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广局再发话,拿着高额片酬的小鲜肉,要哭了吧?

2020-11-08新闻22

原标题:广局再发话,拿着高额片酬的小鲜肉,要哭了吧?

11月6日,广电总局再次印发通知,坚决防止追星炒星、过度娱乐化、高价片酬,伪造收视率的不良倾向。

除此之外,更加要严格控制演员、嘉宾的片酬。

2017年,广电总局就发文要求调控天价演员片酬,时至今日已经三年过去,演员片酬天价的问题仍然没能得到根本解决。

流量明星层出不穷,天价片酬得到了一定的遏制,追星文化越来越往畸形发展。

那些正准备进军影视圈,想靠刷脸拿到高额片酬的小鲜肉们应该要哭了吧。

1

日前正在热播的网络综艺《演员请就位2》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

真实的演员职场生活规则被揭穿,让观众看到了娱乐圈的真实残酷性。

除了惊讶之外,更多的是不可思议。

原因无他,在该节目中那些演技好得脚踏实地的演员是第一批被淘汰的。

那些靠选秀出身的爱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偶像们却坚挺地站在舞台上,甚至还拿到了s卡。

冲突的戏剧情节真实地发生在观众眼前,既让人觉得可笑又觉得无可奈何。

所谓的市场评级竟然真的能够决定一个演员的职业生涯。

那些靠话题流量炒作的爱豆们能够不费吹灰之力拿到好资源,轻而易举地名利双收。

比如说何昶希和陈宥维,这两位在节目中的尴尬演技就不用赘述了,两位的演技之尴尬都难以用具体的词汇来形容。

可是何昶希拿到了s卡,陈宥维也一直未被待定。

童星出身出演过多部经典作品,然后又在学校里扎扎实实磨练了几年演技的曹骏,却被淘汰了。

作为观众,除了惋惜哀叹之外,更多的是一种无力感。

观众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没演技的爱豆们占据着视线。

如今广电总局的这个通知简直就像及时雨,不仅对那些郁郁不得志的演员来说是好消息,对观众来说更是莫大的欣慰。

如果追星炒星过度娱乐化等问题真的能够得到实质性的遏制,那么观众的视线一定能得到净化。

也让那些想走捷径,想靠着炒话题炒热度的小鲜肉失去机会。

如此一来,才能够保证影视行业相对的公平。

虽然暗箱操作可能仍然存在,但至少差距不会那么大,至少有盼头有乘胜追击的可能性。

2

遏制演员的天价片酬是从源头上制止泛娱乐化的产生。

艺人们是公众人物,对社会有着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在广电总局颁布的最新通知中,倡导演员零片酬做公益,什么时候就连做公益都需要动员了?

近两年,做公益做慈善都成了明星们洗白立人设的行为,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当做公益变成一件需要呼吁的时候,也更加反映了现如今的公众人物社会责任感意识薄弱。

不正之风的确应该及时地遏制,也应该要重新建立一个正能量的娱乐圈文化规则。

娱乐圈的风向标往往能够影响很多年轻的受众,曾几何时,孩子们的梦想不再是科学家老师而是网红或者是明星。

这些表象都表明网红文化泛娱乐化经济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需要正能量的作为榜样,值得追逐的不是那些颜值高没有什么实力的爱豆,而是那些为国家为人民作出贡献的科研人员。

3

或许我们可以期待在不久的将来,那些数字小姐数字先生会渐渐消失。

当片酬不再那么轻而易举地拿到手,当观众的审美慢慢提高,中国的影视行业才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慢慢具有竞争力。

日韩文化冲击我国文化多年,在被动接受他国文化输入知识,或许我们该思考什么时候我们的文化也能够进行如此强有力的输出。

那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小鲜肉们,不应该过度刷脸,也不应该过度追求高收入和光鲜亮丽的外在。

检验一个爱豆或者偶像是否合格的标准是,能否给粉丝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能否给粉丝正确的指引和影响。

很可惜的是,这样优秀的爱豆少之又少,那些主流没有内涵的偶像越来越多。

广电总局遏制天价片酬的措施早就应该被贯彻,应该坚决执行下去。

片酬的分配不均导致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好演员无能为力,无戏可演,也让观众有苦难言。

演员这个行业有太多华而不实的“装饰”,究其根本演员也只不过是一个职业而已,每一种职业都应该有一定的职业操守和合格的职业规则。

完全被金钱指导和驱使的行业,早晚都会“翻车”。

#电视剧#陈宥维#片酬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