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听巴彦淖尔报人讲述昨天和今天的故事

2020-11-08新闻18

原标题:听巴彦淖尔报人讲述昨天和今天的故事

【记者节特稿】

我们与时代同行

——报人讲述昨天和今天的故事

11月8日,是第21个中国记者节。在巴彦淖尔这片热土上,经过几代新闻工作者的努力,推动着巴彦淖尔新闻事业蒸蒸日上。又到一个崭新的记者的节日,记者采访了几位巴彦淖尔报人,他们身处不同的年代,却怀着同样的对新闻事业的执着与梦想,从手抄电稿的时代到媒体融合,报纸印刷从铅与火的年代到光与电的传输,见证着巴彦淖尔新闻事业的时代变迁。

01

采编

手抄电稿时代

薛茂忠:用收讯机接收新华社电稿

再用模写机打在纸条上

11月4日清晨,阳光照得建设北路建设小区老年活动室暖意融融,薛茂忠正在手机上读早间新闻,他将看到的本地新闻发到微信群里,抬起头说:“我那些退休后到外地生活的老朋友,就爱看本地新闻。”

1976年1月,薛茂忠来到巴彦淖尔日报社,2016年6月退休,从事新闻工作整整40年。“1977年日报社才从磴口搬到临河,包括我在内的十几位员工脱了几个月坯子,才有了最早的办公室。”薛茂忠回忆。

刚参加工作,他在电讯室工作,负责接收新华社电稿,那时候《巴彦淖尔日报》还是4块版的小报,一周出3期,主要稿源来自新华社。每晚7点,他和另一位同事打开收讯机(类似电视剧里的电台),接收新华社发来的信号,模写机收到信号,机器上的小针跳一下在纸条上打一个字,1小时打5000~6000字,信号不稳、字迹模糊的,只能向新华社申请重发,再用浆糊把纸条粘到32K纸上,一个字一个字拼版,然后铅铸,最后定版印刷。手抄电稿时代一直持续到1987年。

薛茂忠说,1976年的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周总理和毛主席相继去世,毛主席去世那天新华社的通稿铺天盖地,他一个人接电稿,从晚7点接到第二天晚7点。“那时候年轻,总感觉有使不完的劲儿。”

“爬格子”时代

韦颖显:那时候,车马慢

稿件从邮寄到采用得十多天

1980年,韦颖显开始从事宣传工作。退休前一直在《巴彦淖尔日报》中旗记者站工作。如今,年过七旬的他依旧笔耕不辍。从“爬格子”到电脑打字,从信件寄稿到电子邮件投稿,新闻采写方式的变迁,让多年从事宣传工作的他有更多的切身体会和感受。

“那时,一支笔、一个本是记者的标配。稿件全部手写在方格稿纸上,一遍遍修改,再誊写好装进信封,通过邮局寄往报社。有时其他媒体约稿,就用复写纸。”韦颖显告诉记者,那时候,车马慢,通讯不发达,稿件从邮寄到采用最快也得十天左右,时效性不很强的稿件二三十天才能见报。

“采访主要靠骑车或步走。有些乡镇、苏木离旗里比较远,采访时有顺车就搭顺车,没有顺车坐班车。”韦颖显说。

“如果不去现场采访,很多细节不可能捕捉到。那次采访虽然很周折,但是很有价值。不仅留下了一个鲜活的抗战故事,也为中旗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大约一两年后,老人便去世了。”韦颖显很有感触地说。

电脑时代

韦嘉:电脑时代,采写更便捷

“进入电脑时代,新闻采写方式上更加方便快捷。采访有了录音笔,写稿有了电脑。”2001年入职巴彦淖尔日报社、坚守新闻岗位20年的韦嘉回忆,报社购进第一批电脑时,她是最早使用电脑写作的记者之一。电脑的方便快捷更多体现在改稿上,过去手写稿,写了初稿,然后再一遍遍修改,把修改后的稿件字迹工整地抄一遍交到单位。有了电脑后随时写随时改,大大加快了写稿速度,再通过电子邮件就可轻而易举地完成稿件的传送。

韦嘉说,刚改换电脑写作时,一些老记者不适应,有一次,她写完稿已经很晚了,走时给主任留了一张纸条,告诉主任稿子放到桌面上了,她明天稍微晚点儿去单位。本来准备睡个懒觉,结果一大早主任打电话问她,“稿子放在哪儿了?桌面上找不到。”她告诉主任,就在他的桌面上。主任说找了半天没有,桌面上空空的,就放着烟灰缸。

韦嘉说,如今记者还可以用手机写稿,通过QQ、微信等随时发送稿件、图片,投稿实现了“零距离”。同时,QQ群、微信朋友圈也成为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

“虽然新闻工作形式不断变化,但是内容、本质没有变,内容为王是不变的旋律。读者在哪里,我们就应该在哪里。”韦嘉说。

媒体融合时代

田昌:短视频是5G时代的新闻语言

新媒体传播的主流形式

“为了能第一时间把新闻送给读者,我们每天早上6点开始工作,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等忙完所有工作常常是第二天凌晨,凑合吃口饭,准备迎接下一场硬仗……”这是巴彦淖尔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副主任田昌的日常。

2009年考入报社的他,先后在巴彦淖尔日报记者部,黄河晚报新闻中心工作。2017年,田昌从黄河晚报编辑部调到巴彦淖尔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对新闻事业的不懈追求,田昌迅速成长,负责运营影响力稳居自治区前三位、巴彦淖尔第一位,多次获得全国大奖的微信公众号“掌上巴彦淖尔”。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呈几何级增长。”田昌说,感触最深的是今年生产的一个短视频爆款作品。

7月9日,由巴彦淖尔日报社拍摄的原创短视频《一路跋山涉水,巴彦淖尔这只回家的骆驼感动戈壁》发布后,一小时内爆红网络,先后登上微博热搜、抖音热榜,感动全国亿万网友。

火到啥程度?外国的网站、电视台都在转载。毫不夸张地说,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客户端及外文版、腾讯新闻及全国各大媒体争相转发,仅微博话题阅读量就达到了2.9亿次,总阅读量10亿次以上。

“短视频是5G时代的新闻语言,新媒体传播的主流形式。”田昌说。“报、网、微、端、视”多个平台组成的全媒体矩阵,正以其灵活多样形态及传播方式,将信息更快更有效地渗透到生活中,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媒体融合时代

石乐:2个小时的直播

需要提前半个月做准备

“直播间的宝宝喜欢这款商品的话,现在可以开始下单了哦,感谢大家的关注和小红心。”今年“五一”全民网购节,主播石乐在镜头前介绍一款河套特产。

2个小时的直播,需要提前半个月做准备,从选品、定直播时长、确定每一场的货品、每个货品介绍几分钟,熟悉货品的材质、价格,怎么定价、秒杀以及和商家对接……

“细节的东西很多,一场直播30~40个产品,接触新领域时也有压力,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石乐说,“刚开始做直播,观众很少,有一次,一个素不相识的人‘一掷千金’,给我刷了2个穿云箭(200块钱一个)……”虽然后来再没有在直播中遇见过这个粉丝,每次想起来心里还是暖暖的。

作为巴彦淖尔日报社网红主播,石乐坦言直播带货全靠自学。“看那些大的主播如何控场、看他们带货的节奏和气氛,研究直播卖货话术。每次直播带货前,我基本上不吃饭、不喝水,这样比较提气。”直播结束了,她才发现没吃午饭,晚饭也没吃。熟悉她的人都知道,石乐不喜欢吃奶食品,为了让观众感受到“奶香的浓郁”,她亲自试吃,即使观众尝不到味道,基本上也可以想象到。

“我很喜欢这种感觉,直播的时候好像其他工作人员都隐身了,只有自己在镜头前面,不停地说话,2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关掉机器的一瞬间,她感觉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02

印刷

铅与火年代

王海清:传统铅字印刷

每个环节犹如“闯关”

1987年,王海清调到巴彦淖尔报社印刷厂工作,一干就是33年。“当时的印刷工人,一天从早忙到深夜,活儿又脏又累,别想穿干净衣裳。在昏暗的厂房里、震耳欲聋的机器旁,每天干着单调繁杂的工作,还要忍受刺鼻的铅味……”回忆起报纸印刷的变迁,王海清滔滔不绝。

王海清说,上世纪90年代以前,报纸还是传统铅字印刷,当时巴彦淖尔日报社印刷厂分铸字、排字、浇版、轮印、制版等多个车间,每个环节犹如“闯关”。第一关铸字,铸字工按比例配制好合金铅的成分,再按字号大小、字体种类调好字盒,装上铜字模,用融化了的铅水,把字一个个浇铸出来。“这可是个苦营生,站在上百度高温的锅炉前,不仅受炙烤,还要忍受‘咔嚓咔嚓’的机器噪音和有毒金属铅的污染。铸字工经常要用手拿刚刚铸出的滚烫铅字,手上都长出了一层厚厚的老茧,不怕热、不怕烫,练出了‘火中取栗’的功夫。”

第二关是“拣字”。那时候,《巴彦淖尔报》每天的用字量大约1万个字,拣字工左手拿着手托和编辑好的文稿,右手从字架上一字一字拣取所需的铅字放在手托里。字号小的铅字只有指甲盖大小,即便是熟练的拣字工,一天一站也是六七个小时。

第三关是“排版”,排版工将拣好的铅字放在三面有框的方形铁盘上,按照编辑画好的版样排版,一块版面的份量足足有六七十斤重。

王海清说,直到1993年,报社购进“华光”微机照排系统,从此,传统印刷工艺彻底告别历史舞台。

光与电年代

孙培雯:最高限速每小时印刷4万份

所有的操作都是数控

11月5日凌晨1点30分,巴彦淖尔报社印刷厂车间灯火通明。伴随主机数据设定、纸张牵引入机、调墨工作就绪,印刷机轰鸣响起。印刷的滚轴粘着油墨,新闻纸在滚轴间穿得飞快。没一会儿工夫,一张张图文并茂的报纸从印刷机一头快速涌出来。

巴彦淖尔报社印刷厂副厂长孙培雯介绍,这些年,报社印刷设备不断更新,印刷技术从“单面单色”到“双面双彩”“双面四色”再到现在的彩报,不仅印刷速度和质量一步步提高,更减轻了他们的劳动强度。

“且不说与‘铅与火’的年代对比,就说2002年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印刷2万多份报纸需要至少8个工人干6个小时以上。现在6个工人印刷10万余份才用4个多小时。”孙培雯介绍,现在编辑做好的版样传到印前车间进行拼版、分色、制版,出一块版面仅需6分钟。而印报设备越来越智能,最高限速可达每小时印刷4万份,所有的操作都是数控。让孙培雯记忆深刻的是,十多年前在印刷过程中,要随时观察,发现断纸、缺墨等问题,要及时调试。各个操作按钮分布在各处,他一晚上要来回跑着操作,算下来有四五公里的“行程”,关键是轮转机还存在危险,稍有操作不当,很有可能受伤。而现在,仅一个数控面板即可操作整台大型设备。以前还需要4个人折报纸,而现在机器就折叠好了。

巴彦淖尔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袁雅芹 焦锦平 陶林/文

马利红/图

吴昊/ 视频

编辑:乔鸿 校对:史伟

#退休#主播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