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游览武汉城区特色博物馆:由旧厂房改造,展出城市近百年工业历史

2020-11-09新闻29

武汉是一座历史和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综合发展非常显眼,尤其近代发展史留下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城区内至今遍布众多建筑痕迹。相比较武昌和汉阳,汉口发展得更为丰富和亮眼,经济文化较为突出,比如硚口区内建设有一座很特殊的纪念总结性展馆,它由旧厂房改造而成,红色外墙点缀的装饰元素富有时代特色,充满复古风。最重要的是里面是,展馆系统性展示出硚口区近代一百多年来的工业发展史,浓缩了一个时代的背影,让人深为赞叹,它的名字叫做硚口民族工业博物馆。

一般来说,作为公共展馆,会建设在专门的科教文旅用地区,同时考虑人气和效应等,也会稍微聚集于生活和教育区,但这座硚口民族工业博物馆不同,它建在了企业和生活混合的区域里。这里面固然有区域规划问题,但在侧面也呼应了其主题,毕竟是一处区域博物馆,本就应该建在区域内,同时,一个宏大的“民族工业”主题又预示出它的定位和规格来,总之,它就是一座区域的、高规格的、工业属性总结展示的博物馆。

从位置来看,博物馆并不显眼,非绝对市中心区域、非绝对繁华商圈、非热门生活区等“三非状态”,又让它始终挂着小众标签,但如果综合看武汉三镇格局,又能看出其实硚口区位优势也并不差,至少是主城区。主城区格局下,博物馆位于长丰高架和解放大道之间,区域内交通便捷、四通八达,东西分别接壤江汉区和东西湖区,承接上下,左右逢源,有了人流走动,也就有了发展潜力。再者,硚口虽然定位上非旅游休闲区,但它总归挨着东西湖,博物馆所在的地方与三环线边上几处综合湿地公园联动,串联出自然和工业旅游标签,这种反差本身就很吸引人。

博物馆所在的丰硕路,名不见经传,但很多本地土著应该都熟悉,往前推几十年,这里可是老武汉的工业企业聚集地。曾经这里,那是工业云集,“武字头”企业厂房遍布,连这座博物馆本身就是在原武汉铜材厂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的,这使得其保留了大量原厂特色。简单梳理下就能发现,像上世纪50代国营工厂独有的红砖墙、红屋顶建筑厂房,加上灰色道路和门窗,形成独特的复古美感。同时,加上改造而来的先进光电和展示技术,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目前的博物馆综合体,它有颜值也有内涵,让第一次游览的人赞叹不已。

具体来说,博物馆的特色首先在进大门时就有所区别了。大门四周围上栅栏,设有多个进出口,其主出入口气势如虹,高耸大门,雕塑和钢铁完美融合,上书“硚口民族工业博物馆”,加上红黑颜色对比,有种高大上的感觉。进门之后,有一大排主楼和副楼,红色砖墙,平整公共区道路,空地上还雕塑有几组冷峻的展品,说是展品,又更像是纪念品,火车头、工业器件,主题寓意强烈。在秋冬时节前来,户外合影,光线明暗突出,再拉高一点对比度,工业风照片呼之欲出。

除了外部雕塑和建筑,博物馆更多的亮点在内部,由大门处登记入内,就可以开始自由参观。一楼一览无余,从大厅向左右浏览,最显眼的是那一栋楼梯,它被设计成了一座古城墙状,城墙中间挂着“硚口”两字,还有垛口和外墙城砖,看着有几分真实,沉浸感突出。不仅是这座城墙设计得另类,还有其他建筑也被改造到了展馆内,如石桥流水、码头岸堤等,表现汉口区域开埠以来的盛景。根据历史进度,来回上下几层之间,看到的是硚口工业发展的一幅完整画卷,各种真实和模型物件,或置于展柜或刻在墙壁上,看着让人赞叹。

说到汉口民族工业,必然离不开张之洞,他是一位与整个武汉近代发展关系非常大的人,对武汉工业进程贡献巨大,几乎是元老级别人物。博物馆里展出了张之洞区域,是一块办公的阁楼,张之洞坐于其中,身旁物件还原地应情应景,百年画卷犹如弹指一挥,让人感慨。除了张之洞,博物馆里还展出了很多硚口区的近现代工业盛况,如火柴厂、拖拉机厂、水电厂、面粉厂等,很多工业模型是第一次面世,还原出了硚口、汉口和武汉的工业先行地位。

在博物馆里,和近现代工业发展的瞬间和历史比较,众多建国后的工业成就更容易引发共鸣,比如国内第一台整装汽车、第一台农用拖拉机等,这些殊荣的出现,让深处武汉的人更有认同感和荣誉感。不过,和巨大的工业器件比较,博物馆里还有一处很小众的展位令人怀念,它是一间房子的大厅,里面墙壁上贴着毛爷爷和周总理的画像,角落里放着知名的三大件:缝纫机、二八自行车等,还有木桌子和开水瓶,不仅神还原了当年众多家庭的生活状态,也从侧面展示出了当时国家的工业化程度。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