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5岁女儿被妈妈追着打:有一位情绪失控的妈妈,简直是孩子的恶梦
文|哑铃妈妈
情绪可以成就一个人,也会毁掉一个人。
小区楼下传来孩子一阵哭声,我开始没在意,想着孩子哭也是常事,可没多会,孩子的哭声一声比一声大,还夹杂着妈妈的怒骂声。
突然孩子跑了出来,后面跟着孩子的妈妈,正拿着扫帚一下又一下打在孩子的身上,那孩子拼命地想躲闪,却一直没能挣脱妈妈的手。我上前劝阻,可是这位妈妈却打孩子打得更狠了,最后这妈妈打到没力气,才罢手。
难以想象,孩子从小生活在这样的母亲身边,未来将会是怎样。若干年后,她或许会忘记这个经历,但更多的可能,却是被一位情绪经常失控、会暴力对待她的母亲,所支配的恐惧与童年阴影。
每个童年经常挨打的孩子,人生中都有一个难言的伤痛
有位朋友,性格比较孤僻内敛,她父母离婚,是妈妈抚养长大,但她和妈妈关系很差。
有天她妈妈打来电话,说自己病了,想看看她。她沉默着挂掉电话,转了一笔钱过去,却仍旧没回家。
朋友劝她:“毕竟是你妈妈,总该去看看的。”
她很纠结地说:“我做不到,很小的时候,我爸和她离了婚,她觉得我的出生就是错误。虽然养我,但无论什么事却都迁怒我,打我。一开始我怕她,后来长大恨她,现在说不出来什么感觉,但也不想见她。”
多可悲,母女本是最亲密的关系,可她们却还不如陌生人。细想想,在最该被关爱的年纪,她却只得到妈妈的暴力对待,终其一生,这都将是一个难以磨平的心灵创伤。
就如斯劳特·派克所说:“童年的痛,弱小的我们无法承受,必须扭曲,以保护自己。
家长经常动手打孩子,就是毁掉他最简单的办法!
总有父母不以为意,觉得孩子打了就打了,但却不知,将孩子越推越远只是一个开端而已,有许多伤害,都会在沉默中爆发。
1.缺乏安全感,懦弱怕事
在孩子童年阶段,父母是一切安全感的来源,而足够的安全感,则是自信勇敢的来源。常被父母打的孩子,每天担惊受怕的生活,事事谨小慎微,生怕自己一不下心做错事就挨打。当他们长大后,这样的性格已经深入骨髓,影响一生。
2.喜欢撒谎,逃避责任
众所周知,很多时候之所以撒谎,就是不想承担某些责任。父母常对孩子动手,出于害怕被打的自保心理,孩子会下意识的撒谎逃避,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
3.延续暴力,影响性格
有人说,孩子就像父母的复制粘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从小挨打的孩子,感受最多的就是父母的暴力,父母用拳头和自己说话,他也会受此影响,与人沟通交流时总想用暴力解决问题。
其实,错误谁都会犯,我们作为父母,难道只能用动手去解决吗?何况,孩子真的是犯了那么严重的错误吗?
实际上,真正懂教育的父母,绝对不会将这种力量相差悬殊的殴打,做为教育的第一方式。
打出来的孩子嘴上服,疼出来的孩子心里服,父母到底要怎样教育??
①孩子犯错时,控制自己的情绪
人在情绪暴躁的时候,很容易做出失控的事情。面对常犯错的孩子,父母首先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要在暴躁的时候去教育孩子,不然,没有耐心,怒火很容易被点燃,做出错误的事情。
②允许犯错,用孩子能听懂的话沟通
对于孩子来说,犯错误其实是最正常也是最常见的事情,毕竟只有犯过错,才知道什么是正确,才会真的得教训。所以,父母要允许适当的犯错,并用孩子能听懂的话和他们沟通,了解为何会犯错,以便因地制宜的教育。
③指出错误,并做出正面引导
在孩子做错事情后,父母应该正面地指出孩子错在哪里,并告诉孩子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之后,也别忘记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是怎样,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越来越好。别叫孩子自己去想,如果他们真的懂,也就不会犯错了。
其实说到底,父母对孩子的打骂,更像是一种情绪上的发泄,除了让他们惧怕,并无法真正解决问题。所以,真的爱孩子,就一定要控制住自己。
优秀的父母应该用爱去浇灌孩子,就算再生气,也别随便高高举起自己的手臂,别让自己孩子的童年变成一片灰暗,没有光彩!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