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时报人的记者节心声:?纵路途坎坷,我们不止步

2020-11-08新闻22

愿爱你所爱,行你所行

□新时报评论员 赵晓昕

今年11月8日,是第21个中国记者节。在这个不放假的节日里,许多记者与编辑如往常一样,奔赴在新闻现场、坚守于编辑一线。

“无冕之王”背后,既是美誉,也是责任。万家团圆夜,他们在路上;夜深人静时,他们挑灯夜战;在属于自己的节日也一如既往地忙碌,就是他们对这份职业最好的诠释。他们很少站在舞台中央,也很少被闪光灯所聚焦,但是每一次奋不顾身的逆行、每一道照亮黑暗的笔触,都是他们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热爱是态度,坚守是选择。在媒体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走过了“黄金时代”,迎来了“媒体转型”,每一位直面挑战、不惧前行的新闻工作者,都是“既然选择了理想,便只顾风雨兼程”最真实的写照。2020年已经接近尾声,回望这特殊的一年,行走在路上的新闻工作者,或许都曾暂停片刻,思考自己职业的意义。

肩挑社会道义、笔落时代风雷、守望公平正义……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奔波在路上、伏案至深夜的理由。

他们一直在记录社会,却少有时间记录自己。因此今天,我们既关心宇宙,更关心他们的故事。

愿无论何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从第一个到第二十一个记者节

□新时报记者 罗晓飞

今年11月8日,是我经历的第二十一个记者节。从第一个到第二十一个,21年间,时代在变,媒体在转型,不变的是记者的职业精神。

我经历的第一个记者节是在南郊宾馆。2000年,驻济高校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参与庆祝首个记者节活动,看到台上受到表彰和台下就座的记者,心里蓦地对记者生出一种敬重和对职业的向往,原来记者如此荣光。当时,记者节是继教师节、护士节后,设立的第三个行业性节日。

2002年入职赶上了媒体发展最好的时候。无纸化办公、互联网时代到来、媒体集团化,新闻事业蓬勃发展,我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认识也不断加深。直面危险,是每个记者的担当。2003年春季,非典肆虐期间,部门同事在济南诸多媒体中第一个进入隔离病房,发出了来自隔离区的第一手报道。作为新人,同事这份勇气鼓励了我投入非典时期的采访。在一次偶然“扫街”中得知,受非典影响街头献血人群骤降,省市医院临床用血面临“血荒”。当采写的临床用血告急经《济南时报》报道后,街头重现踊跃场景,济南人的“热血”还有力支援了北京医院临床用血。那一刻,深深体会到记者的职业责任,我也从一个门外汉真正跨入新闻行业。

20年后,赶上媒体深度转型,记者光环也褪去,渐渐地记者不那么吃香了,压力越来越大了,身边同事或同行、朋友谈论最多的是离职,还有很多同行倒下再也没能站起来。很多从业多年的同行,有的转行进入企业宣传岗位,或者投身新媒体、个人创业,抑或进入学校等体制内,而注入这个行业的新鲜血液更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当记者从一个抢着入行的职业到为了饭碗而生存,很多同行不得不面临坚守阵地有无意义的苦恼。

第二十一个记者节前,我参与了一个热线水管爆裂的采访。晚上9点半探访现场,遇到抢修单位负责人,言谈中对方流露出媒体关注爆管这种事情少了,纸媒记者晚上肯来看现场的更是少了。在自己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能让对方肯定的同时,感受到坚守的原因和动力: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这份热爱,是来自不变的理想,尽管没有“妙笔著文章”之才,只要从业一天,就要“铁肩担道义”。这份热爱,是来自不变的职业认知,不管媒体转型怎么变,认准了往前走,不必留遗憾。

祝每一位坚守的新闻人节日快乐!

在路上,迎风逆行

□新时报记者 孙镇镇

因为热爱新闻这个行业,2004年大学毕业后,我放弃了当时炙手可热的专业对口金融行业,孤身一人来到泉城济南,走进济南时报,追寻记者的光辉和自由。

新闻之路的开启如初入大学的军训。我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深入老城区探寻济南的泉。趵突泉、黑虎泉、腾蛟泉、溪亭泉、散水泉……那年的7月,凭借满腔激情和执着坚持,无惧烈日风雨,几乎每天都游走在泉城老街巷探访古城历史、挖掘泉水文化。当看到报纸上散发着油墨香味的署名大篇幅文字时,辛苦顿时烟消云散,兴奋地把报纸邮寄给家人好友,和他们一起分享心中的喜悦。

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在外人眼里看来是光鲜亮丽、高尚神圣的,但更是肩负重大使命的一个特殊群体。非新闻专业的我,要比别人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每一篇稿件的背后,都是鲜活真实的新闻现场和无数个日夜反复推敲的奋笔疾书。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突如其来,身为一名专注医疗卫生领域的新闻工作者,疫情面前,不允许我有任何的犹豫和退缩,抗疫一线是医护人员的战场,也是新闻记者的前线。

2020年1月25日,山东省陆续派出12支“白衣铁军”驰援湖北,分赴武汉、黄冈、鄂州等地。很多市民焦急关切前方一线的战况,为了获取援鄂医疗队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我白天拟写采访提纲,等到半夜12点医护人员交班后与他们进行远程连线,写完稿子已经是凌晨两三点了,白天仍准时赶赴新闻现场进行采访报道。

2月27日,跟随负压急救车转运发热人员

疫情期间,我采写了“大别山ICU第一例危重症患者脱机拔管”“ 隔离房里给9个月大的宝宝冲奶粉”“怕防护服受污染,远驰湖北医护人员咽下呕吐物”……;我登上负压急救车报道发烧人员转运;见证山东援鄂医疗队数次出征;零距离体验隔离区一线医务人员的艰辛;跟随采访新冠肺炎康复出院者;见证新冠肺炎康复患者捐献康复血浆……及时报道了疫情防控动态,用情讲述抗疫故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在这场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阻击战中,我,也是勇敢的逆行者。

记者的光荣属于这个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国家。不忘初心使命,触摸时代脉搏,强化责任担当,守望公平正义。不惧艰辛,迎风逆行,我们永远在路上!

纵路途坎坷,我不止步

□新时报记者 丁国彬

有幸,我已经做了5年的记者,更幸,5年的时光都在济南时报热线新闻部。这里给予了我成长的肥腴沃土和春风雨露,也就是“无现场不新闻”和“新闻有力,报纸恒温”理念。我想,这也是老一辈时报人传承下来的专业精神和敬业精神。

我至今清楚记得,成为热线见习记者第一天晚上就接到突发线索:一辆轿车冲进荷花路旁的小清河。当我赶到事发现场,深夜10点,寒风里瑟瑟发抖采访完,几次想要返回,却被老师劝阻,“等到车辆被打捞上来,观察车子状况及确定是否有被困人员。作为记者,不能道听途说,要为自己所写的每一个字负责。”一番说教,开始让我真正理解新闻现场和严谨真实的写作,对于一个记者的重要性。

做新闻的道路没有坦途捷径可言。台风中水淹村庄,齐腰深的激流看不见道路,村民乘铲车逃离。而我和同事说服铲车司机,逆行成为第一家进入核心现场的媒体记者,蹚过湍急水流,采访途中协助救出被困98岁老人,做出当天独家且有温度的新闻。

在过去的5年里,温暖泉城的感人故事、胆战心惊的暗访调查、执政为民的阳光监督、迅速出击的全国热点、突发现场的惊心场景、家庭离散的人间悲情……我无一不在接近着现场。“新闻有力,报纸恒温”。尤其在自媒体信息洪流中,更需要记者坚守正直的来路,用温度和力度的基因,奔向真相的去处。

纵路途坎坷,我不止步。

十年,谢谢你丰富我

□新时报记者 柴颖颖

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十年前的春天来到济南时报实习第一天的情景,我们同批次考入的十名记者被当时几大部门的主任分批“领走”,我也正式开始了在济南时报的记者生涯,一眨眼就是十年。

2011年3月,在云南盈江采访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志愿者

从上学起的梦想是当一名语文老师,但毕业后却当了记者,从当初觉得入错行到现在“深陷其中”;从当初梦想着自己可以做一个铁肩担道义的“女侠”,到现在变成了一个既要坚守新闻理想、又要和采访对象斗智斗勇的“全能型选手”;一边觉得干这行真辛苦,一边遇到工作任务时又控制不住要主动加班……

在济南时报这十年里,我“涉足”了大部分口面,热线、城建、三农、教育、交通……采访过的人和事在记忆中已经可以堆满“一箩筐”。一开始,我觉得对某个部门、某个口面就应该“从一而终”,毕竟熟悉某个行业是个漫长的过程,成为一个专家型的记者需要时间,培养采访资源需要时间。但慢慢地我发现,深耕固然很好,但如果不得不面对改变,那我们更要有接受改变和新挑战的勇气和本领,因为每一个行业都有我们未知的领域值得去探索,每一个领域里都会发现有着有趣灵魂的采访对象,每一次这样的采访无疑都是对自己的丰富和提升。

记者这个职业让人舍不得放弃的地方就在于,即使新闻有着“四季歌”,但你也总是会遇到很多的“未知数”,不会完全预料接下来会遇到怎样的新闻事件、怎样的采访对象……

现在,我可以自称是一名“老记者”了,因为很多“95后”已经横空出世。有人说我并不是一个很听话的记者,我理解为表扬与批评参半,但我觉得,记者还是要有原则、有骨气的,当“软柿子”是成不了好记者的。

说实话,虽然也被选题、加班、任务虐过千百遍,但内心里却依然热爱着这个职业。十年的时间里,我见过新闻事件里的世间百态,见过强者的软弱无助和弱者的愤然抗争,脚下沾满过泥土,心中也有着温情和力量。不可否认,记者这个职业增长了我的阅历,也丰富了我的人生,磨平了我有些偏激的观点,让我能够真实而丰富地感受这个大千世界。在这个记者节,我也很想对济南时报说一声:谢谢你,让我与你相伴了十年的时光,让我在时光里不断丰富和成长。

曾经开玩笑说,以前希望从事一个可以天天和文字相伴的职业,现在真的实现了,因为只要想写就有写不完的稿子……没有新媒体,只有全新的媒体,媒体传播方式可能会更新迭代,但新闻人手中的笔不能停。传说一位媒体界的“男神”曾经说过:不能糊弄每一篇稿子,因为每一篇都署着你自己的名字,我们得对得起自己的名字。

七年之痒

□新时报记者 薛冬

这是我以记者身份经历的第7个记者节。现代人对7这个数字过分敏感,有道是“7”年之痒,或许我就是在挠痒痒中过了7个365天。

落笔这天是2020年11月7日,立冬,记者节的前一天。一大早,#请回答1988开播5周年#的话题冲上热搜,这是一部豆瓣评分9.7的神剧,不用提醒,每到暖气肆意,就变成了冬日限定。这个关于成长的故事,既费泡面又让人好哭。

这让我想到自己的“请回答”系列,如果时间退回到2009年,高考填报志愿的那天晚上,我还会不会拿着2B铅笔,把那一个个对应“新闻系”的黑色小方框涂满?答案是我不知道。

19岁那年,我顺利地被第一志愿录入,在距离家门口不到2000米的校门里开启了放肆的新生活。

我的大学有大树,有满地金黄的落叶,有郁郁葱葱的松柏,八角楼里有传奇的神猫,图书馆有占不着的座位。回忆里的我东奔西闯,也没获得突破年龄局限的视野。现在想想,如果让我重回二十岁,我是否会走不同的路?

答案是我不知道,可我确实挺想回去的,这是真心话。

但我没有时光机,在不可逆的岁月更替里,我只怕是没有回头路。

7年前,我从这个名叫新闻系的“象牙塔”毕业,懵懂地进入社会。“记者”是我第一个职业,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我想,如果有一天我离开了,也是因为对它始终怀有的敬畏。

我执着地写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是“记者”,这是我的一份职务行为。我倾尽全力,是为了它写字。

我是大众点评V8顶级会员,为了凑点评数量,我不择手段地罗列语气词;我是马蜂窝忠实会员,每篇游记只开一个头再无动静。我有一个公众号叫“风味济南”,注册几年更新太少到让人脱粉。这7年来,唯一让我坚持的事,就是做记者,唯一让我能严肃写字的职业,也是做记者。

我想我真是爱它,只是不愿承认,我也真是讨厌它。讨厌花6个小时只能写出300字的夜晚,讨厌因为社交恐惧症拒绝跟陌生人讲话的交谈,讨厌发不上稿子心焦难耐的火苗……我在与它的爱恨情仇里过了7年,痒得要破皮了。

人常说,做人要有底线。我却觉得,做新闻亦同做人。如果说空谈理想是吹牛,那么谈底线就是很现实的问题。人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键盘上打字亦如是。我懒得叨扰别人,也不想给自己下定义,寻着自己的路走,有所不为地走下去,或许能有一条路通向罗马大道。

立冬这天,我在冒着呲呲油火的炭火旁吃着烤肉,电视里循环播放着《请回答1988》,每一集里,都有狗焕妈妈不厌其烦地换着各种豹纹装,烟火氤氲里,我看不清对面伙伴的笑脸,在这个看不见月亮的夜晚,祝有底线的记者们,节日快乐。

编辑:孟祥军 王瑞琦

评论员:赵晓昕

校对:李尚永

#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