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宰相因"青鹅"两字被斩,满朝文武不解其因,武则天:把字拆开

2020-11-08新闻27

提起女帝武则天,在我们大中国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谁都清楚女帝的显赫与威严,谁都明白她的荣光与成功,她身为一个小女子,在吃人不吐骨头的封建男权专制统治的时代里却能有呼风唤雨的手段,更有万民臣服的无上尊威,这在什么时候说起都教人心中油然生出无尽的敬佩来。而正是因为这份荣耀的不寻常,所以通往王座的来路必然坎坷艰难、遍布荆棘,女帝是那么好当么?自然不是,武则天能做皇帝,自然少不了杀伐予夺的雷霆手段。

武则天杀过不少人,其中最让人映象深刻的一次杀人也是她第一次杀人大概就是她为了扳倒王皇后,亲手闷死了自己尚在襁褓的小女儿,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可武则天为了权力连自己亲生的女儿都能杀,那她还有什么人不能杀?更何况,她要走的,是一条那么艰险危峻的路,争权夺利的途中,就有不少人死在了武则天的刀下,死在权力的刀下,就像这位宰相——裴炎。

那裴炎是怎么死的呢?《朝野佥载》中记载说,徐敬业自扬州起兵,裴炎则在朝中做他的内应,暗暗与徐敬业有书信往来谋算。便有人截获了裴炎的书信报与武则天,拆开一看,只有"青鹅"两字,满朝文武都不解其意,却只有武则天参透了其中玄机,说:"此'青'字者十二月,'鹅'字者我自与也。"她在此用的是拆字法,就是将两个字间架结构拆开来看,"青"字拆开是"十二月",而"鹅"在古时候写做繁体"鵝",拆开就是"我""自""与",联起来意思就是,十二月的时候,裴炎将与徐敬业里应外合,推翻武则天。于是武则天立刻将裴炎斩杀了,徐敬业的造反也就失败了。

故事这样讲,但《朝野佥载》毕竟是本野史,记载的是朝野佚闻,"青鹅"之事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但裴炎在徐敬业扬州起兵事件中死于谋反之罪却是事实。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武则天要当政,朝野中反对意见很大,但裴炎却是少数支持武则天的官员之一。

李治身体虚弱,常年卧病,对朝事也并不怎么上心,说是与皇后武则天" 二圣临朝 ",实际上多半的要紧政务都是由武则天全权决定,所以皇帝构不成太大威胁,武则天要把权柄牢牢攥在自己手里,首先要防备打压的,却是她自己亲生的儿子们。

调露二年(680年),为高宗治疗风疾的术士明崇俨遇刺而亡,武则天怀疑是太子李贤所为,便命刚成为宰相不久的裴炎主审此事,结果他们在东宫搜寻到了铠甲数百具,李贤因此获罪,被贬为庶人,此后又被立为皇太子的,便是武则天第三子,李显。

唐高宗宾天,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嗣圣元年(684年)正月,处处受制于母亲的唐中宗想给自己培植势力,就想提拔自己的岳父韦玄贞,连带着还要给乳母的儿子封官进爵,裴炎极力反对,结果唐中宗气急,一时口不择言,说:"我就算把国家让给韦玄贞都没什么,更何况区区一个侍中?"

裴炎一听,大事不妙啊!这明摆着就是新皇要培养重用他自己的人手,现在就连江山都能拱手送人了,那到时候将自己削官贬职,岂不是顺理成章?职业危机感促使他立刻就将此事告发于武则天,并与还是太后的武则天联手发动了政变,废黜了唐中宗,又立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武则天大权在握,已是无冕之皇,就想为武氏立庙,并追封先祖为王,裴炎就又跳出来反对了,为什么反对?他以吕后为例,说要防微杜渐,这简直就是指着武则天的鼻子说太后乱正纲了,虽然他成功阻止了武则天,却让武则天也对他生了反感。

此后类似于此的事情多有发生,武则天愈发对裴炎不满。裴炎最开始帮着武则天废太子、罢新皇,是为了保住抓稳自己的权势地位,他以为自己与武则天是相互利用,可没想到武则天竟然有那般不可想象的野心,他是与虎谋皮而不自知,当武则天的野心渐渐袒露、对李唐江山的蚕食渐渐明显时,他也曾试图阻止,甚至想出了武力劫持、武谏太后放权、与徐敬业联手谋反等法子都想了,却最终还是死在了武则天的手里,成了她走向皇位时脚下踏着的累累白骨之一,也是可叹。

#隋唐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