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使用“陌生人社交”平台?

2020-11-08新闻17

这是一个社交网络的时代。当下,中国社交网络的使用率超过了90%,几乎所有网民都在使用微信、微博、QQ等各类社交软件。值得一提的是,熟人社交已经无法满足年轻人日益增长的社交需求。于是陌生人社交平台在90后及00后群体中悄然盛行。

据《2020 独居青年生活洞察报告》显示,26-30岁成为独居主力人群,64.83%的被调研对象选择通过社交软件结交新朋友,线上交友是不少独居青年们缓解孤独的“必选项”。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陌生人社交APP聊天交友?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

01 “陌生人社交”行为折射了哪些社交新需求?

青年实现人际社交、情感体验、满足与补偿的社会心理需求。在陌生人社交的网络中,个体的行动具有体验性、沉浸性、交互性、社会性、场景性和匿名性,使用陌生人社交软件能锻炼或完成一种新的人际社交,实现一种新的情感体验、匿名陪伴和心理满足需求。人际情感满足匮乏是导致人际情感型动机者的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的重要心理基础,而使用陌生人社交软件是一种新的消费情感体验,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社交焦虑和人际敏感,满足个体在现实中缺少的情感获得,有利于寻求替代满足和补偿,分享情感经验,分享特定的经验、感受及情绪等动因,忘却现实中的烦恼,体验不同人生,产生满足和快乐的情感体验。

青年实现个体化意义建构、获得权力与地位的需求。使用陌生人社交软件,个体的行动具有主动性、参与性、群体性、互动性、双向性和自反性,其意义生成具有动态性、建构性和创造性,其角色扮演具有体验性、解放性和反身性。在使用陌生人社交软件过程中,网络虚拟社区已经取代了外界真实的社区,赋予了网络虚拟陌生人社区中的符号以新的意义,权力与地位获得的新的机制,完成了一种全新的心理角色体验、积极参与的权力实践和“新的身份”。

青年实现一种新的文化消费革命和自我实现的价值需求。使用陌生人社交软件,能充分展示理想自我,获取虚拟空间中的权力、地位和身份,不仅仅可以获得交际需求的满足,也可以展现理想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青年经由陌生人社交软件的使用,通过消费标识社会差异和地位的区分,实现一种新的权力实践和自我实现的价值追求。

02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陌生人社交平台?

源于消费主义实践中对新信仰的渴望、自我实现的成就性动机。通过陌生人社交软件的使用,不断炫耀性消费和象征性消费,是一种自我意识确定、一种自我财富、自我表达权利实施。通过形式上与众不同来标新立异,通过伪装表象、体验新的生活方式、完成青年个性及与他人差异,建立一种青年感性主宰的成就文化,完成从边缘走向中心的社会应答、个体自由选择与自我成就。

源于情感宣泄和展现个性的情感性动机。当下,青年文化消费观念转向享受生活、寻求刺激、释放快感。使用陌生人社交软件等现代人际交往网络技术是一种新时尚、新感觉和新体验,是一种全新的情感体验、欲望解放和个性展现。在虚拟、陌生人的世界里,借由陌生人社交软件,实现激情、情感的宣泄,带有追求刺激、快感和好奇。经由松懈或匿名的态度、非正式化情感,寻求快意、刺激和满足的虚拟消费空间场所,分化瓦解基于地方性知识的地方性的习惯与传统,背叛了规范性角色的社会期待,激起了一股刺激欲望和激情的洪流,这是一种展现个性、情感释放和宣泄的情感文化消费实践。

源于个人主义对自由的无止境追求和面临不确定性的生存性动机。现代性意味着不确定性和生存性风险增加,不确定性使人产生一种紧张不安的感觉,带来一种持续的焦虑不安状态。正是如此,陌生人社交软件变成一种现代社会时空中的重要消费产品,青年通过对这种陌生人社交软件连续性消费,完成了自己身份的建构,形成一种独特生活品味、个人气质、实现了青年文化的消费梦想、影像与快感。

源于情感焦虑、自我认同困境与自我保护的工具性动机。陌生人社交软件的使用“存在一种向内心和室内的退隐”的工具性动机,由于相互矜持和冷漠,人们在都市人群中感到孤独和迷失。在面对潜在互动的人群时,面对不可抵抗的社会力量,个人不断寻求某种形式的自我保护和自我防御机制,即以冷漠作为相处之道,以之作为一种保持社会距离和维护个体自我完好无损的工具性手段。

03 如何让陌生人社交更加安全?

近年来,陌生人社交在缺乏监管的野蛮生长期,靠打擦边球爆火,过多的低俗内容令其反复被推上风口浪尖。如何才能让陌生人社交真正成为“一剂孤独解药”?

一是需要重建个体的道德空间,重建自主道德共同体,实现道德责任重塑。陌生人社交软件作为一种新的社会交往的技术手段,需要培育个体主义的道德责任,重塑个体主义道德良知,经由“道德责任”代替“技术责任”,需要激发网民的道德自觉,捍卫自我的道德自治形式,重建自主的道德共同体空间,实现从“旁观者”到“行动者”转变,从道德上的“他律”向“自主”转变,从“道德身份的承受者”向“责任者”转变。

二是需要拓展公共交往空间,提高青年的社交效能,重建人际交往生活共同体。陌生人社交软件使用给个体带来了社会交往的极大自由,扩大了个体社会交往中的自由选项,也带来新的矛盾性和不确定性,带来传统人际关系纽带脆弱,带来孤立的原子化的个体自我价值迷失,失去了社群共同体,失去了安全感,需要提高青年的社交效能,重建一个承认个体权利、包容个体差异的自主生活共同体。

三是需要一种反思性精神,需要一种反思的审美特质和反思性理性的投入。基于消费主义、个体化社会的消费实践体现了现代社会发展和个体生存困境,体现了个体生活方式和自我选择的矛盾性,消费自由的背后蕴含着现代技术对个人的全面控制,在这样一个社会,感性、欲望和情感释放取代了理性、控制和责任。陌生人网络社交构筑的背后隐藏着“资本逻辑”的重新登场,体现了更深层次的资本符号的控制,这是一个技术生成的拟真的、超现实的社交世界,技术生成了消费背后的需求假象。

(作者为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导)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