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广州八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4650.5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6.6%。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前三季度广州经济实现正增长提供了强大动能。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作用尤为突出。数据显示,“十三五”时期,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关的产业2019年实现营收4283亿元,是2015年的1.9倍,年均增速17.38%。
一批领军企业广州悄然诞生;广州全市创建国家首个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首批国家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等一批殊荣业“花落”广州。令人期待的是, “十四五”时期,广州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蓝图已经明朗:打造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加快推动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十三五”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营收年均增17.38%
回顾“十三五”时期,广州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信息化支撑作用增强,应用快速深化。来自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数据显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相关产业2019年实现营收4283亿元,是2015年的1.9倍,年均增速17.38%。广州软件产业纳统企业已超2300家,7家跻身国家软件百强,8家位列全国互联网百强,39家成为国家规划布局重点软件企业,33家在主板和海外上市,成功培育6个“互联网+”小镇,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加快建设。
一批新型业园在广州悄然诞生,例如广州创建国家首个区块链发展先行示范区、首批国家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通用软硬件(广州)适配测试中心、设计仿真工业软件适配验证中心等。广州还新增6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家,建设广州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实验室等重点创新平台,获批建设8个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广州)稳步推进,接入二级节点数量全国首位。如此带了广州企业的科研投入持续增加。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广州全市规上工业研发投入持续提升,年均增长8.3%,2019年达288.65亿元。
居民家里则享受着信息化发展的最新成果。截至2020年8月,广州全市固定宽带接入用户586.9万户,其中光纤接入用户544.7万户,光纤接入用户占比达92.8%,宽带网络投诉100%解决。如今,广州建成了首个国家广电标准(AVS2)应用示范社区、18个4K电视网络应用示范社区、3.6万个5G基站(全省第一)、590根智慧灯杆,建成公用、专用充电桩26615个,全市电动汽车充换电网络基本形成。广州先后荣获首批“宽带中国”示范城市、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第二名、中国智慧城市发展应用评估创新奖、全国重点城市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第一名、2019亚太区领军智慧城市等称号。
“十四五”期间: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优先发展6大产业
一批领军企业广州悄然诞生。“十三五”时期,智能网联汽车、超高清视频、集成电路、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在广州加速发展;越秀“超高清视频小镇”加快建设,信创产业生态初具雏形,汽车产业产值超五千亿元,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产值陆续超千亿元。
“十三五”以来,广州先后成功推动富士康、中电科、国智恒北斗、广汽智能网联、宝能汽车、粤芯、新松机器人、TCL、树根互联、科大讯飞、乐金、马斯特智能装备、乐药信息科技、骑安科技、创维智能产业创新基地、恒瑞医药产业化基地、恒大新能源汽车三大基地、维信诺第6代AMOLED模组等一批带动力强、产业链长、产业规模达的优质项目落户建设,全市工信领域新增重大投资项目60个,完成投资额1178亿元。
在“十四五”发展规划中,广州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蓝图也已经初步明朗。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透露,下一步,广州市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优先发展电子信息制造、超高清视频及新型显示、人工智能、卫星导航、软件和信创产业、数字基础设施等产业,全力打造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加快推动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深化信息技术场景应用,不断提升城市数字化治理水平。
这将满足更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如创维总裁、中国电子视像协会会长刘棠枝介绍的那样,虽然今年受疫情的影响,居民消费三四月份还是受到一些抑制,但进入三季度,中国市场的消费有一个报复性反弹。随着广州打造“世界显示之都”的持续深入与产能增加,明年就将有新的总量为1000万的生产线在黄埔区下线,其中OLED产量占比30%。到了2024年,我国生产的OLED电视价格将更加亲民,在现有1000美元基础上减少30%~40%。
威水案例:在线质谱仪半小时“捕捉”污染源
环保一直是国家重视的议题。往昔,空气治理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比如关停周边数十公里乃至上百公里的所有企业来治理雾霾,这或许误伤不少企业,导致社会整体效益的损失。
来自广州黄埔区的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利用质谱技术开发的空气污染在线来源解析监测方法,创造出打响“蓝天保卫战”的重要“武器”——禾信大气VOCs秒级多组份走航监测系统。其通过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可以在1秒中测量到空气中几百种污染物质,甚至放在一台车上巡航,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给城市的污染情况画出“地图”。
企业负责人粘慧青介绍说,该技术以车辆为载体,搭载秒级多组份在线挥发性有机物质谱仪,边走边测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可秒级获取VOCs及每种组分的浓度数据,空间分辨率精确到“米”,实时绘制出挥发性有机物的区域污染画像,并通过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将所有数据传给后台,物种、浓度、位置、时间一一对应显示给决策者,为事故处置决策提供及时、丰富、动态现场信息。
一旦发生应急事件,走航监测车立即围绕事故中心进行近距离原位走航监测,实时反馈事故点附近大气中各种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值。明确主要污染物种以及空间分布,第一时间掌握污染特征及扩散趋势,随后以事故点为中心,分别以500米,1000米和2000米为半径划定高危区,危险区及警戒区,形成分级检测机制,并初步划定各区域的敏感点位,走航车对区域边界进行走航监测,结合气象因素评估污染物扩散范围,最后对区域内的敏感点进行重点监测,尤其是事故点位下风向区域。通过对敏感点位的走航巡查与定点监测,掌握关键物种的变化及消散情况。并可根据监测物种浓度的变化情况,实时更新高危区,危险区及安全区的范围,及时调整应对策略,直至大气VOCs浓度恢复到安全水平。
目前该技术列入了环保部2020年夏季空气污染治理攻坚方案,率先在黄埔区形成应用示范,并在北京、广州等全国各地推广应用,为国家避免千亿级经济损失。粘慧青介绍说,应对污染事故,最好的措施是预防,通过建立VOCs走航业务化巡查体系,可及时捕捉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风吹草动”,在线实时报警,指导快速决策,将事故遏制在萌芽中,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专家观点:传统产业走产业数字化之路是大势所趋
广州现代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中心(GRID)执行院长江浩告诉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传统产业通过上云,上链,上网等,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走产业数字化之路是大势所趋。从全球产业实践看,国际著名的都市圈均培育出了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如纽约的生物医药、旧金山的电子信息、东京的先进制造。而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拥有发展产业数字化的“基因”优势。
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有巨大的市场需求量,居民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创新实力强。当前,广东正瞄准世界先进产业集群建设,重点发展产业就包括智能家电、汽车、现代轻工纺织、现代农业与食品等战略性支柱产业,并强调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广州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有助于为新兴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供具体的商业场景。
现实中走访发现,近年来智能扫地机器人、送货机器人等接到大量订单;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在全球实现零的突破……江浩表示,从这个角度来说,广东、广州要把自己做成技术创新的试验田和应用地。广州可以通过加强与深圳的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则可以加强与长三角城市群的合作,加强与国际上重要科研院所的合作,将产业带进到广州,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记者手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结合能打造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
实业始终是强国之基!负责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新闻报道以来,随着参加一次又一次的各级部门会议,走访一个又一个企业,我对上述认识就越发深刻:在黄埔的禾信仪器,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结合,做中国人的质谱仪器,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个企业民族使命的担当,企业也实现弯道超车,在大气污染物的防治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的地位。
在南沙的广东宝乐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尝试把人机语音交互系统、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赋能传统的扫地机器人,生产出全球首批能听懂人话、讲故事、唱歌曲的扫地机器人。疫情出现后,家政人员不能上门,智能扫地机器人销量全球猛增30%。如今全球80%的扫地机器人来自粤港澳大湾区,来自中国广州的产品则走进全球40个国家,60多个品牌在穗加工……一个个先行者的精彩案例在广州这块热土上上映,看来,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结合确实能打造中国制造的硬核实力,期待见到更多的后来者。
在这个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大趋势已经明朗的新时代,广东、广州作为制造业基地的,拥有巨大的产业优势;同时,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需求量大的优势,吸引全球的生产要素、资源要素、科技力量、投资资本到广东、广州集中,进而整合全球产业链,在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打造一个从广州出发,面向全国,辐射全球的产业体系,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连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