我们也可以心平气和地解决,不评判、不伤人。

父母要抛掉惩罚性“超我”

只解决问题

还有这样一个被众人称赞的教育孩子的案例:

妈妈带孩子乘坐轻轨,孩子在车厢里拿着酸奶乱跑,妈妈让孩子坐好不要动,孩子不听,结果摔倒大哭,酸奶洒了一地,其他乘客都扭过头看。

孩子大概摔疼了,想让妈妈抱,妈妈说“想抱就不准哭”,孩子立刻不哭了。

然后,妈妈拿出纸巾和垃圾袋,让孩子把地上的酸奶擦干净,“自己做错的事,要自己负责收拾”,又跟孩子讲道理,分析他犯的错误,让孩子向周围乘客道歉。

孩子照做之后,妈妈终于在他的脑门上亲了一口,把他抱了起来。于是,大家都称赞这位妈妈会教育孩子,感叹要是天下的父母都如此,世上就没有熊孩子了。

孩子摔疼了会哭,希望得到妈妈安抚,这是多么正常的事!然而,孩子的这种心理渴求,却成了妈妈控制威胁孩子的手段——“你必须符合我的要求,我才会给你想要的情感抚慰”。

所以,孩子立即压抑了自己的哭泣,去讨好妈妈。

洒了酸奶是一个意外,处理意外其实很简单,擦干净就好了。妈妈跟孩子一起动手,尽快把地面收拾干净,多么自然的事情!

但是这位妈妈却把一件简单的事情,上升到对与错的评判,分析孩子的错误,让孩子明白自己做错了,并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这还不够,妈妈还特意让孩子跟大家道歉。

为什么要特意道歉呢?

因为大家都扭过头来看,这会让妈妈认为大家已经在评判自己了,觉得很羞愧,所以要通过让孩子道歉的方式,来减轻自己想象中被评判带来的羞愧感。

可见,这位妈妈自己的内心有着严重的评判与被评判的剧情。用精神分析的术语来说,妈妈的内在有一个严厉的惩罚性“超我”,她要通过孩子主动道歉来避免自己被惩罚。

事实上,酸奶洒到地上,可能会打扰到一些乘客,但是没有人会觉得自己被伤害了。

好的解决方式是顺其自然,不加戏,不加剧情,重在解决问题。

孩子摔疼了,妈妈抱抱他,安抚他;酸奶洒地上了,妈妈和孩子赶快动手打扫干净;打扰到别人了,说一句“打扰了,不好意思”就可以。

这样,孩子可以从大人处理事情的态度和方式中,学会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心态平和,快速反应,对自己和他人都不评判、不威胁、不控制。

不评判对错,只尊重感受

火车上一对母女没有座位,过道上的旅客可能挤到了孩子,孩子哼哼唧唧地跟妈妈告状。妈妈很温柔地说:“你看叔叔阿姨也不是故意的,对不对?你就原谅他们吧!”孩子点点头。

这件事情也被视为“家长优秀教育”的典范。

但是回想一下,我们大多数人应该都有过被挤的经历,即使是成年人有时也难以忍受。

这个孩子,周围大人的身型是她的好几倍,淹没在这样的人群中,那种感觉大约就像身处一群巨兽之中,没有喘息之地。

孩子很可能恐惧不安,她也许并非是在告状:“我被他们挤到了,我不能原谅他们。”而是在向妈妈发出求助信号,渴望得到安抚。这个时候,妈妈轻飘飘地说:“他们不是故意的,你原谅他们吧。”

如此,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就是,别人没有做错,错的是我的恐惧不安,我应该否定自己的感受,跟妈妈一样,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否则我就是不懂事的。

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就算因此变得懂事,所表现出的宽容,也不是内心强大带来的,而是在压抑自己的情绪感受,伪装出妈妈喜欢的正确的样子。

别人做得正确与否,跟自己有什么感受,其实是两回事。别人没有做错,不代表孩子就不应该有不好的感受。

逻辑理性和情绪感受原本是没有冲突的。

一件事情发生了,即使对方什么都没做错,我们也可能有不舒服的情绪感受。一个孩子,如果从小他的情绪感受就能够被父母看见,得到父母的安抚,那么长大之后,他就会具有自我安抚和看见别人的能力,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同理心”。

所谓“高情商”,指的正是不评判对错,只尊重事实,尊重当下真实发生的情绪感受。

孩子感到难过,父母可以既不评判孩子“怎么这么无理取闹”,也不攻击自己“我是个不称职的父母”,只需要简单直接地允许孩子难过,陪伴他走出负面情绪。

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典范”,内心强大结实,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不制造无谓的冲突对立。

来源:中国网教育频道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