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安永大咖在进博】对“十四五”若干重点问题的建议
“十四五”时期,是世界环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深度演化期,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开局五年。各地方政府在“十四五”时期该如何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如何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如何进一步全面扩大开放?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展望“十四五”——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阶段,也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关键五年。我们如何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五个必须”贯彻实践,如何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战略大局和关键落子?
带着今年在部分区域经济规划项目中的经验,我们特别邀请了 安永 1 战略与交易咨询合伙人于东杰 ,分享了他对“十四五”时期重点问题的若干思考。
01
“十四五”时期的宏观形势判断
首先,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十四五”时期的外部宏观形势。
从国际看,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 “增长曲线重塑”、 “世界格局重构”、“科技热点重置”三个层次的深度变化。
受新冠疫情影响,陷入“新平庸”的世界经济增长再蒙阴影。全球经济重心东移,中美贸易战、科技战升级,并将长期持续。逆全球化背景下,产业链分工被重新审视,供应链安全被重新认识。新一轮科技革命背景下,各国对于颠覆性技术制高点的竞争将空前激烈,将深刻改变国家间的比较优势与国际局势。
从国内看,我们正在经历“三个重大转变”: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入高收入国家”,“从高速增长全面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并直接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六个新”。
这要求我们,在新时期做到“六个更加注重”: “新经济” ——科技、文化、规则创新重塑新动力,要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新开放” ——“陆海内外联运、东南双向互济”,要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创新的协同发力;“新格局”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要更加注重挖内需潜力、补基建短板、强新基建投入;“新空间” ——城镇化提质深化,城市群加速崛起,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城市群发展;“新环境” ,生态环境硬约束强化,落实在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战略,要更加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实现绿色发展方式;“新风险” ,潜在危机愈难预测,造成的影响更加广泛,要更加注重安全发展观和底线思维,共塑大国韧性。
02
建议关注“十四五”时期产业招商方式方法的创新
下一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议题是新经济发展和竞争力重塑这对区域经济的产业招商提出了更高要求。
今天的产业转型呈现出三大特征:经济发展转向量质并重;产业发展动力转向技术与人才要素驱动;产业发展环境转向营商环境比拼。“不要只问企业能为地方带来什么,也要问地方能问企业带来什么。”地方政府需尽快构建专业能力和专业的产业招商体系。
从招商生命周期的角度拆解,招商工作可分为前、中、后期三个阶段。
前期需定规划、定政策、定标准,一般由地方政府主导;
中期需捕信息、追企业、甄项目、谈条件,建议交由专业的招商主体协助;
后期指项目落地后的实施落地及服务管理,一般由产业园区等平台载体提供服务,政府主管部门介入监督管理。
前期最重要的是“识方向”,关键是深入理解产业及企业需求,制定针对性政策,辅以科技手段赋能招商信息传递。
例如,东部某县域经济通过产业梳理规划确定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现代农业体系,进一步地定制化设计多套招商政策,针对各类项目的差异化需求。
再如,在项目评价综合考察固定资产投资额、研发投入占比、产业拉动作用等内容,设置多维度项目标准与评价体系,建立全程监管机制,实施制度化约束。
科技应用方面,东部某省在疫情期间推出数字化“招商地图”,将主导产业、产业园区模块信息上云,借助VR全景功能,实现了疫情期间的“不见面考察”。
中期最重要的是“塑能力”,关键是明确责任、激发动力、撬动资源。
专业招商组织的建立是体系化工作:地方设立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由专业部门组成的招商引资工作组,通过委托专业机构、设立异地招商办公室等形式盘活资源,打开网络。招商主体与产业载体合作,将后续产业服务职能交由园区管委会等专业主体负责。
领先实践中,“链长制”招商模式由主要领导挂帅负责某条产业链,相关职能部门的领导参与具体工作。“链长”的工作重点包括深入理解产业链条,推进发展规划,推动技术与人才引进,协调解决重大困难问题,是从内部提升招商能力。
后期的重点是“全周期”,既有服务也有监督管理。
在经济发达地区,领先产业园区通过全周期服务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助力产业发展,希望在新时期有更多实践能够在中西部区域发展中得以复制。此外,政府科学参与全周期监督管理,通过专业化手段,“保证投资强度”、“保障投资效果”,也通过良好示范“保护投资热情”。
03
建议关注“十四五”时期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
今年5月以来,国家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开始部署,我们有机会参与到一些新型城镇化的研究,在此就中部某省的一些实例做一些分享。
中国城镇化发展经历高增长后进入提质深化期,新市民群体的快速增加带来教育、医疗、商业等领域公共服务需求的供给压力提升。在双循环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产业支撑能力、内需提升能力、县域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在研究中形成了一套体系化方法论。原则上体现“国家与本地结合”、“当前与长远结合”、“定量与定性结合”。体系上建立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设施、产业设施四大领域十七项评估任务,并形成国家标准与区域特色结合的128个评估指标。
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医疗领域,如体现教育供给能力的大班额、师生比,体现医疗综合水平的综合医院、医护比等指标。
环境卫生设施领域包括垃圾分类、危废处置、污水无害化等城市环境指标。
市政公用设施领域关注职住比、排水防涝、停车场建设等影响市民居住体验的城市发展指标。
产业培育设施关注亩均税收等产业发展结果性指标,更侧重考察产业集聚区服务设施及服务能力。
从评估结果看,县域城镇化建设存在一些典型性问题。
一是人口城镇化高于经济城镇化。城镇化率方面,该省县域的城镇化进程要快于全省整体,但是县域经济增速要慢于全省发展速度。
二是县域财力不足影响城镇化投入。该省县域财政自给率较低,同时社会性资本利用明显不足。如地区社会融资规模,该省企业债占比仅6%,而经济发达省份的企业债占比是该省的两倍以上。
三是公共服务与人才供给压力加大。主要体现在公共服务人才留不住,如医疗、教育人才短缺严重。一个代表例子是教师编制缺口,如该省某县教师缺编1.1万,“十四五”时期缺口还将翻番。产业人才同样紧缺,企业中高级管理序列人员招聘困难,普工也存在季节性短缺。
四是国家标准的制定与地方实际的结合还需进一步磨合。比如,有些统计口径不合理,有些资源统筹欠考虑,有些是需求不匹配,还有一些是时间不匹配。如,老旧小区改造没有考虑到县城实际,大量2000年后的低标准小区亟待更新却无法争取资金支持。
在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我们从实践总结出几条重点原则。
二是坚持远近结合,要考虑近期需求,也要考虑中远期发展变化的需求。
三是坚持软硬兼顾,既要考虑设施硬件,也要考虑制度、人才等软性配套。
四是坚持资源统筹,既要加大财政投入,也要充分撬动社会资本力量;在能够统筹的领域,要先统筹再投入。
最终目标是以最高标准、最大力度、最快速度谋划推进,实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
从2013年上海自贸区挂牌至今,国内分6批建立了自贸区“雁阵”。与自贸区相比,“自贸联动创新区”是更新的议题,体现了自贸区发展的下一阶段任务。
目前,浙江、湖北、四川、山东、江苏已经率先启动了“自贸联动创新区”实践。从经验看,地方政府在省内申报“自贸联动创新区”,需与本省自贸区战略方向一致,体现地方特色,并基于现有各类经济功能区进行创建。
基于这些经验,我们总结出五大创建原则——聚焦重点集中发力;充分利用改革成果;突出重点产业方向;切合实际解决问题;立足市场发现需求。
“自贸联动创新区”承担着以开放促改革的多项重要任务——第一是更大力度推广自贸区改革成果;第二是更多举措推动产业升级;第三是更加灵活承接产业转移;第四是更高质量建设开放平台;第五是更加主动响应国家战略。
我们形成了一套全周期的评估体系,助力“自贸联动创新区”建设行稳致远。
首先是自贸区建设任务评估,对各项任务开展体系化评估,助于内部评价建设进度。
其次是改革举措价值评估,主要就特定领域、特定改革举措开展第三方综合评估,多体现在评估上报创新实践成果。
最后是自贸区改革结果评估,结合世界银行企业经营全生命周期流程效率模型,结合地方实践定制指标体系,综合评估政策实施效果。
今年,安永的进博会参会主题是“创新驱动,重构未来”。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我们今天分享的“产业招商”、“新型城镇化建设”、“自贸联动创新区创建”均是实现这一主题的重要手段。
我们希望,通过专业能力和经验积累,能够在“十四五”开局阶段,帮助各地方政府进行产业招商规划,完成新型城镇化建设评估并提出建议,设计自贸联动创新区整体方案并进行后续评估;通过安永的努力,助力区域经济发展在极具不确定性的未来,找到破题思路和落地方案。
注:
1.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我们在进博会安永展台等你!
如欲转载本文,务必原文转载,不得修改,且标注转载来源为:安永官方微信公众号。如需修改内容,需要获得安永的书面确认。
点赞作者