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只有换总统才是最有效的“抗议”

2020-11-08新闻38

◎董铭

所有历史都是为现实服务的。就在决定美国未来命运的总统大选前不到一个月,《芝加哥七君子审判》在Netflix流媒体平台上线了。虽说是根据五十多年前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但片中那些殴打抗议民众的警察,被歧视和侮辱的黑人,以及政府高层为了打击异己而做出的种种“阴招”,无不在映射着当下的社会,最终借片中人之口提醒观众:“想要改变这些不公?那就快去投票呀!”

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民权运动风起云涌,《芝加哥七君子审判》把镜头对准了1969年那场著名的审判:因为一年前在芝加哥民主党代表大会期间抗议者与警方发生了暴力冲突,造成了500多人受伤的惨案,七名参与抗议的运动领袖被上台不久的尼克松政府以煽动暴乱罪提起公诉,这在当时引发了全美上下的关注和争议。导演艾伦·索金在前20分钟简明扼要地交代了事件起因和各方立场,尤其是检察机关在尼克松政府的授意下提起公诉,其目的不过是敲打民主党政敌和左翼人士,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被告们处于不利的弱势。20分钟之后是漫长的法庭戏,历史上五个多月的马拉松审判被浓缩到了不到两个小时的影片中,所谓“七君子”加上黑人激进组织“黑豹党”领袖,一直在检方的压制和法官的偏见中反抗,其间穿插了芝加哥抗议现场的闪回画面和庭外争执,通过大量的群戏对白和激烈的戏剧冲突,构建起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对其政治诉求的剖解。

这种“信息超载”的手法,是索金的拿手好戏,这位曾凭借《社交网络》夺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的好莱坞金牌编剧,最擅长的就是用辩论来刻画人物的“传奇性”。《点球成金》《史蒂夫·乔布斯》《新闻编辑室》和其导演处女作《茉莉牌局》里,都有此类手法,而在《芝加哥七君子审判》人物众多的群戏里,最出彩的还属萨莎·拜伦·科恩饰演的嬉皮士艾比。

历史上的艾比·霍夫曼也的确是七人中“最有戏”的,他最擅长利用媒体造势,那著名的“枪管里插雏菊”照片就是他的杰作,所代表的就是垮掉的一代用“性解放”来反对越南战争,正如片中女人在烧掉胸罩的同时,男人也在烧掉征兵证。艾比这个角色简直是为科恩量身定做的,玩世不恭的“波拉特”在法庭上戏谑一切,表面上夸张讽刺,蔑视权威,可当他认真起来时,就像换了一个人——当被公诉人问起“如何和平地解散、推翻政府”时,是科恩抛出了影片真正的立意:“在这个国家,我们每隔四年都这么做”。

可以说,这次索金借艾比之口,对美国体制提出了质疑:当政治与司法沆瀣一气时,除了革命,还能靠什么来维护公正?艾比是七人中最清醒的,他敏锐地发现团队中有两人是陪绑的,这场审判不是刑事审判,而是共和党政府的政治审判,不能靠单纯的司法辩护来解决困境。

相比之下,“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饰演的学生运动领袖汤姆·海登,则流露出小布尔乔亚式的软弱和知识分子的幼稚,他就像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学生党,富有才华和激情,但同时又对进入体制充满渴望,在被捕后还期盼得到宽恕。影片中有好几处体现了他的犹豫和懦弱,连对手都看出来加以诱导,而这种冲动与顺从的矛盾复合,在美国民权运动组织中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谓“杀人放火等招安”,反而没有艾比那些嬉皮士来得纯粹、洒脱。历史上的海登,后来也的确是如愿从政了,当了多年加州议员,还娶了好莱坞女星简·方达为妻,成了电影中那些“活在五十年代酒吧里的人”中的一员。

虽然处在同一战壕,但互相看不起的艾比和海登,属于革命内部的路线之争,但总体上还是遵从于非暴力抗议来博取诉求。而因为马丁·路德·金遇刺,与白人民权运动渐行渐远的“黑豹”党徒们,则公然选择了暴力极端的反抗方式,且有意与七人“划清界限”。而在索金的刻意取材下,影片中的黑人完全成了暴力和歧视的受害者,首领西比被剥夺了律师辩护权,庭上被歧视,庭下遭殴打,最后像个被南方奴隶主抓回的黑奴一般,被堵住了嘴,绑在椅子上……这样的情节设计,就是在呼应今年美国因为“弗洛伊德事件”而掀起的“黑人命也是命”运动,矛头对准的是霍夫曼大法官为代表的司法压制和种族歧视,把跨越半个世纪的种族割裂和警民冲突联系了起来。

如果说授意这场审判的尼克松政府是幕后黑手的话,那这位在庭上态度傲慢、强势、充满偏见的大法官霍夫曼,就是七君子团队需要直面的大Boss(有趣的是,饰演霍夫曼的弗兰克·兰格拉,当年正是凭借《对话尼克松》里惟妙惟肖地饰演了尼克松总统,提名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漠视辩护权,隔离陪审团,无数次的驳回、无效、藐视法庭警告……霍夫曼法官的所作所为已经不只是“拉偏架”了,从一开始他就想把这些“左翼激进分子”关进牢里,吃相比下面的公诉人还难看。

虽说全片情绪高昂,但真正在庭辩上,索金并没有写下太多精彩的律师交锋,最后高潮时的“越战阵亡者名单”,更像是《波士顿法律》那种强行煽情的结尾。毕竟,在司法层面,“谁引发了暴乱?抗议者还是警察?”的确是当年整个案件的关键,但在电影叙事层面,这并没有太大的悬念——连前总检察官都亲自出面作证,上届约翰逊政府早已定性了“芝加哥事件是警察挑起的冲突”,如此重要的证词仍然被法官屏蔽,也难怪马克·里朗斯饰演的辩护律师要气得摔桌子,“反暴力君子”德林格要气得打庭警。

所以说,还是嬉皮士艾比慧眼如炬,看得明白,“同政府对我的蔑视相比,我的蔑视不值一提”,这本来就不是一场司法技巧的平等较量,而是共和党和民主党在大选前后利用重大事件来斗法。这七人风光也好,蒙冤也罢,不过是可怜的政治牺牲品罢了,美国民众想要不被强权肆意玩弄,也只有祈望四年一次的大选投票了。

#国际局势#总统#警察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